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身份认同理论在媒体运用中的三种模式》,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身份认同理论在媒体运用中的三种模式
作者:牛元梅
来源:《新闻世界》2011年第08期
【摘要】身份认同理论是社会学研究的范畴,近几年作为跨学科研究视角被引入新闻传播学。在对相关文献内容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试归纳身份认同理论在新闻传播学中应用的几种模式,以供参考。
【关键词】身份认同 媒介 模式
身份认同一向是社会学关注的问题,凭借社会身份系统参与完成社会整合。身份是社会成员在社会中的位置,社会成员所处的位置和角色进行身份系统分类后得到区分,从而被赋予不同的责任、义务和权力。现代社会建立在人们的流动之上,建立在他们忠诚和背叛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他们身份的多元性之上。社会学研究社会成员身份关系发生转变与大规模社会变迁的关系。①
随着社会流动的不断加强,关于群体身份认同的界定日益模糊却也日益重要。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加强或削弱身份认同,在这过程中导致冲突产生。各种途径包括政治行动、艺术作品、历史观塑造、教育中集体记忆的获得以及媒体参与等。
其中媒体与身份认同的关系研究建立在一个理论假设之上:即身份认同是可以建构的。这就涉及身份认同社会哲学中“本质主义”与“建构主义”之争。“本质主义”假设,认同是自然拥有的客观存在;而“建构主义”认为它不是自然存在,而是社会建构的,并要求一系列被漠视的权利和身份被“政治认同”,个人和群体的身份是强加的、分裂的、流动的、残缺的、碎片化的和开放的。②在“建构主义”的假设下,媒体参与塑造并加强受众的社会角色,媒体的认同力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个被称为后现代世界、后工业社会、风险社会、晚期现代性、网络社会、认同时代的社会历史环境下,媒体的这种作用得到了更多的研究和关注,同时也是被提及最多的层面。
传媒参与构建身份认同
这也是目前最被学术界重视的一个方面。因为媒体在身份认同塑造中的强大力量,研究者着重关注媒体是如何参与身份角色的构建和塑造的,同时将这种功能放在宏观的框架和制度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景中,考察其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对现状和问题的探讨。一是集中关注媒体对某些特殊群体的身份塑造,分析其合理性和存在的问题。如近年来对农民工、城市移民、“富二代”、“官二代”、“民二代”等群体的集中报道,由此形成这些群体在个人认同和社会认同上的困境。因为身份认同在形成机制中必须依赖于对他者的参照,只有以他者的形象作为媒介,自身的形象才可能完成。③这就自然而然的开始对媒体在身份界定称谓中持续扮演的加强偏见的角色进行反思,以及对于媒介伦理的探讨。二是关注媒体在“公民”身份认同构建中,媒体和诸如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民主制度等宏观社会因素所起作用的联系和相互比较。“公民”身份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更是社会体制现代转型过程中的产物。对由公民的身份带来的“环境中的个人困扰”和“社会结构中的公共论题”进行关照④,这对目前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意义重大。传媒有着不可推卸的公共责任,同时也需要传媒明确其身份角色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对此,英国的文化研究学派和法兰克福学派都进行了反思。同时伴随着媒介文化研究的兴起,借鉴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和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对文化工业中个体和国家形象的塑造及跨文化传播研究也在其范围内。
媒介自身及从业者身份认同的构建
身份认同理论在媒介自身身份构建研究中存在着非主观主动性的特点,即很多研究成果没有明确使用身份认同的概念作为研究的理论关照,而往往在客观上体现这样的特点。历数我国新闻事业的三次改革,传媒对自身身份的探索和界定可见一斑。1942年新闻改革强调党报的党性、喉舌地位。1956年探讨党报的人民性,从“舆论之母”向“舆论之仆”的新闻理念的转变也是传媒对于自身角色的重新审视和构建的过程。而从1978年至今的新闻改革,更是传媒面对日益变化的社会,不断调整自身社会角色的过程:1979-1982年,否定传媒在文革中的“阶级斗争工具论”,回归“新闻纸”的身份;1983-1991年,随着信息观念的引入,带来了“新闻本位”与“宣传本位”的观念之争,在新闻实践上表现为对新闻媒介功能的重新定位;1992年至今,确立了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模式更是明确了传媒在市场经济中作为独立经济体的角色和地位。回顾新闻改革的历程,可以看出,传媒在自身身份界定上不断探索和调整,从而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在传媒从业者身份构建上,研究集中表现在对新闻人职业角色和职业观念变化的探讨。从鼓吹者到旁观者以及参与者的身份变化,从名士到报人身份折变⑤,以及“士”“侠”文化精英主义的不断挣扎,传媒从业者不断构建着自己的社会角色,承担着不同角色带来的社会责任和权利。作为社会结构中的大众传媒,这些无疑意义非凡。 受众主动使用媒体构建身份认同
这一方面的研究,随着包括BBS/论坛、贴吧、公告栏、群组讨论、在线聊天、交友、个人空间、无线增值服务等网络社区的兴起和繁荣越来越受重视。伴随网络的普及和发展,我们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4c30b0a04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