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学笔记是教师通向自由王国的理想阶梯》,欢迎阅读!
教学笔记是教师通向自由王国的理想阶梯
在数学教学中,一流的教师应从教师的数学教学实践中,从数学教育理论研究和教学行为研究中,从教学反思和教师的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而反思性数学教学笔记是十分重要的方法和途径。 一、为什么记
1.记反思性数学教学笔记是沟通教育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研究的桥梁
教师是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的主导者,在教学实践之初,指导数学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理论常称为先验专家“所倡导的理论”.而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所倡导的理论”经由学与教环节的 “咬合”,往往显得很苍白.甚至并非“那回事”,当然也可能“ 棒极了”。总之,经过教师的反思记录.从而形成关于数学教学“ 所采用的理论”。记反思性教学笔记沟通教育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研究的桥梁。“ 所倡导的理论”指导实践 。但不能束缚实践;实践检验、校正、丰富和完善教学理论,形成“所采用的理论”,进一步指导着实践。值得注意的是,先验专家“所倡导理论”和实践教师“ 所采用的理论”并非总是抵触,深刻地反思也可能促成对“ 所倡导理论” 的接受,在实践检验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完善“ 所 采 用 的 理 论 ”,使其成为新的“ 所倡导的理论”。总之.在理论和实践之间,记反思性教学笔记的桥梁作用是显见的。
2.记反思性数学教学笔记是教学行为研究的体现,是促进教师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
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活动,本质上是一种认知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也是教学行为认识的主体,数学教师首先是实践者.而后通过内隐的反思建构,形成自己关于教学过程独特的观念和准则.是真正教学活动的“理论家”,即“ 教师研究者”。由于缺少当事人参与和过多地脱离了现实背景,传统的教育研究对教学实践而言越来越显得 “不可靠”,“不真实”,也“不民主”。由于教学行为研究的过程是教学实践反思的过程,因而“记反思性数学教学笔记”通向理论高度的阶梯。 3.反思性数学教学笔记是教师专业化的最佳途径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强调培养教师反思能力的教育思潮已在美英等国的教师教育中兴起.并迅速影响到世界范围内的教师教育界。当前,培养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是现代教师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本人在对数学教学反思记录的过程中,深深感知:教师不仅仅是“教人者”,更应是“学习者”、“研究者”。作为对教师即“学习者”的强调,教师的“专业特性”不仅包括对学科内容的掌握、必要的教学技能技巧之外,教师还必须拥有“扩展的专业特性”。只有通过系统的自我研究,坚持写教学笔记,在对自我、他人的研究和在课堂研究过程中,实现专业上的自我发展。
4.“建构主义”理论为记反思性数学教学笔记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
数学教学本质上是一种建构活动,教师面对真实的教学情境,需要通过“自身”的建构活动,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课堂知识,搭建生成书本知识的“脚手架”,探究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这与书本知识的形式化表达不同,同时还要寻找适应学生发展的量佳知识呈现形式.这也与“所倡导的理论”有很大出入,这就促成了教师的反思性活动,反思是教师组织和重构其个人的、实践的知识过程,“改进、摒弃和发展”书本知识是反思性教学笔记的重要内容。 5.记反思性数学教学笔记由数学研究和数学教学行为研究的特点所决定
“记反思性数学教学笔记”是“思”与“记”的有机结合,“思”是灵魂,“记”是躯体。我们提出更具操作性的“记反思性数学教学笔记”,而不是略显抽象的“数学教学反思”,主要基于下述考虑:(1)数学发现与数学灵感源于数学研究和数学教学研究深思熟虑的痛苦折磨过程。它“来也匆匆”,为了捕捉这稍纵即逝的灵感,理应要“记也匆匆”。(2)教学行为研究同样有惊喜和灵感。
它可能只是教师教育研究的组成部分,教师有意识地记录教学实践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并在反思的基础上分析和总结.为系统的研究积累详实资料,获得自我发展的全面认识。 二、记什么
1.记数学研究与教学行为研究中的疑点
数学教学与研究中存在大量的疑点,这是促进数学教学反思的始点,记下!在倡导探究教学的今天.多媒体辅助教学如何实施,传统“粉笔+黑板”的模式是否失效?“反思性教学笔记”的“记”并非目的,而仅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手段,当我们记下“疑点”后,最好附记直观的分析和解决方案,如果觉得的确还有很多“疑惑”,则应给予显著标记,在精力、时间充沛时重点研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积累——反思——研究——应用,达到“ 厚积薄发” 的理想境界。
2.记数学学与教过程中的兴奋点
在数学学与教对程中,只要师生共同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就可能创造出很多的兴备点。因此尽可能创设使师生产生心灵共鸣的情境,达到学与教过程的兴奋状态。教学中,学生达到兴奋状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教师的教学具有艺术性,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时感到美的享受;问题解决方法新颖,使学生惊喜于问题解决的快乐;教师将知识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领略到掌握知识的满足,发现的快乐。教师要善于置学生于发现创造的情境,同时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之处,激发其达到兴奋状态。掌生一旦处于兴奋状态,其创新求异思维将更加活跃。 3.记教学设计的成功点
(1)从生活出发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在“代数式”这节课中,由上节课的一个习题引入,带领学生一起探究得出一个规律5n+2,由此引出代数式的概念。在举例时,指出,“其实,代数式不仅在数学中有用,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也大量存在。下面,老师说几个事实,谁能用代数式表示出来。这些式子除了老师刚才说的事实外,还能表示其他的意思吗?”学生们开始活跃起来,一位学生举起了手,“一本书p元,6p可以表示6本书价值多少钱”,受到启发,每个学生都在生活中找实例,大家从这节课中都能深深感受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的新理念,正如我们所说的,“代数式在生活中”。 (2)创新设计让学生体现积极向上
在学生上网查询,精心设计、指导下,成功地进行了“我是小小设计师”的课堂活动,这节课是以七年级数学上册的作业为课题内容设计的一节课,以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设计一幅图,并说明你想表现什么。事先由教师将课题内容布置给学生。由两位学生作为这节课的主持人,其他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并说明自己的创意。最后,教师作为特约指导,对学生的几何图形图案设计及创意、发言等进行总结,学生再自己进行小结、反思。整节课学生体验了图形来自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现代数学观,较好地体现了学生主动探究、交流、学会学习的有效学习方式,同时这也是跨学科综合学习的一种尝试。 4.记教学进程中的“失败点”
教学是一门艺术,在有限的时空里不可能把每次课都上得尽善尽美。即使教师备课再充分,也有可能出现与其预想的大相径庭的情况。学生为什么不按教师事先设定的教学程序运行,甚至出现教师始料不及的局面?联系建构主义的理论.我们不难解开谜团,学生总按自己的知识经验去建构关于新知的图式,这种建构性理解未必和教师的理解一致。一旦学生的曲解置教师的教学于尴尬地.我们不妨反思此教学设计是否出了问题,教学中的“卡壳”或“错误”绝非小事,教师应当及时记录这种教学中的不成功之处。
5.记专家、同行和学生的反馈意见及自己的心得体会
反思性数学教学本身不是个体反思的简单相加,而是群体反思下的集思广益,因此,专家们的建设性意见,教师与同行们关于教育思想、教学策略的研讨,学生的感受和对教学的意见等,理应悉数记下。这样,教师通过对上述数据的采集,及时总结反思自身或他人课堂教学中的诸多“小窍门”,以及教学实践或读书学习中引发的诸多感触,并加以科学的分折研究便是很有价值的成果. 三、怎样记
如何“记反思性数学教学笔记”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数据信息采集功能呢?笔者认为.在教学实践中,记反思性教学笔记的记法有很多,具有随意性,因人而异,没有千篇一律的条条框框。 1.何时记
记反思性教学笔记应本着即时性原则,即只要有“思”,就要有“记”,尤其针对突发的灵感而言。通常,在备课时可以记拟采用的教学设计思想,欲采取的教学方法等;在授课中,抽课间记下教学设计的成功之处、精彩片段以及学生的真知灼见、教学效果未达到预期目的甚至错误等情况;课下则要反思整堂课的过程,把所见、所闻、所感作一梳理。除了上面所提及的即时性原则外,记反思性教学笔记还应注意阶段性原则,即要对我们的教学进行阶段性总结和反思。阶段性的总结是指期中、期未或课程结束后,反思整门课程的教学,努力归纳出一些有益的东西,哪怕是教训,记下来以备用。 2.记在何处
记反思性教学笔记即是本着即时性原则,通常也要遵循即地性原则,也就是尽快地将与数学教学相关的新思想、方法、即得信息等,随地记在方便之处。如记在教材页边的空白处,教案反思的备注栏,或者随身携带的教学笔记本上等。 3.记的方式
由于教学行为的复杂性,加之记的时间、地点、记的位置随意性大,反思性教学笔记的形式也因人而异.甚至显得有些杂乱。但是有经验的教师一旦进入深入的专题研究.他们平时积累的反思性资料竟井然有序,其中有教师采用的教学档案袋和卡式分类笔记等方式值得借鉴。 (1)教学挡案袋。为了有效收集平时积累的反思性教学笔记的信息,教师可以制作专门的教学档案袋。教学档案袋分为过程性教学档案袋、结果性教学档案袋和展示性教学档案袋。袋中存放某一时期教师与学生的信息,比如,新教学模式下学生成绩表,学生对新教材各章节的信息反馈,新一届学生在习题课中的创造性表现,基于实际问题的大作业,教师的听课记录.课后反思小结。
(2)卡式分类笔记。此形式简明扼要且直观地展现反思性教学笔记的脉络,便于检索、查阅。比如:某专题研究员的创新点,某教育家的理论思想体系等。
记反思性数学教学笔记是培养反思型教师的有效途径,是沟通教育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研究的桥梁。“记反思性教学笔记”承载着教师深刻的教学反思,体现着教师执著的探索精神。只有建立在“思”基础上的“记”才具真正意义,这已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被证实,也必将促进教学教育理论的丰富与发展,为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一种十分有价值的策略指导。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ce3078bbb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