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自然的语言 (1)》,欢迎阅读!
《大自然的语言》(一)预习学案
一、明确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并学会使用。2.理解物候知识,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水平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逐步提升学生阅读科普文的水平。
2、理解文中“文字”的比喻含义;理解全文的说明结构,准确清楚地把握大自然中有哪些种类的“文字”。
3.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德育目标:1.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 二、旧学回顾:说明文的知识回顾 1. 说明文的顺序: 2. 说明文的方法有: 三、阅读课文,当堂检测: 1..解释词语。(1)翩然: (2)孕育:
(3)次第: (4)载途: (5)销声匿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周而复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风雪载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草木荣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年年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加粗字注音
(7)萌发 (8)孕育 (9)销声匿迹(10)连翘
(11)载途 (12)草长莺飞
3.选词填空。
①于是转入夏季,这是植物________(A.发育 B.培育 C.酝酿 D.孕育)果实的季节。 ②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________(A.灵验 B.灵敏 C.灵活 D.灵便)得多。
四、整体感知:
1、学生读课文两遍,然后根据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2、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五、课文研读:
立春过后,大地逐步地沉睡中_______(A.清醒B.苏醒;C.醒悟;D.复苏)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_________(A.次第;B.连续;C.陆续;D.全部)开放。……在秋风中_________(A.纷纷;B.刷刷;C.簌簌)的落下来。……
几千年来,……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在语段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2.这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A.物候现象B.气候变化C物候规律D四季景色变化。
3.这两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的说明方法是: 4.去掉“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几个词语行不行,为什么?
6第二段文字中有三处使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将表示拟人的三个词语写在下面横线上。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
7.第二段扣住“草木荣枯、候鸟去来”举了哪三个例子说明自然现象与气候的关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二段的说明顺序是(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逻辑顺序 六、水平提升,阅读下边的语段,回答下列问题。
①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②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③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④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⑤这叫逆温层。⑥因为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⑦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⑧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禾木抽青和开花的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能够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分别找出这两段文字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什么叫逆温层?它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它出现的时间及气候条件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段第⑧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一段②—⑧句可分为两层,③—⑧句为第二层,为什么详写这个层?
5.第二段第②句中的“后者”具体指代什么?
6.前后两段在说明影响物候来临因素方面出发点不同,前者是_因素,后者是___________因素。(选择填空:空间、时间)
Power by YOZO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9bcfb5d56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