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023-05-07 10:26:1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评析《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欢迎阅读!
新陈代谢,评析,中国,近代,社会
析《近代中的新

近段时间,我认真地阅读了陈旭麓著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该书共分20个章节。陈旭麓先生从很特别的角度出发研究出很多新奇的观点。以往的学者写作方法惯例都是按照历史时间先后顺序很古板地讲述历史而不表露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本书最大的创新之处,就是对历史人物通过心态、心理的描写进行分析,进而把历史事件串联起来,来表达了自己的一些历史观点,这和以往是完全不同的。

一、运用大量的史料

书中各个章节都引用了丰富的原始史料及一些学者研究的观点。以第三章讲述盛世已经过去为例,作者认为从宋代以后,中国就少盛世。但1718世纪,当封建社会快要败落的时候,却出现了康乾盛世。因此正如作者所说的:如果说汉唐盛世是阳春天气的话,康乾盛世不过是晚秋晴日。为了使自己的观点有依据,作者引用了各方面的史料,比如:《明清史讲义》《清代通史》《崇祯五十相》《清史稿》《仁宗本纪》《国史旧闻》等。为了说明康乾时期已经出现衰退迹象,作者先后分析了漕运和科举制度方面在盛世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衰相。运是清代三大要政之一,乾隆中叶以来,其间百计肥私的种种弊相已为人所共知。并引用了这方面的史料来证明。在讲科举制方面时,摘录了乾隆时期的兵部侍郎舒赫德的奏疏及在野分子徐大椿的《时文叹》,同时提到《儒林外传》的问世,很有力地说明了自己观点。 二、感性分析与理性分析相结合,运用辩证思维方式看问题,提出了大量新颖独特的历史

作者在研究历史的时候很好地把握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度。比如,第八章城乡社会在演变中作者就写道:确实,历史研究会动感情,近百年中的这一段至今还能使人听到历史中的呻吟和悲呼。但是,同情和憎恶毕竟不能代替理性分析。对于历史科学来说,后者更加重


要。作者为了使自己的观点有说服力,还引用了马克思作为例子。马克思曾经深恶痛绝地揭露过原始积累的种种罪恶,这是人所共知的;但他又称赞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起了非常革命历史作用,这也是人所共知的。这种研究历史的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的,一定要摒弃我们的感情色彩,坚持公平、真实、科学的态度去钻研历史。

整个文章,作者都运用辩证思维方式看问题,如第十四章,作者在分析革命派与改良派之间关系时,提出一个观点不同一性中的同一性认为两派虽然有很多区别,但也存在共同之处:都把中国的去路寄托于实现资本主义、反封建主义同是二者的奋斗目标等等。从中我们学到了,研究历史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 三、文字表达上,语言流畅、结构严谨、用词精确、犀利。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文章很饱满

作者用词很特别,题目《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新陈代谢一词用得很好,生动形象地把历史动态感呈现给了大家。文章中的标题起得也特别好,运用对偶句、暗喻等修辞手法,很好地把握了主旨,天国的悲喜剧”“决理易、靖器难”“欧风美雨驰而东”“皇帝倒了、辫子割了”“山重水复等。通过这些词的运用,文章显得充实、丰富。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使读者产生极大的阅读兴趣。虽然作者的语言有点语文化,但不失历史的真实性。这些词能够把历史更加生动地记录下来。

作者用词新颖,也很准确。文章中提到很多新鲜的词,而且作者对这些词也做了深入而透彻的解释,读者能很容易理解。像中等社一词,它是中西社会冲撞、交错与融合的产物,是20世纪初的革命党人所着力论说的一个概念。在这一个概念背后,是19世纪下半叶以来中国社会变迁过程中产生和积累起来的一种力量。又如民变一词,是下层群众用直接诉诸行动的方式以表达自己对现存社会的不满和反抗,是中国社会内在矛盾激化的产物。与革命相比,民变具有自发性、分散性和落后性。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b0531f769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a8.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