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出塞》教学设计(带反思)

2022-09-29 20:12:1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古诗《出塞》教学设计(带反思)》,欢迎阅读!
出塞,古诗,教学设计,反思,小学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小学古诗《出塞》教学设计(带反思

教学目标】

1、结合课后注解及工具书,自学古诗,了解古诗大意。 2诵读古诗,读悟结合,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受诗歌彰显出的博大人性美。 3、课内外相结合,激发学生对唐诗的兴趣以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课前预热〗 读《静夜思》,抓住明月的意象,请学生结合自身感受,谈谈想家的感觉。 一、初读古诗,了解古诗大意 1、导入《出塞》,板书课题,解题,了解塞的意思,汇报朗读。 2、简介当时的历史背景

我国在秦、汉时代便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侵。匈汉的战争自秦起,至汉,至唐,一直没有间断,在阴山一带,匈奴据此而常常入侵中原。 3、看到边塞,你想到什么?

大漠、烽烟、长城、黄沙(自然环境艰苦)

4、现在谁能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学生谈、齐读。教师小结:我们是怎么初步读懂古诗的?小结初步读懂古诗的方法。(板书:边关) 二、感悟诗意,体会诗人情感 1、自由读诗,注读,初步理解诗意

2、诗中有一个词,高度概括了当时,边塞戍边的事,你能找到这个词吗?(万里长征)

3、为什么征人戍边叫万里长征呢?(边塞远;时间长) 4、你还从哪里看出时间长?(人未还)

5、出边塞戍边的征人,为什么不见回家呢? (小组讨论)战事频繁终老边塞 战死沙场

6、自古来,是多少时间呢?自秦汉以来,边关战事频繁,征人死伤无数: 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 7、指导读这两句诗

这是叙事,告诉我们征人不能回家的事实,该怎样读呢?(凝重) 从这句诗中,你还读到了什么?(同情征人)该怎样读呢?(同情) 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征人战骨埋荒外白骨乱蓬蒿 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亲人望穿双眼,哭断心肠 指导读

8、面对着这样的征人的生活,你想说什么? 对征人: 对战争:

9、所以诗人这样写到: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指导读出自豪与勇敢

没有战争(渴望战争平息,征人回家)

如果有像李广这样的将军,匈奴就不敢度过阴山,侵我边疆,这样征人就能早

1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日回家,这是诗人的渴望,这是诗人对和平的渴望。 指导读出渴望和平的憧憬

整体读全诗。然而,战争停止了吗?是啊,没有,但历史却留下了王昌龄的《出塞》,一个良知者渴望和平、关爱所有生命的最强音。屏幕出示《出塞》全诗,学生齐诵全诗。 三、结课升华

四、课内外结合,学习古诗 教师印发诗歌《和平颂》,课后自学,朗诵。 【板书】 出塞

边关 对英雄的渴望

征人 父母 妻子 孩子 对和平的向往 《出塞》教学反思

《出塞》一课的教学,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1古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古诗,不能限于对古诗字面意思的理解和诗句意思的疏通,更应引导学生在历史文化背景下对古诗的思想感情加以理解感悟。《出塞》的教学,我力求将其放在一个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引导学生解读,帮助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诗歌的内在感情。

2、创设意象、营造意境。诗歌是一门艺术,对于诗歌的意象的创设和意境的营造,本节课做了一些尝试。如本课的导入,借《静夜思》导入,抓住睹月思乡中的明月,联系《出塞》中的明月,在本节课创设出明月意象,古人是望明月而思亲人啊,那么征人望着那从秦到汉一直高悬的明月,心中当作何感想?再如,本诗意境雄浑苍凉,发千古感慨,如何让学生感悟并走进诗歌的呢?我在教学中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解读感悟诗歌的前两句,当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中所包蕴的巨大历史悲怆、无限深沉叹息的时候,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呼喊才那么震撼人心,对诗歌的苍凉意境学生也就有了初步的领略。

3、读悟结合,体味诗情。以前两句诗的教学为例,我引导学生从征人和亲人两个方面感悟,力求做到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如引导学生从征人角度感悟时,在学生初读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后,我引导学生感悟:征人在边关的生活可能是怎样的?在学生悟到征人们一个朴素愿望回家后,教师再引读这两句诗,这样,学生对这两句诗的体会就更深入了一个层次。 4、以诗解诗,促进感悟。《出塞》的前两句写得高度凝练,没有涉及征人具体的生活事件,这对学生理解征人的困苦生活有较大困难。为了突破难点,本课教学做了大胆尝试,补充诗助读,通过对补充诗歌的理解实现对前两句诗的理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5注重抓住情感的共鸣点。古诗所表现的生活离学生的生活太远,学生较难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为了帮助理解诗歌,《出塞》教学中,我抓住人人思家这一情感的共通之处,从李白思乡到自己思乡的感觉,进而理解有家不能回无家可归永远永远不能回家的感觉,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在感情。

但本课的教学教学环节不够简洁,有拖沓感。例如第一句诗的教学教学节过于繁杂,课堂教学的效率体现不足。此外,在具体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语言单调、贫乏,这些都是今后教学中应该检讨改正的。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22f2247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ff.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