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的孤独与思考

2022-04-21 02:29:15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梁漱溟的孤独与思考》,欢迎阅读!
梁漱溟,孤独,思考


梁漱溟的孤独与思考

飞扬与落寞,这是此书封面对梁漱溟描述,也是这个封面,吸引

我走进了梁漱溟的世界,读完他的一生。

此书的序论:一个浪漫的补天者。未读之前,只看此句,已让我对其产生一种敬重。“浪漫“是对梁漱溟性格的描述,而“补天者”则是对梁漱溟生平事迹的概括。

正如封面中对他的评价:他“身兼双重使命”,既有“为生民立命”而复兴传统的人文关怀,又有“为往圣继绝学”而改造中国的社会关怀。因此常陷于“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的矛盾中,徘徊于“志”“事”之间。“独立思考”“表里如一”是他对于自己人生的综述。这八字箴言也几乎成为他的口头禅。从青年时期便已显露的人格特质,到后来“乡建运动”及现实漩涡中,他始终保持不变。“不苟同于人”“本所思而立,从所信而行,不随俗沉浮”。他被视为社会名流之中很难得的一位“透明“人物。

读完此书,对梁漱溟印象最深的是他的狂傲、自信。1917年,蔡元培邀请年仅24岁的他去北京大学讲授印度哲学。刚入北大,他就在蔡元培面前提出要“替孔子和释迦摩尼讲个明白”。这种自信,源于他那深厚的文学功底,源于他对社会沉重的使命感。更让人敬佩是,接触到他的人都不会因为他的狂傲而憎恶不喜欢他,与他交往的人感受的是梁的真诚。梁的一生,交了很多的朋友,这些人,无不为其人格魅力所钦佩。

他坚持自己的“乡建理论,敢于和毛泽东争辩,哪怕那时的毛


已经是当时中国的主席。多次争辩未果,他便归隐家乡,直至晚年。晚年的反思也许是思想的完善,也许是社会的发展,也许两者都有,让梁坦然接受了“乡建理论”中不合理之处,并对自己的思想及学术理论进行了全面的反思

纵观梁的一生,他两次归隐,都是他思想处于极端矛盾甚至产生自杀念头的时期。也正是这种思想矛盾的冲突,促使梁不断的反思不停的成长,造就了梁不平凡的一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d42db4a195f312b3169a5ff.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