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城市的文物与文化教案》,欢迎阅读!
第27课 城市的文物与文化
【教学目标】
1、速读全文,理清作者思路,把握作者的观点。
2、了解随笔文体篇幅短小,形式灵活自由,可抒情、可叙事、可描写、可评论的特点。体会本文叙议结合,描写细腻,议论精到,逻辑严密的特点。
3、形成对城市文化的保护意识和对民居文化价值的认同。 【教学重点】
1.品读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的表达效果,学习作者对巴黎城市文化的态度。
2.加深对城市文化保护的认识,培养热爱城市文化的情感。 【教学方法】
讲授法、鉴赏分析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课时安排】三个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同学们,当我们有一天来到别的城市,认识到很多五湖四海的朋友时,你怎么介绍我们的家乡临沂呢?请思考临沂的特色是什么? (提示:历史名人、旅游景点、美食),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同学们讨论后,基本能回答出煎饼、沂蒙六姐妹和书圣王羲之,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引导他们形成“红色文化”和“书法文化”。每个城市都有专属自己的名牌和特色,这是一种珍贵的城市文化,今天我们就伴随作者冯骥才先生的脚步,一起走进《城市的文物与文化》。
二、 介绍作者及本文写作背景
冯骥才:“文革”后崛起的“伤痕文学运动”代表作家,对1945年后以“文化反思小说”对文坛产生深远影响,专职文学创作和民间文化研究,大力推动了很多民间文化宣传工作。代表作品:长篇小说《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神鞭》,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
被称为‘民间文化的守望者和抢救者’的著名作家冯骥才在《城市的文物和文化》这篇文化随笔中,对如何把握城市建设和历史文物保护两者的关系表达了独特的见解。今天我们就跟随冯骥才的足迹行走在城市文化的风景线上,欣赏异国城市文化,也从中去感受去思考如何有效地保护文化遗产。
随笔:散文的一种,指随手笔录,不拘一格的文字,篇幅一般较为短
1
小。我国宋代以来,凡是杂记见闻,也是随笔的名称。“五四”运动以来,这种文体十分流行。 随笔的表现形式灵活自由,以借事抒情、夹叙夹议、意味隽永为特色。 三、 认字解词
注意文中出现的重点字词,划出你感兴趣的句子或段落。 检查预习情况,同学起来分析一下词语和成语。
婆娑:盘旋起舞的样子;形容枝叶疏密有致的样子。 良莠掺杂:指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
原汁原味:食物原有的汤汁和味道,比喻事物本来的,没有受到外来影响
的风格特征等。
一脉相承:同一个血统的人一代传一代,泛指思想 、文化、学术、流派
等代代传递下来。
一目了然:一眼就看得很清楚。形容人聪明,领会得快。也形容事物明显,
容易识别。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亮夺目。
学生回答成语的意思,然后展示出来,全班齐读两遍,并在本子上面写两遍。
四、读课文并梳理课文内容
1.学生默读课文后,分六个小组,每个小组讨论概括出个个部分的内容,给各部分拟定一个恰当的标题。学生们讨论后由小组代表回答。
第一部分(1):以议论起笔,推出本文考察的对象——欧洲名城的历史
感。
第二部分(2-8):细致描写巴黎的历史感,并由此提出城市文物与文化
的命题。
第三部分(9-11):回顾巴黎人走过的保存城市古老文化之路,赞扬他们
为此做出的不懈努力。
第四部分(12-17):以自己第一天到巴黎留宿小 旅馆的亲身经历,感悟
巴黎城市文化的内涵。
重点带着学生品读第三段,对于巴黎老街老屋细腻的描写。
对于巴黎老街老屋,作者善于抓取一个个细节作细腻生动的描写,老化的 墙壁、绣红的铁栏、磨圆的石块、凹陷的台阶、又窄又弯的街巷和形形色 色的老店,每一个细小的痕迹中都浸透、充盈着巴黎的历史感。 学生在品读之后反复读,全班一起读,个人单独读,不断体会。
第二课时
一、探究文本艺术
1.品读文本,谈谈作者在写作上的特色(运用的写法方式)是?结合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b7388d555270722182ef73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