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化学中感悟人生,让化学洗涤心灵》,欢迎阅读!
从化学中感悟人生,让化学洗涤心灵
摘要:
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针对分子的转变规律而进行的;而人生是一个大命题,人生哲学体现了一个人的社会价值与生命价值。二者表面上看似没有任何关系,但是研究任何学科的终极目的均是服务于人的生活;而人生哲学又涉及到整个世界、所有事物的普遍问题,其中当然包括化学,因此二者的关系实是千丝万缕的。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通过对某些化学反应的思考来感悟人生,同样可以涤荡我们的心灵。
关键词:化学原理;人生哲学 一、催化反应体现出的献身精神
所谓催化反应是受到催化剂的作用而产生的化学反应,这个过程中的催化剂起着决定性作用。其实从道德伦理的角度来看催化剂,它所具备的正是大无畏的“献身精神”。这是一种高尚的英雄主义情结,而我们要寻求社会的和谐,恰恰就需要这种精神。由此想到了广大网民评选出来的最美司机吴斌,他忍受着肝脏被刺破的巨大痛苦,凭借着超越常人的意志力刹住了大客车,尽管错失了自己的最佳求救时间,但是挽救了一车人的性命。可以说吴斌所扮演的角色正是悲壮的“催化剂”的角色,他正是这样一位“平民英雄”。在百度上搜索吴斌的新闻时居然看到有人借助这件事为自己的网站做广告;也有人说,吴斌搭上了性命却什么也没得到,对于说这种话的人,用吴斌的新闻做广告的人,我们只能对其进行深深的鄙视。我们来讨论得失的问题,吴斌尽管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但是却赢得了无数人们的致敬与尊重,而那些活在世上为吴斌“计算得失”的人却如同行尸走肉。臧克家说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吴斌的死正是重于泰山,而人们会永远铭记这位平民英雄。他就是以这种平凡而伟大的“催化剂”作用完成了自己的人生使命,所以他永远活着,吴斌的“大失”换取了“大得”。 二、电子得失守恒与舍得的智慧
其实电子守恒很简单,就是一种物质或者原子失去或者得到多少电子,那么必然会有另外一种物质或原子得到或者失去相等的电子,其实质就是自然界的物质守恒定律,所有的化学反应均遵循这一规律,而电子守恒带给我们的人生启示就是舍得的问题。小时候都听过太阳山的故事,即两个人到太阳山去捡金子,但是必须等到太阳升起之前离开太阳山,否则会被太阳烧死。其中尽自己所能捡了一袋子下山了,而另外一个人却不管不顾的捡了很多,最后却因为背不动被太阳烧死了。这个故事是告诉我们做人不可贪婪,但再深入思考,其实它所教会我们的正是舍得的智慧。“舍得”到“舍”在前“得”在后,只有舍才能得,二者虽是反意却是一物的两面。与电子守恒一样,舍得是对等的。对于在校学生而言,舍得是舍去令人流连忘返的网游而得到专注学习的精力;舍去对分数的一味重视而得到对能力的追求;舍去求学时代的及时行乐得到掌握知识后的光明前程;舍去自己保贵的复习时间帮助同学得到对方的尊重等,当然这只是浅层面的舍得。更高一层舍得的境界也体现在生活的其它方面,尤其是物质方面,不是一个人拥有很多财富才算作富有,而是他可以舍去多少财富为社会做出贡献。网络上有一幅图片感动了无数网友:一个老态龙钟的行乞婆婆往一个卖艺的盲人碗里丢钱。
可以说在这一刻,这个行乞的老婆婆无比富有,她的布施超过任何一个衣着光鲜的人的渺小的怜悯。而葛朗台一样的人,舍了人间最宝贵的亲情,得到的却是毫无意义的金子。有这么一个说法:上帝在你面前关上一扇门时,必然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正是这样,或许你失去了这扇门前郁郁葱葱的风景,却收获了另外一窗的花团锦簇。
三、离子共存教会我们宽容待人
离子共存,其实质就是看离子间是否发生反应。仅由字面意思来看,我们可以从离子共存这一概念上联想到宽容与包容,正是有宽容之心才能实现与他们的和谐共存。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渔夫捞到一颗洁白的珍珠,但是上面却有一颗黑点,他想把那颗黑点去掉,就把珍珠剥去了一层,但是黑点仍在,于是又剥去一层,直到最后黑点也没剥掉,可想而知,珍珠也不复存在。在课堂上,如果老师不能包容学生对自己错误的指正,那么与学生的距离就会越拉越远;学习中,如果成绩好的同学无法容忍成绩差的同学赶超自己,那么妒嫉的毒瘤已然开始滋生;生活上,如果不能宽容同学无心的过错,那么必然感受不到班级的温暖;对自己,如果无法宽容自己的失败,那么丧失的就是重新胜利的信心。宽容是一个人身上最优秀的品质之一,他所体现的是一个博大的胸怀,胸中有丘壑,才能创造美丽的风景。
四、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的对立与统一 (一)化合反应
化学中的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以上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其实这点正迎合了我国传统思想中的“人和”,化合反应中的“合”即为“和”。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而言,“和”字体现在“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等方面。首先来谈谈和为贵,很多化学试验均需求同学们的互相配合才能完成,而在配合的过程中就体现出了团队精神。在化学研究过程中,实验数据的处理非常繁杂,其包括数据的计算、列表制图以及结论分析等,很显然仅依靠个人力量很难完成,而通过团队配合、合理分工则可以有效解决该问题。此外一组学生采用同一套化学仪器开展实验研究,完成一个共同的方案,不但有效提高了实验设备的利用率,而且在小组进行实验分工的过程中还可以提高其统筹能力与参与意识、合作意识。
接下来再谈谈“君子和而不同”,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人们固然要团结,但也不能泯灭了自己的个性。君子和而不同的“和”与“和为贵”的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并不矛盾。人是社会人,每个人均是社会的个体,而对于学生而言,其个性发展在学生时期还处于萌芽阶段,如果扼杀其个性,就等于扼杀其创造力。因此新课程理念强调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个性教育,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个性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重要标志,即使孪生双胞胎也因为个性不同而有所不同。在学习、生活中保持自己的个性,即凡事通过自己的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依赖他人;具体而言,体现在学生身上的典型的例子就是不抄袭作业,其实作业无论对错所反映的是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表现的是自己的真实水平,而抄袭他人的作业正是自己个性缺失的体现。 (二)分解反应
分解反应就是由一种化合物分解为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新物质。其实在学习过程中懂得“分解”,那么很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愚公移山的故事教会我们,分解是战胜阻碍最有效的途径。要提高学习效果,首先要对需要掌握的知识有个全局的把握,然后巩固已知的学习基础,对于新知识、新课程则一个概念、一个
原理的个个击破,将一个问题分解为若干部分,先难后易,化整为零,先解决每个小问题,最后解决整个大问题。
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体现出了对立与统一的哲学规律,基于宏观角度而言,二者是属于中性的、平衡的,恰恰符合我国儒家思的中庸之道。对分解反应与化学反应进行深刻的思考,即可认识到矛盾的普遍性,运行矛盾的观点进行观察与分析,最终找出化解矛盾的途径与方法。 参考文献:
[1] 那秋生. 化学中的哲学思想[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7) [2] 梁秀影. 化学教师应如何开展生命教育[J].吉林教育,2012(3)
[3] 王红梅,孙长春,李秀石. 刍议哲学思想在化学知识中的体现和运用[J].中外校园教育,2011(11)
[4] 王卫华. 哲学思想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2011(2) [5] 张洁,陈佳燕,吴姣云. 论哲学对化学的作用[J].企业家天地,2011(7)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959abb3de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8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