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惠崇春江晚景的诗意》,欢迎阅读!
惠崇春江晚景的诗意
惠崇春江晚景的诗意 【惠崇春江晚景】 作者:苏轼 原文: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注释:
1、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陽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能画。【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钱钟书【宋诗选注】中为“晓景”。诸多注本,有用“晓景”、有用“晚景”,此从【东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用“晚景”。这两诗是作者元丰八年春天在靖江欲南返时江边情景的写照。
2、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3、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4、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5、上:指逆江而上。 诗意: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
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
绝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赏析:
惠崇是个和尚,宋代画家。这首诗是苏轼题在惠崇所画的【春江晚景】上的。惠崇原画已失,这首诗有的版本题作【春江晚景】,现已无从考证。
画以鲜明的形象,使人有具体的视觉感受,但它只能表现一个特定的画面,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一首好诗,虽无可视的图像,却能用形象的语言,吸引读者进入一个通过诗人独特构思而形成的美的意境,以弥补某些画面所不能表现的东西。
这首题画诗既保留了画面的形象美,也发挥了诗的长处。诗人用他饶有风味、虚实相间的笔墨,将原画所描绘的春色展现得那样令人神往。在根据画面进行描写的同时,苏轼又有新的构思,从而使得画中的优美形象更富有诗的感情和引人入胜的意境。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此时河豚正是上市的好时节,可以在市场上销售了。
好的题画诗,既要扣合绘画主题,又不能拘于画面内容,既要能再现画境,同时又能跳出画外,别开生面,离开绘画而不失其独立的艺术生命。苏轼这首诗可以说做到了这一点。诗的前三句咏画面景物,最后一句是由画面景物引起的联想。整首诗又如同诗人即景言情,当下所得,意象妙会而自然。说前三句再现画境,其实两者也不全然等同。
2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2352a26ed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