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案例反思

2022-03-28 03:19:37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最后一课》案例反思》,欢迎阅读!
反思,案例,最后
《最后一课》教学案例反思



案例简述:

学习《最后一课》时,我满怀信心来到了七十二班,一上课,我开始做进入文本的铺垫——介绍背景、唤起体验。我谈都德,谈普法战争,然后又满怀激情的谈起中国的抗日战争,觉得学生的情绪调动做完后,我让学生阅读文章,自由谈谈读后感,但学生却显得很压抑,没有人主动谈,甚至老师挑到也没有激情。第三节,七三班的这节课我改变了做法:上课后,我说:“同学们,让我们静静地、细细地来阅读小说《最后一课》”他们开始阅读,学生异乎寻常地安静、认真。读完后,我又让他们闭上眼睛,假设自己是小弗郎士,再经历一次“最后一课”,然后,让学生自由谈心情、体会、感受和困惑,学生们异常活跃积极。



案例分析

两节课的构成相差无几,但课堂气氛迥然不同,效果也应该是有很大的差别。七十二班的语文成绩向来优于七三班,且十二班学生上课发言的积极性总是比七三班高,但这节课的阅读效果却刚好相反。什么原因?很显然,七十二班学生进行的阅读是无效的。



对策及反思

什么样的阅读是有效的阅读?

我想,也许应该是自主的、完整的、真实的阅读吧。

真实的阅读应该是学生的阅读。阅读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因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阅读中的发现首先应该是学生自己的发现,而不是教师的发现。在第一节课中,我自以为精心设计的导入,实际上只是我体验感受的的结果,并非是学生在阅读中实际的、自主的、自然产生的一种心理感受,所以反而给学生的阅读过程造成了一种被动的强制性的外在环境,给学生的阅读思维编织了一个樊笼。整堂课下来,不是教师服务于学生这个主体,而是学生围着教师的发现在不停的猜测。学生的读,是为了去附和教师设计的情境。课堂的中心和阅读的主体,已经不可逆转的由学生转向教师,这和“尊重学生主体”完全背道而驰,主体错位了,于是,一切都错位了。

真实的阅读应该是独立的阅读。反思我们自身的阅读,有多少是在别人的干预下进行的?真正意义的阅读,应该是独立自主的,是“阅读者、作品、写作者”之间的对话和思维交流。这三边构成一个相对完整与和谐的思维环境。阅读时,读者和作者的灵魂借助文字发生碰撞,产生“主体间对话”——真实的读者与完整的作品。如果太多的加入教师的干涉,学生阅读的就是教师版的作品:学生思考的就是教师指出的,学生感悟的就是教师暗示的,学生欣赏的就是教师赞美的。

真实的阅读应该是完整的阅读。真正的阅读应该遵循从无到有、由浅入深、自表及里的规律,有一个自然流畅的完整过程。而教师精心设计的情境氛围,并不一定符合学生的阅读感受实际,这大大缩短了学生的感受过程,直接将阅读有可能得到的最深、最高的结果呈现了出来。学生在不了解作品的情况下被迫接受,于是拼命猜测教师的心思,从而限制了自我思维。

由此可知:并不是所有的“教”都能促进学生的有效阅读。有些时候教师过分的、强势的“教”阻碍了学生充分的、直接的感受与思考,反而成了对阅读的一种束缚。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欣文学作品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作品的思想情感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这些都要求教师必须重新审视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应当“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它需要我们对教师介入的程度、方式和时机作出新的选择。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2f1095f53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1c.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