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教学论文《品德与社会》》,欢迎阅读!
小学教学论文《品德与社会》呼唤智慧课堂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学科,是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将来适应社会的学科。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教师已注重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以此来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并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目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就《品德与社会》中地理知识的教学来说,教师们就很茫然。我们首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把地理教学纳入到品德课程中,使地理教学为学生的品德发展服务,也就是说,地理学科的知识本位已经被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教学目标所取代。这样一来,地理知识就变成了人的地理,生活中的地理,有生命的地理。地理与品德课程的结合,学生能够学会用空间观念去看待问题,能够在比较广阔、多面的地理场景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感染和熏陶,会使品德教育更加厚重和饱满。
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中地理部分内容的教学是教师普遍认为的一个难点,主要问题是教学内容丰富,教师难以驾驭。对教师的知识面和教学技能都形成了挑战。下面我简单的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 教师和学生知识储备不能缺乏
《品德与社会》新教材内容的构建,遵循了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模式。在这样的设计理念下,地理知识是按照教学内容的需要以“散点”的形式呈现在各个学习单元中,对于这类型教学内容,要实现多种学科的整合,组织开展综合性学习。这样,根据课文内容搜集相关的知识信息便成了首要任务。一般的活动内容,放在前一周进行;对于需要长时间搜集、整理的内容,则放在前几周甚至前一个月进行。收集社会信息的途径有多种,阅读报纸、杂志、课文;听广播、讲座;看电视、文艺节目;参观、访问、调查、上网等等。
教师和学生一起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搜集和整理,学生在自己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借鉴老师和小伙伴的资料取长补短,积淀知识,要知道小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的,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已
1 / 2
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品德与社会》正是在学生这样的发展基础上建构,并予以继续教育与培养的。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就是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只要我们老师善于激活学生内心的生活体验,在儿童现有的生活河流里,就会引入一股他们未来生活的水流,使儿童生活的心田生机勃勃。 (二)、学生合作学习不能只是虚摆设
爱因斯担说过:“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为和独立思考的个人”。只有自己先有了想法才有了和小组成员交流、讨论的保证,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并服务于小组合作。教师将问题呈现之后,必须留有一定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组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这一阶段分为两个步骤进行,首先是小组内部的资料交流梳理,然后是班级内的也就是小组之间、小组和老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小组内部讨论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有了属于自己的精神探究,再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时候,就是拿着自己的观点去和别人交流碰撞、取长补短、思辨感悟,而不是一个毫无思想和主见的、等待灌输的听客、看客。通过小组内交流与探究、相互补充、思维与智慧碰撞,组间交流、修正完善、反馈评价等一系列的活动,使人人参与其中,人人的探究成果得到了印证、修正乃至升华。长此以往,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就会越来越强,学习的效果当然也就越来越好了。
如果把课堂看作是一种生活的话,教学就应该成为对话的过程,具体来说,可以反映在这几个方面:一是学生与现实生活的对话;二是学生与教师的对话;三是学生与同伴的对话;四是学生与教师提供的课程资源的对话。一个充满灵性的课堂总是在动态中不断生成的。因为在丰富多彩的课堂情境中,常会有许多预料不到的情况发生。作为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信息,认真倾听,要考虑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一种宽松的心理状态下敞开心扉,放飞思想,获得心灵的沟通。教学的过程是研究的过程,也是享受的过程,我们老师要不断地改造自己,努力使这门新课程演绎得更加精彩。
2 /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5468f7046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e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