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个人生平

2022-06-26 14:04:15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苏轼的个人生平》,欢迎阅读!
苏轼,生平,个人
苏轼的个人生平



公元103718日,苏轼生于眉州眉山。苏轼的父亲,《》里提到的十七,始发奋“”。苏洵发奋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接受良好的,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成就。

1056(嘉祐元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获得主考官的赏识,却因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

1061年(嘉祐六年),应中,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签书凤翔府判官。其母在家乡病故,1069年(熙宁二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 平和世界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又因其思想保守且带有倾向性,很不同意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从此,苏轼终其一生都对等变法派存有某种误解。

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山东诸城)、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政绩显赫,深得民心。[1]

1079年(二年),苏轼到任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以文字毁谤君相的入狱,史称“”

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今湖北市)团练副使(官阶)检校水部员外郎。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冷,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和《》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


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要南返常州时,神宗。一带水网交错,风景优美。他在常州居住,既无饥寒之忧,又可享美景之乐,而且远离了京城政治的纷争,能与家人、众多朋友朝夕相处。于是终于选择了常州作为自己的终老之地。

即位,高太后以哲宗年幼为名,临朝听政,重新被启用为相,以为首的新党被打压。苏轼复为朝奉郎知登州()。四个月后,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不久又升学士知制诰(为皇帝起草诏书的秘书,三品),知礼部贡举。

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所谓旧党与新党不过,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他对旧党执政后,暴露出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抨击,由此,他又引起了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于是又遭陷害。

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的身份,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也就是著名的“”

苏轼在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但1091年(六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因为政见不合,外放(今市治) 1093年(元祐八年)高太后去世,哲宗执政,新党再度执政,第二年6月,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再次被贬至(今广东市)1097年,苏轼又被再贬至更远的儋州(古名单耳)(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4])为古代儋州的文化教育做出卓越的贡献。据说在宋朝,放逐是仅比罪轻一等的处罚。后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安置。1101年(三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于1101824日(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卒于(今属)。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享年六十六岁,南宋孝宗赐谥号文忠(公)。故有历典八州,行程万里。的荣誉之称。为何选择葬在汝州呢?这是因为苏洵早有宿愿要迁居洛阳,经行天下爱嵩岳,遂欲买地居妻孥所以苏轼遵从父言,遗命把他葬于嵩山下:公始病,以书属辙曰:即死,葬我


嵩山下,子为我铭。’”再则,当时苏轼全家的经济条件也很窘迫,其子在苏轼过世之后,只有去颍州投靠为生。东坡以病殁于晋陵,伯达、叔仲归许昌,生事萧然。公(指苏辙)笃爱天伦,曩岁别业在浚都,鬻之九千数百缗,悉以助焉,嘱勿轻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2ffa0044b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9d.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