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新农村建设名词解释》,欢迎阅读!
名词解释
一主、三化、三加强: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确立的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实现路径,即以工业强省为主导,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强开放合作,加强科技教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一城两带三基地:“一城”:即城市片区,包括郫筒、犀浦、红光、德源、安靖“198”“五大组团”。“两带”:即沙西线国际乡村旅游度假示范带和IT大道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带,主要内涵和建设目标是建设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带、新农村建设示范带、城乡统筹示范带。“三基地”:即文化休闲基地、新型工业基地、川菜产业化基地。
“九化”导则:指成都在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中提出的规划建设理念:产业高端化、布局组团化、城镇集约化、功能复合化、空间人性化、环境田园化、风貌多样化、配套标准化、交通网络化。
“四性”原则:指成都在灾后重建中总结形成的新农村建设基本原则,即产业支撑的发展性,空间布局和建筑形态的多样性,与当地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的相融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共享性。
安靖“198”:指成都 “198”区域中的郫县部分,以安靖为主,东临新都大丰“198”区域,北以绕城路外侧500m生态绿带为界、西到沙西线、南靠金牛区“198”区域。
城西新区:指“成都力宝村”项目建设区域,用地范围位于郫县郫筒镇、友爱镇,规划区范围东至红杨路、西至太清路、南临郫花路,北到国道317 线。
新农村综合体:是省委提出的一种新农村建设模式,其基本内涵是指在主导产业连片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支撑的基础上,以农民为主体,其他个体、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多元参与者为成员,以一定的聚合空间为基础,将村落民居、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建设等生产生活要素集约配置在一起的地域空间形态,是一种大规模、多功能、现代化、高效率、开放性的农村新型社区。具有设施的配套性、要素的系统性、功能的复合性、产业的规模性、人口的聚居性、城乡的融合性、发展的现代性等七个方面的主要特征。 2.5产业:是指介于第二和第三产业之间的中间产业,既有服务、贸易、结算等第三产业管理中心的职能,又兼备独特的研发中心、核心技术产品的生产中心和现代物流运行服务等第二产业运营的职能。
一区一主业:为推进工业集约集群发展,成都市出台了《关于优化工业布局规划促进产业集约集群发展的通知》,明确了21个集中发展区和10个重点镇工业点的空间规模和产业定位,确定“一个工业集中发展区(点)重点支持发展一个产业”。根据成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的“一区一主业”产业定位,郫县将以大力发展电子电气设备制造业及相关的配套生产性服务业。
“五个一流”:是成都市推进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的五个主要任务,即建立一流的经营治理机制、达到一流的产业发展水平、建立一流的营销体系、建立一流的保障体系、构建一流的吸引人才机制。
“三个转变”:是我县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基本思路,即农业生产由传
统的生产方式向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生产转变,农业经营由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农业功能由单一的生产功能向经济、生态、旅游和文化等复合功能转变。
三个集中:即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三个集中”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统一体,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根本方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
六个一体化:成都市委、市政府按照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要求,为进一步深入推进统筹城乡、“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所提出的重大任务和目标 ,是指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市场体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管理体制六大领域的“一体化”。 农村“四大基础工程”:成都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农村“四大基础工程”,是指农村基层治理建设、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以及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四项工作。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706c80d7cd184254b353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