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3(苏教版)2-1-1 指南录后序

2022-07-11 17:03:20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语文必修3(苏教版)2-1-1 指南录后序》,欢迎阅读!
指南录后序,必修,语文,苏教版
专题二 号角,为你长鸣

学习导言

人类社会之所以始终存在希望,是因为每当黑暗笼罩之时,总有思想先驱掏出燃烧的心举过头顶,拆下肋骨当火把,照亮前行的路;总有无数平凡的人,以诚实的品格维护着社会的公平„„人类文明史上,这些传播火种的先驱者们用他们的生命与心血奋斗着,在暗夜如磐的专制时代,十二月党人为自由献身的精神鼓舞着多少仁人志士;在国家岌岌可危的时刻,屈原“来吾道夫先路”的爱国情感让人钦佩;在举国欢腾的胜利时刻,林肯溅落的血滴令人惊心!让我们记住他们吧,无论他们是平凡还是伟大,只要人格高尚,平凡的人和伟大的人一样,他们的精神如同日月星辰,在历史的苍穹中永远发光。

本专题以“高尚人格”为话题,以“号角,为你长鸣”为专题,分“烈士的抉择”“底层的光茫”“殉道者之歌”三个板块,多角度展示主人公诚实的品质、伟大的人格,使我们感受到他们人格的魅力。

“烈士的抉择”板块择取了《指南录后序》《五人墓碑记》两篇文言文,表现了文天祥以死报国和五位志士为义而死的崇高精神。 “底层的光茫”板块选取了《品质》《老王》两篇小说,展现了底层民众身上那可贵的人格光辉。

“殉道者之歌”板块选择了《离骚》《致西伯利亚的囚徒》《啊,船长,我的船长哟!三篇诗歌,体现对崇高正直品质的追求,对自由的向往渴求,对崇高人格的歌颂。

板块一 烈士的抉择

主题导读

英雄,让人崇敬的称谓。他们满腹经纶、满腔热血、剑指连营、马踏沙场,却又伫立寒风、仰天长喟、哀声动地、泪雨倾盆,他们会赢得所有人的敬仰,包括他们的敌人。今天我们应该为祭奠我们心中的英雄,在心灵构筑灵堂,用我们的虔诚和景仰给英雄献一炷心香。我们中华民族的英雄,他们忠于的是自己的灵魂、我们这个民族的灵魂,他们忠于的是高尚的节操、坚贞的信仰、英雄的情怀、民族的尊严。

1课时 指南录后序

研习梳理 【字词梳理】 1.正音

祸( 视( ) 日( 羁縻 ) 天高地迥 毁( )

自刭 巡徼 ) 邻( 愧怍 )

答案:纾shū,觇chān,翌yì,縻mí,迥jiǒnɡ,诋dǐ,刭jǐnɡ,徼jiào,毗pí,怍zuî。 2.辨音

前行 伍(

丽( 车骑

费( 手(


捕系 鞋带( 字( )

典忘祖(

见不鲜(

答案:xínɡ,hánɡ;mǐ,mí;jì,qí;xì,jì;shù,shǔ,shuî。 3.辨形

)文(xí) )毁(dǐ) 巡( (jiào) )抗(dǐ)

)请(yāo) 中流( )柱(dǐ) )获(jiǎo) 宅( (dǐ) 羁( (mí) 毁家( )难(shū) )费(mí) )情(shū) )烂(mí) 机( (zhù) 答案:檄,徼,邀,缴;诋,抵,砥,邸;縻,靡,糜;纾,抒,杼。 ●【文言整理】 1.通假字

1)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同 2)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同 3)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同 4)臣死有余僇(同 2.古今异义 1)都督诸路军马 ..古义:













今义:官职名称。 2)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古义:













今义: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 3)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古义: 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 (4)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

















) ) )

)

答案:(1)“搢”,插。2“凌”,欺侮。3“现”4“戮”,罪。

古义: 今义:(言谈、行动等)没有意义而使人讨厌。 5)以至于永嘉 ..古义:

今义:表示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 6)为巡船所物色 ..

古义: 今义:寻找(需要的人才或东西)。 答案:1)统率。2)行,行动。为,是。3)可以用。4)没有依靠。5)到达。6)访求,这里是盘查的意思。


3.词类活用

1)北亦未敢遽轻吾国( 3)道中手自抄录( 5)名曰《指南录》 7)北虽貌敬(









)



)

2)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



4)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



)

)



)

6)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8)道海安,如皋(



)

)

答案:1)形容词作动词,轻视。2)名词作状语,在草中,在露天里。3)名词作状语,亲手。4)名词的为动用法,为„„作序。5)名词作动词,命名。6)名词作状语,每天。7)名词作状语,在表面上。8)名词作动词,取道。 4.一词多义 1)数

吕师孟叔侄为逆(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

)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 范增数目项王( 罟不入洿池(

2)间





)



)

至京口,得间奔真州(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又间令吴广至次所旁丛林中(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3)分 予分当引决(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衣食所安,„„必以分人(

4)靡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5)徒 弹药,无益吾事(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 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6)如 扬州,过瓜洲扬子桥(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小石潭记》 固不如也(《鸿门宴》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 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答案:数:列举罪状,读shǔ 计算,读shǔ 天数、命运,读shù 几,读shù 艺、技术,读shù 屡次,读shuî 密,读cù 间:机会,读jiàn 间或,有时,读jiàn 从小路,读jiàn 夹杂,读jiàn 与、介入,读jiàn 秘密地、悄悄地,读jiàn 一会儿,读jiān 中间、其间,读jiān

分:名分、职分,读fân 区分、分开,读fēn 长度单位,读fēn 分给,读fēn 靡:倒下,动词 后退,动词 浪费,动词 奢侈,形容词 无,不,副词

如:到„„去,往 动词,像 比得上 连词,表假设,如果 “如„„何”为固定句式,把„„怎么样。 5.特殊句式 (1)予羁縻不得还 (2)为巡船所物色







(3)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4)死生,昼夜事也

(5)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 答案:(1)被动句 (2)被动句 (3)被动句 (4)判断句 (5)判断句 资料园地



1.走近作者

文天祥(1236~1283,号文山,吉安(今江西县名)人。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考取进士第一名。历任湖南提刑,知赣州。德祐元年(1275正月,闻元军东下,文天祥在赣州组织义军,开赴临安(今杭州,当时南宋的京城)。次年被任为右丞相兼枢密使。景炎二年(1277,进兵江西,收复州县多处。后兵败被俘,妻子儿女皆被执,将士牺牲甚众,天祥只身逃脱,乃退广东继续抗元。后因叛徒引元兵袭击,同年十二月,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县)被俘。元将张弘范迫其招降张世杰,乃书《过零丁洋》诗以斥之。末句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次年,被押送元大都(今北京)囚禁四年,经历种种严酷考验,始终不屈。于1283年从容就义,年仅47岁。

文天祥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和散文作品。其中诗作达百余首,成就很高,《文山先生全集》

2.探寻背景

南宋末年,元兵进攻江南,文天祥受命出使元军,被扣留。后来被驱北行,到镇江,脱身逃走,历尽艰险,到温州,辅佐端宗赵昰招兵转战,力图恢复。兵败被俘,从容就义。 本文是作者在12765月为自己的诗集《指南录》写的序言,因在这年3月作者曾写过一篇序言,所以称本文为《后序》《指南录》中收录的是作者这年出使元营、逃归福建的过程


中所写的诗;命名为《指南录》,是取集中《扬子江》一诗“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句意,来表达自己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 3.文天祥诗选萃

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江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合作探究

1.本文记叙、抒情、议论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

探究:记叙中抒发感慨,字里行间充满爱国激情,这是贯穿全篇的一个特点。例如,写被驱北上时,指出“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这里包含着克制内心无限痛苦的强烈感情。并且引证前人的话,说明自己忍辱的原因。抒情中带有议论成分。5段是集中抒情,最突出的表现在生与死的问题上。文章用一大段抒情与描写相结合的文字来表达作者的心境。这段可分三层:第1层是总的概括:“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此句统领下文,提挈在敌营及逃归途中的18个“及于死”的危急情况,以“死”贯串这18个排比句,既是对前段遭遇的总括和补充,又是后一层发议论、写感慨的提引。后一层由三句组成:“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一句说明“死”对于文天祥并非意外之事,早已置之度外;“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一句说明以上这些不寻常的“危恶”的遭遇给精神带来巨大的痛苦,这就比一般的死更难以承受;所以才有第3句“痛定思痛,痛何如哉”的感情的进一步深化。逃回之后,回顾所经历的险恶,瞻望国家的惨淡前景,这忧愁、伤痛之情更加难以排遣。这是记叙的收尾,又是抒发感情的高潮。

2.第五段连用22个“死”,历来受到读者关注。这一段的内容与后文“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一段的议论有什么关系?

探究:前面的记叙是后面议论抒情的基础,后面的议论抒情是前面记叙的升华;没有前面的记叙,后面的议论抒情将是无本之木,没有后面的议论抒情,也无法将诗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内涵剖析得如此慷慨而淋漓。

3.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探究:语言精练生动。

语言精练表现在用语简练而内容充实,如写当时形势的危急:“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写明敌我双方情况,一个“迫”字表现了敌之强悍;“战、守、迁”是三种对策,当时除了“降”之外,或抵抗、或防御、或迁都,然而由于敌兵“迫修门外”,这三种对策都不能实现。简短的语言说明了复杂的情况。

语言生动表现在用词灵活多样,句子富于变化。

写离元营后的处境、活动,用了一连串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奔”“变”“诡”“行”“宿”“出”“没”“穷饿”“号呼”“避”“渡”“入”“展转”,这些词语准确地表现了活动的特点,也表达了作者心情急切、紧张和经历的坎坷。

长句、短句兼用,大量排比的组合,造成强而有力的语势,富于表现力量。第5段中18个排比句的连用就是个突出的例子。每句都落在“死”字上,但又长短不一,灵活多变,自然流畅,气势贯通。磅礴的语势表达了作者坚定、凛然的气概和激动的感情。


文苑小憩 【美文欣赏】

歌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嗟余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 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阴房阒鬼火,春院閟天黑。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 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 岂有他谬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忧,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赏析]《正气歌》是一首光华灿烂的诗篇。诗中充满了浩然正气,表现出作者坚贞的民族气节,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战斗精神以及死生不渝的崇高信念。

作者于宋帝昺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在潮阳五坡岭兵败被俘,次年十月解达元都燕京。囚系土室,环境污浊,艰苦备尝,而毅然拒绝了元统治者多番的利诱威胁。作者认为支持他坚持不屈的精神力量就是正气。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充塞于天地之间的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因而以“正气”为题,以正气发端,作成此歌。作歌时间是在被囚二年之后,即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八年(1281)的夏天。

诗可分为三大段:从“天地有正气”到“一一垂丹青”十句为第一段。首言浩然之气的根源,是天地正气在人身上的体现。表明天地间的正气,万物各有不同的承受,“杂然”赋予“流形”“流形”指各种物体。其在地面,则为奔流浩瀚的长江大河,巍峨雄峙的岱宗华岳;其在天上,则为光华的日月,璀灿的星辰;其赋之于人,则为浩然之气。这种正气,无


往而不在,不以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充塞于天地之间。表明当国家承平的时代,禀有正气的人,在圣明的朝廷上,得以和平地表露出来,为国家出力报效,而使国泰民安;当国家遇到危难之时,就显出刚毅坚贞的志节,不辞见危授命、为国捐躯,在史册上留下万古长存的英名。这四句写得堂堂正正,气象阔大。重点在于表明“时穷节见”,才是正气禀赋于人的严重考验,“皇路清夷”的治世,只作为陪衬的笔墨。 自“在齐太史简”至“道义为之根”二十四句为第二段。以下列举历史上十二位忠义之士的壮烈事迹,都是“时穷节见”的体现,是正气所发挥的巨大威力:齐太史的简书,晋董狐的直笔,秦张良的博浪沙铁椎,汉苏武十九年坚毅不屈的壮节,东汉严颜的宁愿断头,晋嵇绍的宁倾热血,唐张巡的嚼齿穿龈,颜杲卿骂贼断舌,固已使自己义烈行为,惊天地而泣鬼神。即如诸葛亮《出师表》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晋代祖逖的渡江击楫,誓复中原;汉末管宁的辽东力耕,清操自励;段秀实的持笏击贼,血染逆庭,都在史册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

上述事例表明正气是维系天柱、地维、人伦并使之绵亘古今而不绝的巨大力量。作者赞叹正气广大雄厚,磅礴所及,凛烈万古。当正气横贯日月的时候,人们可以把生死置之度外,由此而地维赖之以立,天柱赖之而尊,纲常因之而得以维系,人世的一切伦理道德,莫不系于正气而存在。借以说明宇宙间各方面的关系之所以井然有序,都以正气作为根本。人世之能够维持,全凭道义为其支柱;而道义的根本就是正气,所以正气尤为可贵。

自“嗟余遘阳九”到结尾共二十六句是第三段,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六句:“嗟余遘阳九”至“求之不可得”。感叹自己遭逢国家大变乱的厄运。身为朝廷仆役,没有能够竭忠效诚,尽力挽回国运,实在感到惭愧。更不幸的是自己也沦为楚囚,被元军用驿车送往荒远的北方。句中用楚人钟仪被俘后囚系晋国,始终戴着南方的冠帽,示不忘故国的深情。用“穷北”一词,以示对元人的蔑视。既而表示自己在被俘之后,就已决心为国献身,即使鼎镬酷刑摆在面前,也甘之如饴,决不避退。作者的心志坚如磐石,尽管元朝统治者使尽威胁利诱的伎俩,他也毫不动摇,他的凛然正气,曾使元人为之震慑。 第二层十六句,由“阴房阒鬼火”至“苍天曷有极”,写狱中情况。牢房里寂静无声,燐火出没。虽在春天,囚房紧闭,阴森幽暗。自己被囚禁在这里,和其他狱卒、囚徒杂处在一起,就好像骏马被拴在牛槽里,凤凰被关在鸡笼里和鸡共食一样,其辛酸是不待言的。在这样恶劣的境地里,承受着诸种恶气的侵袭,一旦蒙受雾露,得病而死,可以料知必定要成为沟壑中的死尸。可我在这儿已经再易寒暑,却依然无恙,种种邪恶之气,竟至为我避退了。如此卑下潮湿不堪人居的囚牢,现在倒成了我的安乐国,难道我有什么特殊智谋巧计,能使诸种阴阳外气不能侵害我吗?正是正气赋予我的耿耿忠心,使我把自己的荣辱、生死看作浮云,不萦于心,置之度外,可我怀抱的忧心,仍然是无穷无尽的,正像苍天一样广阔无垠,何曾有个尽头呢!显然作者此时所忧的,并不是他自己的生命,而是残破的山河,苦难的人民。当此沧海横流之际,他又怎能不忧心如焚呢!

第三层四句,点明作歌主旨。往古的贤哲(指上文所举的十二位义烈之士),虽然离开我们已经远了,但他们留下了正气所钟的义烈行为,给人们树立了做人的榜样。我坐在檐边,展诵圣贤的书籍,不觉古代传统的美德,正以其光华照彻我的容颜,使我明确了成仁取义的道理,怀着满腔正气,坚定执着地激励我自己,永远为正义而生,为正义而死,上不愧国,下不愧民,不惜付出我的鲜血。

《正气歌》全诗集中、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光辉的思想和高尚的胸怀,展示了诗人崇高的精神面貌,把爱国主义精神,发扬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特别是诗中展现的浩然的正气和坚贞的节操,对后世志士仁人有巨大的影响。全诗不尚雕饰而大气包举,感情真挚而韵味深厚,显受杜甫诗的启发。诗中虽有大段议论,但是读来不觉得有高头讲章式的腐气,而只觉得真力弥漫,大气磅礴。原因在于,诗人所言,句句发于肺腑,绝非门面言道。


【大家文坊】

文天祥千秋祭

卞毓方

怦然令人心跳的,是他已活了七百六十岁。七个多世纪,一个不朽的生命,从南宋跨元、明、清、民国昂昂而来,并将踏着无穷的岁月凛凛而去。他生于公元1236年。当他生时,“直把杭州作汴州”的临安朝廷,已经危在旦夕,人们指望他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然而,毕竟“独柱擎天力弗支”,终其一生,他没能,也无法延续赵宋王朝的社稷。他就在四十七岁那年化作啼鹃去了。当他死时,不,当他走向永生,九州百姓的精神疆域,陡地竖起了又一根立柱,虽共工也触不倒的擎天玉柱。

他是状元出身,笔力当然雄健,生平留下的煌煌笔墨,正不知有凡几。只是,真正配得上他七百六十岁生命的,则首推他在零丁洋上的浩歌。那是公元1279年,农历正月,他已兵败被俘,恰值英雄末路,在元军的押解下,云愁雾惨地颠簸在崖山海面。如墨的海浪呵,你倾翻了宋朝的龙廷,你噬碎了孤臣的赤心。此一去,“百年落落生涯尽,万里遥遥行役苦”“以身殉道不苟生,道在光明照千古”。无一丝一毫的张惶,在这生与死的关头,他坦然选择了与国家民族共存亡。但见,一腔忠烈,由胸中长啸而出,落纸,化作了黄钟大吕的绝响。这就是那首光射千古的七律《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假如文天祥在这时候就死去,结局又会怎样?毫无疑问,他是可以永生的了。南宋遗民清楚这一点。所以,他的战友,庐陵人王炎午,才在他被押往北方的途中,张贴了数十份《生祭文丞相文》,疾呼:“大丞相可以死矣!”敦促他舍身取义,保全大节。他自己又何尝不明白这一点。因此,一路上才又是服毒,又是绝食,自谓“惟可死,不可生”。然而,且慢——打量历史我们只能作这般理解——日月还要从他的生命摄取更多的光华;社会还要从他的精神吸收更多的钙质;盘古氏留下的那柄板斧,需要新的磨刀石;长江和黄河,渴求更壮美的音符。一句话,他的使命还没有结束。于是,同年10月,他就在一种求死不得、欲逃又不能的状态下抵达元大都燕京。



在北地,考验他的人格的,是比杀头更严峻的诱降。诱降决无刀光剑影,却能戕灭一个人的灵魂。但见,各种身份的说客轮番登门,留梦炎,就是元人打出的第一张“王牌”。 留梦炎是谁?此公不是凡人。想当初,他和文天祥,曾同为南宋的状元宰相。然而,两人位同志不同,就是这个留大宰相,早在公元1275年的临安保卫战中,就伙同内奸陈宜中,暗里策划降元。为此,他极力干扰文天祥率军驰卫,而后又弃城、弃职逃跑。待到临安沦陷,他又拿家乡衢州作为献礼,摇身变成元朝的廷臣。

留梦炎一见文天祥,就迫不及待地推销他的不倒翁哲学。他说,“信国公啊,今日大宋已灭,恭帝废,二帝崩,天下已尽归元朝,你一人苦苦坚持,又顶得了什么用呢?那草木,诚然还是赵家的草木,那日月,却已经是忽必烈大汗的日月了。”

天祥转过身去,只给他一个冷背。真的,你让葵藿如何与狗尾巴对话?你让铁石如何与秽土论坚?留梦炎之流的后人对乃祖的投降哲学又有发挥,最形象、最直白的是“有奶便是娘”。岂知这种“奶”里缺乏钙质,他们的骨头永远不得发育。此辈精神侏儒,哪里识得文天祥的“千年沧海上,精卫是吾魂!”哪里配闻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不识相的留梦炎仍然摇唇鼓舌,聒噪不已。天祥不禁怒火中烧,他霍然转身,戟指着留梦炎痛骂:“你今天来,就是给我指这条出路的吗?你这个卖国卖祖卖身的奸贼!你,身为大宋重臣而卖宋,可是卖国?身为衢州百姓而卖衢州,可是卖祖?身为汉人而卖汉节,可是


卖身?„„”

“你、你、你——,老夫本是一番好意,你不听也罢,凭什么要血口喷人?”留梦炎饶是厚脸昧心,也搁不住文天祥这一番揭底剥皮,当下脸上红白乱窜,低头鼠窜而去。

九岁的赵显,堪称是元人手里那种不带引号的王牌。这位南宋的小恭帝,国隆的日子没有赶上,国破的日子似乎也不觉得太痛苦。同是亡国废帝,南唐后主李煜的依恋:“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只怕他是既不识梦寻,也不懂悲怀。元人想到了杠杆原理,想着废物利用,比如,现在就让他以旧主子的身份,出面劝说文天祥归顺。古话说一物降一物,你文天祥不是最讲忠君吗!那么你看,这会儿是谁来了?

文天祥料到元人会有这一着。因此,思想上早作好了准备。他没等赵显走上会同馆的台阶,赶紧跨出门槛,来个先发制人。但见他抢前数步,挡住赵显,然后南向而跪,口呼“臣文天祥参见圣驾”随即放声痛哭。小皇帝被这突如其来的哭场闹懵了,傻乎乎地站在那里,说不出一句话。

天祥这一场大哭,本是策略,旨在让故恭帝无从开口。但他哭着哭着,想到今日幼主为人所制,竟不自知,而自己和千万忠臣义士浴血沙场,抵死搏战,还不就是为了保卫赵宋江山!一时心中涌上万般酸楚,不由动了真情,遂跪地不起,长哭不已,并且一迭声地泣呼:“圣驾请回!”

赵显这边慌了手脚,越听哭声心里越发毛,早把元人教给的言语,忘了个一干二净。少顷,又搁不住文天祥的一再催促,便乐得说声“拜拜”,转身回头,辚辚绝尘而去。 劝降招安活动并没有就此止步。这就要谈到元世祖忽必烈,——也就是那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孙子。平心而论,忽必烈也称得上是一代枭雄,他不仅识得弯弓射大雕,还尽懂得治理天下。且说眼前,他就深知接管汉室,光凭蒙古人的力量,是不能畅达无阻的,须得借助汉人,实行“以汉治汉”才行。而在汉人中,最具号召力、影响力,因此也最能帮他巩固统治秩序的,当数文天祥无疑。所以,天祥愈是不屈,他就愈想招安。留梦炎、赵显两番碰壁,这一次,他就转派中书平章政事阿合马上阵。

胜利者多的是淫威。此时不耍威风,更待何时!阿合马在一干僚臣的簇拥下,趾高气扬地来到会同馆正厅,着人传文天祥。

一会,文天祥从容步出。他虽然衣单形瘦,眉宇举止仍不失大国之相的雍容。天祥站在厅内,以宋朝官礼向阿合马行一长揖,随后泰然入座。

阿合马眯缝着眼打量文天祥,恶声问:“姓文的,知道是谁在跟你讲话吗?”

天祥微微一笑:“听人说,来的是宰相。” “既知我是宰相,为什么不下跪?!”

天祥扬得一扬眉:“我是南朝宰相,南朝宰相见北朝宰相,彼此彼此,哪有下跪之理?” “嘿嘿!你既是南朝宰相,又怎么到这儿来的呀!?”阿合马抖抖朝服,晃晃珠冠,戏谑地发出一阵嚎笑。

天祥面如闲云,待阿合马笑够了,笑不下去了,才盯住他的眼:

“老实告诉你,南朝要是早用我为宰相,你们一定打不到南方去,我们也不会落到这个地步!”

阿合马先是被天祥盯出一阵寒颤,接着又被他的回答激得恼羞成怒,无奈辞拙,找不出话来反驳。试想,大草原的马背上摔出来的将军,总共才读过几行书,论说理,哪里是江南士子的对手。何况他今天面临的又是彻底陌生的语言和行为系统! 阿合马没了辙,只好抛出撒手锏:

“老子不跟你斗嘴皮。你要晓得,你的性命,可是捏在老子的掌心!”

这又显出了阿合马的浅陋。像文天祥这样的一代奇男,是杀头所能吓趴的吗?!岂不知“高


人名若浼,烈士死如归!”文天祥固然无法预见,七百年后有个叫毛泽东的,把太史公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箴言,定音为人品人格的最高层次。不过,他在缧绁之中,倒是常拿了这几句诗勉励自己:“千年成败俱尘土,消得人间说丈夫。“一死鸿毛或泰山,之轻之重安所处!”

天祥听罢阿合马的恫吓,果然昂首挺胸,一脸不屑:“要杀便杀,说什么捏在你的掌心不掌心!”

消息反馈给忽必烈。这位元朝的开山始祖,眼见诱导不成,威逼也无效,但他仍不死心。这就见出了他的目力,一代政治家的战略巨眼,同时也折射出一个饶有深意的现象:在人类的发展史上,权力的高地,往往是那些敌对派别的首领,也就是对峙的双峰,才更为了解,更为识得对方的价值。

忽必烈心生一计,下令将文天祥铐上长枷,送入兵马司囚禁。

为了耗蚀文天祥的锐气,消磨他的精神,还规定不准带一仆一役,日常做饭、烧茶、洗衣,乃到打扫园林,都要他自己动手。

一月后,他们估计文天祥肯定经受不了这番折辱,想必已经回心转意,于是让丞相孛罗亲自出马,伺机渡文天祥投诚。

历史记载这一日天寒地冻,漫空飞雪。文天祥随狱卒来到枢密院,他看到孛罗之外,还有平章张弘范、另院判、签院多人。天祥往厅堂中央一站,草草行了个长揖。通事(翻译)喝道:

“跪下!” 天祥略一摆手:“你们北人讲究下跪,我们南人讲究作揖。我是南人,自然只行南礼。 孛罗听通事译完,气得乱髭倒竖。他吸取了阿合马的教训,决定先来个下马威。于是喝令将文天祥强行按跪。几名侍卫一拥而上,又拖又拽又按又压,强迫文天祥屈膝。奈何强按不是真跪,天祥仍奋力抬起头,双目射出凛凛的威光。

孛罗冷笑:“文天祥,你现在还有什么要说的呀?”

“天下事有兴有废,自古帝王将相,因国破而遭杀身之祸的,哪一代没有?”天祥亢声说,“我今日忠于大宋王朝,沦为阶下囚,只求速死。”

孛罗追问:“就这些,再没别的了吗?”

天祥正色:“我是宋朝宰相,国破,论职务唯有一死,战败被俘,按法律也唯有一死,还有什么其它可讲的!”

“你说天下事有兴有废,我问你,从盘古到咱今天,一共有过多少帝王呀?”孛罗摇晃脑瓜,摆出一副蛮有学问的样子。

“莫名其妙!天祥露出无限蔑视,“一部煌煌十七史,你让我从哪里说起呀?我今天又不是来赴博学宏词科,哪有工夫陪你闲扯!”

孛罗这才想到有点文不对题。但他是丞相,且负有劝降重任,所以不得不强自镇定。随后又挖空心思,多方诘难,企图从根本上摧毁文天祥的自尊,以便乘隙诱归。也真是,整个江山都已姓元不姓宋了,你一个文天祥,还倔强个什么?这当口,只要文天祥的膝盖稍微那么一弯,立马就可以获得高官厚禄。奈何,他的膝盖天生就不会向敌人弯曲。“亦知戛戛楚囚难,无奈天生一寸丹!“忠肝义胆不可状,要与人间留好样!”文天祥打定主意就是誓死不降。孛罗忍受不了这种刺激,终于又归于阿合马一路。他站起身,一掌扫落案上的杯盏,歇斯底里地狂吼:

“文天祥!你一味想死,我偏不叫你就死!我要囚禁你,让你求死不能,求生不行! 天祥哈哈一笑,从留梦炎到赵显到阿合马到孛罗,已足以让他看出元朝统治者的黔驴技穷。他仰得一仰头,运气丹田,声震屋瓦:

“文某取义而死,死且不惧,你囚禁又能把我怎样?”




漫长的囚禁生涯开始了。

站在文明文化的角度看,这是人类的一场灾难。一个死去七百年犹然光芒四射的人物,一个再过七百年将依然如钻石般璀璨的人物,当年,他生命的巅峰状态,却是被狭小的土牢所扼杀,窒息。且慢,正是站在文明文化的角度看,这又是人类的一大骄傲。迄南宋以来,不,迄有史以来,东方爱国主义圣坛上一副最具典型价值的人格,恰恰是在元大都兵马的炼狱里丰盈,完满。

说文天祥的崇高人格,我们不能不想到那些撼天地、慑鬼神的诗篇。请允许我在此将笔稍微拐一下。纵观世界文学史,最为悲壮、高亢的诗文,往往是在人生最激烈、惨痛的漩涡里分娩。因为写它的不是笔,是生命的孤注一掷。这方面,中国的例子读者都很熟悉,就不举了。国外太大,姑且画一个小圈子,限定在文天祥同一时代。我想到意大利的世界级诗人但丁,他那在欧洲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神曲》便是在流亡生活里苦难的阶段孕育。圈子还可以再画小,比如威尼斯旅行家,仅仅早文天祥四年到达燕京的马可·波罗,日后也是在热那亚的监狱里,口述他那部蜚声世界的游记。本文前面提到的太史公司马迁和南唐后主李煜,亦无例外,他二人分别是在刑余和亡国之后,才写下可歌可泣的力作。观照文天祥,情形也是如此。在他传世的诗文中,最为撼人心魄的,我认为有两篇。其一,就是前文提到的《过零丁洋》;其二,则是在囚禁中写下的《正气歌》。

你想知道《正气歌》的创作过程吗?应该说,文天祥早就在酝酿、构思了。让我们把镜头摇到公元1281年夏末的一个晚上。那天,牢房里苦热难耐,天祥无法入睡,他翻身坐起,点起案上的油灯,信手抽出几篇诗稿吟哦。渐渐地,他忘记了酷热,忘记了弥漫在周围的恶气浊气,仿佛又回到了“夜夜梦伊吕”的少年时代,又成了青年及第、雄心万丈的状元郎,又在上书直谏,痛斥奸佞,倡言改革,又在洒血攘袂,出生入死,慷慨悲歌„„这时,天空中亮起了金鞭形的闪电,随后又传来了隐隐的雷声,天祥的心旌突然分外摇动起来。他一跃而起,摊开纸墨,提起笔,悬腕直书: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文天祥驻笔片刻,凝神思索。他想到自幼熟读的前朝英烈:春秋的齐太史、晋董狐,战国的张良,汉代的苏武,三国的严颜、管宁、诸葛亮,晋代的嵇绍、祖逖,唐代的张巡、颜杲卿、段秀实,他觉得天地间的正气正是充塞、洋溢在这十二位先贤的身上,并由他们的行为而光照日月。历史千百次地昭示,千百次啊;一旦两种健康、健全的人格走碰头,就好比两股涌浪,在大洋上相激,又好比两颗基本粒子,在高能状态下相撞,谁又能精确估出它所蕴藏的能量!又一道闪电在空中划过,瞬间将土牢照得如同白昼,文天祥秉笔书下: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一串霹雳在天空炸响,风吹得灯光不住摇曳,文天祥的身影被投射在墙壁上,幻化成各种高大的形状,他继续俯身狂书:

“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室外,突至的雨点开始鞭抽大地。室内,天祥前额也可见汗淋如雨。然而他顾不得擦拭,


只是一个劲地笔走龙蛇。强风吹开了牢门,散乱了他的头发,鼓荡起他的衣衫,将案上的诗稿吹得满屋飘飞,他兀自目运神光,浑然不觉。天地间的正气、先贤们的正气仿佛流转灌注到了他四肢百骸、关关节节!

啊,古今的无穷雄文宝典,在这儿都要黯然失色。这不是寻常诗文,这是中华民族的慷慨呼啸。民族精魂在历史发展的紧要关头,常常要推出一些人来为社会立言。有时它是借屈原之口朗吟“哀民生之多艰”有时它是借霍去病之口朗吟“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一次,便是借文天祥之口朗吟《正气歌》。歌之临空,则化为虹霓;歌之坠地,则凝作金石。五岳千山因了这支歌,而更增其高;北斗七星因了这支歌,而益显其明;前朝仁人因了这支歌,而大放光彩;后人志士因了这支歌,而脊梁愈挺。至此,文天祥是可以“求仁得仁”、从容捐躯的了,他已完成在尘世的使命,即将跨入辉煌的天国。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写完最后四句,文天祥掷笔长啸。室外,滂沱大雨裂天而下,夹杂着摧枯拉朽的电闪雷鸣,天空大地似乎将要崩裂交合了。天祥凝立不动,身形俨如一尊山岳! 课堂巩固训练

1.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縻(jī) 日(yì) 北(chān) 巡徼(jiào) B.祸(shū) 毁(dǐ) 邻(pí) 邂逅(ɡîu) C.自度(dù) 骂(ɡîu) 绅(jìn) 愧怍(zuî) D.得间(jiān) 二阃(kǔn)捕系(xì) 波(jīnɡ)

答案:A B“逅”应读hîu;C“度”应读duï;D“间“应读jiàn。 2.选出与例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句( ) A.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B.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C.计不施

D.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

答案:C 例句和C项中的“靡”都解释为“无,没有”A项中的“靡”解释为“散乱,倒下”B项中的“靡”解释为“后退,退下”D项中的“靡”解释为“浪费” 3.下列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扬州,过瓜洲扬子桥 劳苦功高如此 B.得间奔真州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C.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 风吹草低见牛羊 D.吕师孟叔侄为逆 罟不入洿池

答案:C 同“现”,呈现,显现。A./像;B.间隙,机会/空隙;D.列举罪状/密。 4.下列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 资政殿学士行 B.至通州,几以不纳死 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C.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D.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 教以慎于接物

答案:A 凭„„的身份。B.因为/把;C./用来;D.来,表修饰/用。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除:解除 B.国事至此,予不得爱 爱:吝惜,舍不得 C.予更欲一觇 觇:窥视、观察 D.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余志焉 悲:思念、同情 答案:A 除:授予(官职)。

6.下列句子的句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 A.予羁縻不得还

B.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C.死生,昼夜事也 D.为巡船所物色

答案:C C为判断句,其余为被动句。 7.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1)呜呼,死生,昼夜事也。 世所堪。痛定思痛, 2)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3)人生自古谁无死, 4)臣心一片磁针石,





`



` `









` ` ` `





`,非人

答案:1死而死矣 而境界危恶 层见错出 痛何如哉 2天高地迥 号呼靡及 3留取丹心照汗青 4)不指南方不肯休 课后强化作业 课内挖潜

一、阅读下列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北虽貌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

末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中兴机会,庶几在此。留二日,维杨帅下逐客之令。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解除 B.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料想 C.予更欲一觇 :窥视 D.北亦未敢遽轻吾国 :立刻 答案:A :授予官职。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归而求救国之策

②北驱予并往,不在使者之目 B.①以资政殿学士行 ②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

C.①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 ②以至于永嘉

D.①予自度不得脱,直前诟虏帅失信 ②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答案:B A,前者连词,表承接;后者连词,表转折。B项,都是介词,凭借„„(身份)C项,前者介词,在;后者介词,到。D项,前者副词,于是,就;后者副词,却。 3.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义和其现代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从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B.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C.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D.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

答案:C 都是指假和真,泛指内部情况。

4.关天这部分文字的段落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1段,述说出使的背景。

B.2段,叙述在元军营不辱使命,捍卫民族尊严的经历。 C.34段,写北行途中逃脱的行程。 D.14段重在抒情。

答案:D 重在“记叙”。

5.对《指南录后序》一文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指南录后序》是文天祥为自己的诗集《指南录》写的序文。 B.诗集命名为《指南录》,取“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之意,表达了作者心指南宋、冒死南归的爱国之情。

C.由于在这篇序文之前作者已经写过一篇《自序》,所以把这篇序叫做“后序”。 D.本文叙述和抒情相结合,前面四段以叙述为主,间或抒情,第五段以议论为主,又历数了种种危险的遭遇。

答案:D 第五段以“抒情”为主。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译文:



































2)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译文:

答案:1)列举吕师孟叔侄的叛国行径,只想他们杀死我,不再考虑个人的安危。(2没有办法,我改名换姓,隐蔽行踪,在荒野里奔走,在露天下歇宿,每天同元军的骑兵在江淮一带你追我躲。


课外拓展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2题。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十年,改知赣州。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其友止之,天祥曰:“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尽以家赀为军费。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北至镇江。天祥夜亡入真州,展转至高邮,泛海至温洲。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然犹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7.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对付的策略) ..B.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养活,抚养) ..C.吾深恨于此(非常遗憾) ..D.天祥临刑殊从容(沉着镇静) ..

答案:A 对策:对答皇帝有关政治经济的策问。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见故相江万里 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B.君其勉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C.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 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 D.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

失其所与,不知

答案:C A因:于是,副词/依靠,介词;B其:可要,句中表语气的副词,表示期望/词,这,代“越国以鄙远”这件事;C以:凭„„的身份,介词;D与:跟、和/结交,动词。

9.对下列各句中“之”字指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友止之(指代上文的“郡中豪杰”)

B.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指代上文的“张弘范”) C.召入谕之曰(指代前文的文天祥)

D.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指代上文的“言者”的进言)


答案:A 称代上文的“文天祥”。

10.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文天祥有“志节”的一项是( ) ①捧诏涕泣

②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 ③尽以家赀为军费

④左右命之拜,不拜

⑤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 ⑥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①⑤⑥ D.②③⑤

答案:B ①表现文天祥忧思国难;③表现文天祥舍家为国的义举;⑤表现文天祥“险象环生”的处境。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咸淳九年,文天祥任湖南提刑时遇见旧相江万里,谈及国家大事,江万里容色改变,认为改变社会状况的责任大概在有志节的文天祥身上。

B.德祐元年,元军进逼愈急,皇上下诏召天下起兵帮助朝廷抗敌,文天祥“发郡中豪杰”响应,有众万人,并倾尽家财为军费,领兵入卫。

C.德祐二年,文天祥奉命赴元朝都城跟元丞相伯颜谈判时据理力争,遭到元方的扣押,被带到镇江,后来趁夜色逃离,最后来到温州。

D.至元十五年,元将张弘范兵突至,文天祥在五坡岭被执。崖山被攻破后,文天祥被送往京师。元人百般劝降,他坚决不屈服,最后从容就义。 答案:C “元朝都城”应为“元军军营”。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 译文:

















2)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译文:



















答案:1)希望天下有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的忠臣义士。(庶:希望。“将有闻风而起者”定语后置)(2(张弘范的)侍从命令文天祥跪拜,(文天祥)不跪拜,张弘范于是用对待宾客的礼节接见他。(注意补出省略的定语、主语) 参考译文: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他二十岁考取进士,在集英殿奏对策论。皇帝亲自选拔他为第一名。咸淳九年,被起用担任湖南提刑,于是见到了前任宰相江万里。江万里一向认为文天祥的志向节操奇异,谈到国家当前局势,江万里神色严肃地说:“我老了,观察天时人事都会有巨大改变,我观察过很多人,世上的重大责任,应该落到你的身上吧?你一定要好好努力啊。”咸淳十年,改到赣州做地方官。德祜初年,宋军的长江防线全线崩溃,朝廷下诏让各地组织兵马尽力辅助国事。天祥手捧诏书大哭,组织郡中豪杰之士,有几万人之多。事情传出去后,文天祥以江西提刑安抚使的身份奉诏入京护卫。他的朋友劝阻他,文天祥说:()只是(想到)国家养育臣民三百多年,现在情况紧急,征用天下的兵士,竟然没有一兵一卒入关效命,我对此深感遗憾。所以才不自量力,以身作则,希望天下有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的忠臣义士。”文天祥立即捐献全部家资充当军费。第二年正月,文天祥被授官临安知州。不久又授官右丞相兼枢密使,到元军中请求议和,在皋亭山


与大元丞相伯颜据理力争地谈判。伯颜大怒,扣留了文天祥,押解向北直到镇江。天祥趁夜逃到真州。又辗转逃奔高邮,渡过大海到达温州。至元十五年(1278)十二月,到达南岭。文天祥正在五坡岭吃饭,张弘范的兵突然来到,文天祥仓皇出逃,千户王惟义上前抓住了他。文天祥被押到潮阳,见到张弘范,(张弘范的)侍从命令文天祥跪拜,(文天祥)不跪拜,张弘范于是用对待宾客的礼节接见他,文天祥与元军一起进入崖山,张弘范让文天祥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保卫自己的父母,却教唆别人背叛父母,这可能吗?”张弘范还是坚决要求他就范,文天祥于是写下《过零丁洋》给他。崖山被元军攻破,张弘范派人护送文天祥到京师。天祥在燕京一共住了三年,元世祖知道他最终也不会屈服,就召见他并对他说:“你(到底)想要怎样?天祥回答:“我蒙受大宋隆恩,身为宰相,怎能侍奉他人?只希望陛下能赐我一死就足够了。”但是元世祖还是不忍心,马上就让手下人带领他退回去了。谈论这件事的人极力赞同答应文天祥的请求,(元世祖)就答应了。文天祥临刑时非常镇定,对押解的卒吏说:“我的使命完成了。(于是)向南方叩拜而死,终年四十七岁。

13.把下面的句子画横线的部分变成整句。

度过了讨饭的童年生活和在财东马房睡过觉的少年时代,青年时候又在深山老林里打过短工,他简直不知道世界上什么叫困难。 答:

















答案:他童年时候讨过饭,少年时候在财东马房里睡觉,青年时候又在深山老林里打过短工。 14.按照下面画线句子的句式,仿写两个句子。

心正则笔直。宋代的民族英雄文天祥,一片丹心,不指南方死不休,写下了气贯长虹、豪情万丈的《正气歌》。 答:

























答案:战国的爱国诗人屈原,枉遭放逐,仍心系楚国,写下了忧愁幽思、感天动地的《离骚》宋代的抗金名将岳飞,精忠报国,一心收复失地,写下了情真意切、壮怀激烈的《满江红》15.请你就下述材料写一则不少于80字的新闻点评,要求观点明确,并阐述理由。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日前,沈阳市数万名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和学生一起参加了期考试在此之前,该市八千多名高中专任教师和学生一起参加了市教研室统一组织的教学质量检测。近日,沈阳市教育局作出决定,教学质量检测的对象不再只是学生,要扩大到教师层面,并将考试作为对教师评价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答:





































答案:参考示例1(反对型)考试成绩作为重要指标来衡量老师是不科学的。考不好的老师也有可能是好老师,因为,专业素养、敬业精神、师风师德„„评价教师素质高低的标准还有很多,以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师的业务水平只能把老师导向应试教育的死胡同。

参考示例2(赞赏型)考试成绩作为重要指标来衡量老师是一种新的创意。因为,教师不能只教不学,而将考试作为对教师评价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将有效促进教师的自我学习提高。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4e9dee90f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45.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