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竹窗随笔》心之精神是谓圣》,欢迎阅读!
《竹窗随笔》心之精神是谓圣
《竹窗随笔》心之精神是谓圣 【原文】
孔丛子云。心之精神是谓圣。杨慈湖平生学问以是为宗。其于良
知何似。得无合佛说之真知欤。曰。精神更浅于良知。均之水上波耳。恶得为真知乎哉。且精神二字。分言之。则各有旨。合而成文。则精魂神识之谓也。昔人有言。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认作本来人者是也。
《竹窗随笔》心之精神是谓圣
【译文】
有人问:“《孔丛子》【内容主要记叙孔子及子思、子上、子高、子顺、子鱼(即孔鲋)等人的言行,关于该书的真伪,历代学者多有考索。旧题该书为孔鲋所撰,实不足信】上说:‘心之精神是谓圣。’杨慈湖【杨简(1141一1226年)字敬仲,世称慈湖先生,南宋慈溪(今浙江宁波西北)人。乾道五年(1169),进士及第,曾师事陆九渊,折服本心之说,与袁燮、舒璘、沈焕,并称'甬上四先生',或'四明四先生'。创慈湖学派,他潜心研究心学,并作了进一步的发展。认为心是万物万事之源的精神性实体,心皆'虚明无体,人心本为善,皆可以成为尧舜,所以有恶是'意'(意识活动)的干扰。】平生的学问就是以这句话作为立说宗旨。这个观点与王阳明先生所创的‘良知’很相似,是不是和佛说的‘真知’相类似呢?”我(莲池大师)认为:“精神二字所含的意义比良知更浅薄。良知与精神,两者都好像是水上的波浪而已,怎能与‘真知’这大海水相提并论呢?况且“精神”二字分开来说,则各有各的含义;两个字结合起来变成文章句子,便是精魂神识的意思。过去的高僧大德曾经说过这样一首偈子:“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认作本来人。”就是指那些错认精神为真知的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51f381504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6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