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唐诗精华下白居易诗二首放言五首其三教案沪教版五四制

2022-12-08 13:18:1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七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唐诗精华下白居易诗二首放言五首其三教案沪教版五四制》,欢迎阅读!
二首,白居易,放言,上册,其三


《放言五首(其三)

教学目标

1、正确把握字词义,熟读成诵。

2、了解以议论为诗的表现手法及其典故在诗中的作用。

3、领会诗人所表达的观点——对人、对事要得到全面的认识,必须经过时间的考验,要从整个历史去衡量、去判断。

教学重点:正确把握字词义;领会诗人所表达的观点。 教学难点:了解以议论为诗的表现手法及其典故在诗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写作背景

这诗是白居易在被贬为江州司马赴任途中所作。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因得罪了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元稹在江陵期间写了五首《放言》诗表示自己的心情:“死是老闲生也得,拟将何事奈吾何”(其一)“两回左降须知命,数度登朝何处荣”(其五)。过了五年,白居易也被贬为江州司马。这时元稹已转官通州司马,闻讯后写下了充满深情的诗篇:《闻乐天授江州司马》。白居易在贬官途中,风吹浪激,感慨万千,也写下五首《放言》诗奉和。 二、整体感知

1、朗读全诗,读准字音。 2、借助工具书,读懂文本。

决——判断、决断 (孔子不能决也) 狐疑——怀疑 (满腹狐疑) 向使——假如、假使 三、赏析诗歌

1、诗中共举了几个例子?

试玉、辨材(正面) 周公、王莽(反面) 2、作者为什么要举这些例子?

这里通过正反说理,寓哲理于形象之中,最后告诉我们:对人、对事要得到全面的认识,都要经过时间的考验,要从整个历史的角度去衡量、去判断,而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结论。时间未到,要检验一个人的品质是很难的。




诗人借此安慰朋友,表达自己对历史的认识,同时发泄了自己内心的不平。这种以具体事物表现普遍规律,以通俗语言说出人生哲理没,真是小中见大,耐人寻味! 3、作者想借助本诗说明什么道理?

对人、对事要得到全面地认识,都要经过时间的考验,从整个历史去衡量、去判断,而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结论。 四、拓展延伸

再读全诗,为诗歌找一个能证明作者观点的事例。 五、课后作业 完成《学习单》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20c6961ab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41.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