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告状”背后的故事——浅析幼儿告状行为的教育价值与教育反思》,欢迎阅读!
“告状”背后的故事
——浅析幼儿告状行为的教育价值与教育反思
【摘要】
幼儿告状行为是幼儿园每天都会频繁出现的一种行为,也是幼儿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4-5岁幼儿一般会因为寻求帮助、检举他人和表现自己而向教师发起告状,教师则应该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告状,给幼儿加以适当的引导,从而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
告状;幼儿告状行为;幼儿教师
上学期,我来到了一个新的中班,这是我第一次带中班,这个中班比较特殊的是男生占了很大的比例。在几个月的带班过程中,我发现,幼儿的告状行为是我在组织幼儿一日活动过程中处理的最多的行为之一,每天的幼儿园生活中,总是不停地有幼儿跟我们三个老师告状,幼儿一次次的告状让我感到很困惑,他们对告状为什么总是乐此不疲?幼儿的告状行为对其自身的发展和教师的教育教学会有什么样的影响?这种行为的背后是否又隐藏着教育价值呢?……
带着实践中一系列的困惑,我了解了相关的理论研究。据一些调查资料显示:幼儿园每天约有60%的幼儿向老师告状,有的每人每天告状次数达5次之多。已有的相关研究一般都认为,幼儿告状行为的发生发展受其生理心理特点、后天社会文化环境及成人教育教养方式的共同影响。大量告状行为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教师的正常教学工作,而且,往往会因教师处理不当影响幼儿心理的发展、健康人格的形成和社会技能的提高。
为了探究幼儿告状行为背后的原因以及它所产生的影响,我在平时的带班过程中也注意观察幼儿的告状行为,试图获得自然状态下幼儿的告状行为。通过观察积累的一些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寻找幼儿告状背后所隐藏的教育价值。
案例1-1:嘟嘟踩到我脚了
情境:大部分幼儿已经吃完早点,自己玩自己的,保育员张老师在扫地。 时间:9:15
过程:天天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朝张老师的方向喊去:“张老师,嘟嘟踩到我脚了。”嘟嘟立马对天天说:“对不起!”张老师听了边扫地边对天天说:“好了,他已经说对不起了。”两人相视一下又都玩自己的。
案例1-2: 阳阳说要吃我的头
情境:午睡起床后,陆老师在检查小朋友的衣服,张老师在帮女孩子梳头,其他小朋友们在听故事。
时间:14:40
过程:可可从座位上走到陆老师旁边:“老师,阳阳说吃我的头。”陆老师边走边说:“恩,待会我要找他谈话的。”可可听了我的话回自己座位了。过了一会儿,贝贝又从座位上走过来对陆老师说:“阳阳说吃我的头”。陆老师向阳阳说:“你这样说是很不礼貌的行为”。阳阳看着严肃的陆老师,抠着手指头,不语。
以上两个案例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是再常见不过的了,在第一个案例中,原告因为被告踩了他脚,便采取了诉苦这种以他人为导向的策略向教师告状。被告对自己的过失行为立即道歉,教师也顺势给了适度的安慰,作了积极的反馈。此类告状行为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幼儿自身判断能力有限,分不清同伴行为中哪些是故意而为,哪些是不小心而致,从而对教师产生了依赖心理,不管大事小事均向老师报告。而在第二个案例中,原告告状的起因是自己被欺负了,这种欺负不是身体受到了侵犯,而是遭到了同伴语言上的攻击,他试图通过诉苦来达到寻求帮助的目的。这时的被告默不作声,教师作为仲裁者通过询问,有效地解决了此告状。不难看出,教师刚开始没有在意幼儿这种语言上的攻击,因为一般都会认为不会真
的吃他的头,但当第二个幼儿告同样的状时,教师立即给予了处理。
总结上面两个案例我们可以发现,这两个案例都是与自我利益受到侵犯之后的求助型的告状。这几个幼儿的告状行为首先表明幼儿对教师是信赖的,愿意与教师发生互动,这无疑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师幼关系。同时,幼儿在教师对告状事件处理的过程中,会逐渐认识到如何与同伴相处以减少冲突,从而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幼儿逐渐习得人际交往的技能。而另一方面,通过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其实这些冲突都是比较小的冲突,幼儿完全可以自己解决,但却没有自己解决,而是求助了教师,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幼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对教师的正常工作造成负面的影响。如果教师对此不给予足够的重视,任其自由发展,则会在无形中使幼儿争相模仿,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告状。
案例2-1: 他口袋里有雪花插片
情境:区角游戏时,有的玩拼图,有的玩橡皮泥,有的玩走迷宫,有的玩雪花插片。陆老师一声令下“收玩具”,小朋友们便忙开了。
时间:15:40
过程:天天走过来对胡老师说:“飞飞的口袋里有雪花插片!”陆老师走到飞飞面前伸出手,飞飞便把雪花插片递给了陆老师。这时,陆老师拿着雪花插片对飞飞说:“你拿这么一片有什么意思呀?所有的雪花插片放在一块儿玩才有意思,对不对?”毛毛点点头,上了座位。
案例2-2:刚才奇奇捏可可的脸
情境:陆老师的美术活动进行到了幼儿自由创作的环节,小朋友已经坐在了桌子旁,张老师在帮着分发白纸和画笔。
时间:9:35
过程: 贝贝向张老师的方向喊了一声:“刚才奇奇捏可可的脸。”陈老师转头朝贝贝那桌看了一眼,可可望着张老师,奇奇则双手抱在胸前诡秘地笑着。张老师见没什么伤害,继续分发白纸和画笔。
第一个案例发生在游戏活动中,原告检举了被告私藏物品的行为。教师在这里起到了很好的仲裁作用。有效地解决了事,保护了被告的自尊心。而第二个案例发生在教学活动中,当同伴的利益受到侵犯时,原告作为冲突事件的第三者向教师发起了告状。当教师转头发现受害者没有受到严重的伤害以及被告以笑来回应原告的告状时,对此告状采取了冷处理,继续进行手头上的事情,此告状也因此而自行结束。
总结以上两个告状的案例,原告通常会被归入“爱管闲事”的行列,这样的告状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其实是有利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的,虽然现在社会上很多的人遇到问题都会采取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但是幼儿的这种告状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幼儿形成乐于助人等良好品质和道德责任感形的成,有助于激发幼儿对同伴关心、友好的行为。然而过分的告状也会给幼儿的心理发展产生负面的影响,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他们团结、合作友善等个性心理的形成和发展。
案例3-1:康康把痰吐到地上
情境:今天的午点是面包和西瓜,小朋友们围坐半圆安静地吃着点心。 时间:15:20 过程:豆豆:“老师,康康把痰吐到地上。”张老师对康康严肃地说:“你还讲不讲卫生啊,用纸把它擦掉。”康康低着头跑到桌柜里去拿卷纸。
案例3-2:老师,小裴把书卷起来了
情境:陆老师组织的语言教学活动进行到了最后一个环节,小朋友在自由看书。 时间:10:05
过程:可可从从座位上走过来:“陆老师,小裴把书卷起来了。”陆老师:“小裴,怎么能把书卷起来呢,要爱护自己的书呀。”听到陆老师的声音,小裴随即把卷起来的书慢慢地摊开来。同时,陆老师也摸着可可的头说:“你也上座位吧”。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3656e101b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8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