【#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诗中的清明节》,欢迎阅读!
唐诗中的“清明节”
又是一年清明时,有人说清明是一首歌,唱不尽那“纷纷的细雨”; 有人说清明是一幅画,绘不完那初春的绚烂与繁荣,但游子却说清明是一种永远也抹不去的“乡愁”„„
据说“清明节”迄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她早已超越了农耕时代二十四节气的内涵,清明节不管是南方的踏青、春游、插柳,还是北方的吃寒食、放风筝、荡秋千,都离不开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扫墓、祭祀祖先。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的一首《寒食野望吟》把唐人清明扫墓的场景直白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据说清明扫墓之风在唐代就已经十分盛行,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唐玄宗下达诏令:将扫墓祭祀活动编入“五礼”,使得清明扫墓活动通过制度执行更加深入人心。诗人笔下的清明节,一边是鸟鹊齐鸣、万物复苏;一边是旷野苍茫、古墓累累、凄风劲吹、纸钱纷飞,黄土之上,人在哭泣,九泉之下的亲人却寂静无声,说不尽的生死离别。使我们体会到了作者祭扫祖先的虔诚与悲哀,他不仅为亡灵寄托了无尽的哀思,而且通过初春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对未来的希望。
说起唐诗与清明节这两大话题,大家自然而然会想起诗人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传世佳作,的确,这首《清明》诗之所以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得益于作者通过一系列的动态景物,以白描的手法烘托出清明节的特定氛围,把问路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哀愁,以及想“借酒消愁”的心态,通过纷纷的细雨、行人匆匆的背影以及和牧童问路的对话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浮想联翩、余味无穷。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4c3552319e8b8f67d1cb90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