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唐诗所表现的音乐之美

2022-12-12 22:10:1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品味唐诗所表现的音乐之美》,欢迎阅读!
之美,唐诗,品味,表现,音乐
品味唐诗所表现的音乐之美



语言的最初目的是用于交流,是一种声音符号,不单单直指对象,而且具有唤醒人们经验和联想的作用。而这种作用经过漫长的历史沉淀,成为了一种约定俗成的功能,因而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在理解诗歌语言表层涵义的同时,要注重诗歌语言的内在意蕴,本文就以经典唐诗为例,欣赏诗歌语言是如何表达音乐之美的。对于诗人来说,表达音乐不可能把音乐用乐谱那样写出来,而是利用诗歌语言调动读者想象和联想出来,不是一种调动,而是一种唤醒,是让读者经验重组构成一种全新的美好享受。



《听蜀僧浚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李白在蜀中长大,四川奇丽的山水培育了他壮阔的胸怀,激发了他的艺术象。《听蜀僧浚弹琴》一诗深沉、淳厚、蕴藉,于细微处落笔,灵动地展现了音乐之美。

首联用的名琴“绿绮”,相传是司马相如的琴名。僧人抱琴从峨眉山下来,下篇写得平静,给后文运势,未听琴音,先见名琴,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接着“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格调一变,情绪高涨。这里“一挥手”的潇洒,“万壑松”的深邃,历来为人称道。把琴音之美,与松涛阵阵联系起来,效果夸张,意境悠远,但由于是对仗结构,用词又平常,故有不着痕迹之效。素以宏大场景入诗的李白在这首诗中,追求内在的审美愉悦。接下来的“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更是把内在的感受形象化了,用了“高山流水”的典故,音乐能让人心领神会,遗响即琴声的余音,与薄暮时分的钟声交融。钟声是悠远的,留在心头的感受是永恒的,诗人在诗歌中不仅提示此为音乐之美,更在表现友谊之深。在尾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李白把对诗歌的旋律降下来,转向了宁静的景色,因为陶醉在音乐之中,不觉间天已转晚,因为沉浸于友情的美好,以至忘情于时间的流逝,这里的韵味是双重的,音乐的美妙于友情的浓重相得益彰。



《赠花卿》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杜甫的《赠花卿》于成都创作,是一首七言绝句。《杜诗详注》中说:“此诗风华流丽,顿挫抑扬,虽太白、少伯,无以过之”

首句“锦城丝管日纷纷”“丝管”指弦乐和管乐器具,“纷纷”本意是多而乱的样子,这里用来比状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乐曲,从人的听觉和视觉上通感,化无形为有形,准确、形象地描绘音乐的轻柔、靡靡的效果。接着“入江风”“入云”,承“日纷纷”,显其空间宏大高亢,此句两个“半”字,把音乐的美好拉到了半空中,仿佛乐曲笼罩于锦城上空,“半”字用得奇绝,使得诗歌意境高远。乐曲如此美妙,作者不禁慨叹:“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由描绘而直接抒情,从意脉来说,由隐而显,情绪提升,将乐曲之美提升到超越人间。两句之间,逻辑因果自洽,尾句不用陈述,而用反问,以微妙变化于统一之中,使得诗歌韵味更浓,不禁使人遐想,是什么样的音乐能有如此感染力呢?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此诗大约是李贺于元和六年在京城长安创作。李凭是梨园弟子,因擅长弹奏箜篌,名噪天下。以致于“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的地步。全诗想象丰富,色彩瑰丽,表达内容丰富,艺术感染力极强。在唐代诗歌中,表现音乐之美方面,无出其右。

诗歌的起句开门见山。“吴丝蜀桐”写出箜篌材质精良,衬托演奏者技艺高超。接着大段的描绘,从各个方面表达音乐的美妙。“空山凝云颓不流”,以实写虚,化用《列子 汤问》之典,王勃在《滕王阁序》中也化用为“纤歌凝而白云遏”移情于物,音乐十分吸引人。“江娥” 素女”啼哭悲愁,然后引出“李凭中国弹箜篌”交代演奏者姓名并交代演奏地点。前四句,写人,写琴,写声,一前一后,穿插自如,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

五、六句正面写乐声,特色鲜明,“昆山玉碎凤凰叫”以声写声,箜篌乐曲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2c8fe1ac1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f0.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