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词中的常见“对写”手法解读》,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古诗词中的常见“对写”手法解读
作者:徐秀慧
来源:《新高考·语文备考(高三)》2018年第01期
“对写”手法常见诸思乡、怀人、送別等类诗词中,从文化传统上说,这种构思符合古人“文以曲为贵”的审美心理诉求,因而常被运用。对于这一艺术手法,其实大家并不陌生。让我们先重温一下大诗人杜甫的那首《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天宝十五年(756)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今陕西富县),寄居羌村。七月,唐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今延安),试图赶到灵武,为平叛效力。但他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一个夜晚,他望月想家思亲,写下这首千古传诵的名作。
题为《月夜》,但诗人并没有从自己看到的长安月写起,而是神驰千里,借助想象,由远在鄜州的妻子独自赏月的情景展开,进而写到小儿女未谙世事,反衬妻子的孤独思亲。诗歌本要表达的是自己滞留长安思家念亲的孤独忧伤,但却从对方(妻子)落笔,设想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人独看鄜州月而忆长安的情景,远比直写自己独看长安月而忆鄜州的效果深婉别致得多。起笔若改为“今夜长安月,客中只独看”,不仅妻子思念丈夫的忧虑、惊惶之情无以表达,而且内容单薄,整首诗则显得直白无味。
这种不直接由自身说起,不是从眼前写起,而是换个角度,从对面人笔、从对方写起的诗歌艺术手法,在古诗词中即所谓“对写”。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这种手法不仅是使诗歌传情达意更为婉曲深款,而且一笔两用,表情则心有灵犀,达意则互为表里,倍增其情、意。因此,在古代诗人笔下,多有运用。
唐诗中再如高适的《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第三句,诗人不直写自己思念故乡,而写故乡亲人思念自己,借此衬托思乡之情,诗意婉曲含蓄。所谓“作故乡亲友思千里外人,愈有意味”(沈德潜《唐诗别裁》),说的就是“对写”手法的妙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6e97cf4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