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40) 科学的含义》,欢迎阅读!
(40) 科学的含义
林 坚(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副编审)
在古印度的梵语中,“科学”一词是指“特殊的智慧”;在古拉丁语中,“科学”泛指“知识”和“学问”。在英语词汇里,science(科学)是natural science(自然科学)的简称。但science的拉丁文原词scientia(scire,学或知)的意思与德文的wissenschaft最为接近,后者指一切有系统的学问或知识,不但包括自然科学,而且包括社会科学和人文类学科。德国人就习惯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来概括后两者,并将整个科学分为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汉语的科学是从日文中的汉字而来,意为“分科之学”。
就科学的外延来看,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三大门类。从这三大门类科学与现实世界(包括人的心灵“小宇宙”)的关系来看,自然科学主要是以求取自然世界的“本真”为目的的描绘性的科学(描绘一个现实的宇宙世界图景),社会科学主要是以求取社会秩序的“至善”为目的的建构性科学(建构一个合理的社会经济、政治秩序),人文科学主要是以求取人的心灵“完美”为目的的超越性科学(超越人的动物性存在,描绘文化图景)。对现代科学体系构成的这种认识,为我们避免将科学实证主义化,进而从“两种文化”(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僵硬对立中走出来开辟了道路。
在中国,对“科学”一词主要是从自然科学的意义上来运用。 总的来看,对科学主要有以下几种认识:
(1)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这是自19世纪以来的一种传统看法,也是被多数人所采纳的一种观点。《辞海》中
①
这么定义:“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实践经验的结晶。”这一观点强调科学不是零散的知识,而是这些知识单元的内在逻辑特征和知识单元之间的本质联系被揭示后建立起来的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尚未纳入一个连贯的系统中去的零散的知识的汇集不能形成科学,当有目的地搜集事实和描述达到了能把它们纳入概念的系统中、理论中去的水平时,知识才能变成科学的知识。
(2)科学是知识加工的动态过程。这种观点认为,把科学仅仅描述为知识体系还不能刻画科学的许多本质特征。科学不是一种静态的知识,而本质上是一种探索活动,知识并不是科学,而是科学的产物,科学创造知识,但不是知识本身。科学的本质是一个认识过程、创造过程。因此,科学应该主要表现在思考、研究问题,离开了研究,科学就失去其意义了。
(3)科学是信念和约定的观点。这是由于随着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科学家集团的日益壮大和社会功能的日益突出,科学更多地表现为人的主要创造活动,而提出了这种观点。把科学理解为信念和约定,突出了科学作为一种人的活动。库恩认为,科学是科学共同体按照其成员公认的信念所进行的研究活动,而约定论者更多地强调使科学家普遍承认和共同遵循的科学理论的标准问题,认为一个科学理论能够使人有效地进行活动,就是一个好理论,而简单性、精确性等应当是科学必须具备的条件。
(4)科学是一种人类活动。贝尔纳指出,现代科学的主要形相包括: “一种建制”:“科学作为一种建制而有以几十万计的男女在这方面工作”,是一种社会职业; “一种方法”:科学家采用一整套程序性和指导性的思维规则和操作规则,运用这套方法取得科学成果; “一种累积的知识传统”:科学的每一收获,不论新旧程度如何,都应当能随时经受得起用指定的器械按指定的方法对指定的物料来检验;“一种维持或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导致生产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一种重要观念来源”:科学是“构成我们诸信仰和对宇宙和人类诸态度的最强大的势力之一”,科学知识必然反映出当时一般非科学的知识背景,受到社会的、政治的、宗教的或哲学的
②
观念的影响,反过来又为这些观念的变革提供推动力。
近年来,科学活动论的观点逐渐被人们接受。即把科学看做是一种重要的人类活动:首先,科学表现为一种社会建制,从事新知识生产的科学工作者被社会地组织起来,服从一定的社会规范,为达到预定的目的而使用种种物质手段和周密制定的方法;其次,科学是人类特定的社会活动的成果,表现为发展着的知识系统,是借助相应的认识手段和方式生产出来的,构成当代观念和文化的重要方面;最后,科学活动是整个社会活动的一部分,它与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相互作用,现代科学活动与生产活动有着密切关系,科学活动是生产活动的准备和手段,由于知识并入生产过程,知识转化为直接生产力。
科学实践哲学对科学提出了新的解释,主张科学实践哲学的学者,如吴彤认为应当把科学活动看成是人类文化和社会实践的特有形式,科学实践哲学是“通过对人类科学实践活动和过程的深刻理解而把一种理论优位(theory-dominance)的科学哲学转变为实践优位(practice-dominance)和活动优位( action-dominance)的科学哲
③
学。”他们认为科学不是描述和观察世界的方式,而是操纵并介入世界的方式。科学家不是对所看到的东西作中立的记录,而是以感兴趣的方式直接介入科学实践的活动。因此,人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才能实现,科学知识的性质直接取决于构成它们的情境条件的性质。
科学的内涵表现在四个方面: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①②
《辞海》,399页,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英]J.D.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 6~27页,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 ③
吴彤:《科学实践哲学发展述评》,载《哲学动态》,2005(5):41。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3e0868f6529647d272852f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