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古诗理清高考古诗所有核心考点、核心题型

2022-09-24 01:12:1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一首古诗理清高考古诗所有核心考点、核心题型》,欢迎阅读!
古诗,核心,一首,理清,题型
一首古诗理清高考古诗所有核心考点、核心题型



对雪①杜甫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瓢弃樽无绿,

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②。【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②晋人殷浩典故,意思是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着字。 第一类:选择题

(编号:0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用“多”写“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用“独”写老翁的孤独处境,抒发了诗人的悲凉之情。B.“瓢弃樽无绿”一句写出了诗人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表现了诗人困居长安生活的艰苦。C.“炉存火似红”中的“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的情景,火光照亮室内,写出了诗人对温暖的渴望。D.第四联,诗人以殷浩自比,因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写着字,以此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离散的亲人深切牵挂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编号:0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呼应了题目。其中的“舞”字,形象地刻画了雪花随风飞扬的美丽画面。B.首联第一句“多”字,可见心情的沉重。下句一“独”字,可见环境的险恶。C.第四联使用晋人殷浩典故,表现了对国家和亲人的命运深切关怀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D.第三联中无中生有、以幻作真的描写,非常深刻地写出了诗人此时内心世界的隐秘。E.“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除传达愁情外,还暗示了诗人“愁坐”时间之长。 (编号:03下列选项中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诗中用“多”字写出“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和诗人沉重的心情;用“独”字写出环境的险恶,抒发了诗人的愁苦之情。B.颔联正面呼应题目“对雪”,暗示了诗人独坐斗室,从乱云欲雪一直呆到积雪风回。借这样的景写出了混乱而又充满危机的社会现状。C“瓢弃樽无绿”一句,“绿”属借喻手法,指的是酒,写出了诗人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表现了诗人困居长安生活的艰苦。D.本诗是在安禄山占领长安时写的,诗中的老翁贫寒交困,孤苦怜仃,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而又无从着力的感情。 (编号:04下列对这首诗颔联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联描述了长安黄昏时分从乱云低垂到风急雪紧的天气变化,暗示时间的推移。B.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描写乱云和飞雪的状态,表达自己在战乱之中内心的愤怒。C.侧面照应标题“对雪”,诗人独坐斗室,反复愁吟,从乱云欲雪一直到急雪回风。D.营造了一种冷清而萧索的氛围,为下文描写室内的景象和抒发诗人感情做铺垫。E.“乱云低”“风雪舞”又暗指社会的混乱动荡,有利于突出诗歌忧国忧民的主旨。 第二类:简答题 一.形象题(编号:05诗中的老翁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编号:06诗歌的第二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二.语言题(编号:07“炉存火似红”一句中的“似”用得很巧妙,请对其进行简要赏析。 (编号:08说说你对标题《对雪》中“对”的理解。 三.技巧题(编号:09二三两联,作者分别采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内心的感情的?请简要分析。(编号:10颔联在整首诗中起了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编号:11本诗


的颈联中,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分析其表达效果。 (编号:12结合全诗,分析颔联的作用。 四.情感题(编号:13本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编号:14诗中两次写到“愁”,请结合诗句分析“愁”的具体内容。 (编号:15这首诗是如何把个人之愁与国事之忧结合起来的?请分析说明。 (编号:16本诗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编号:01答案:C。解析:C项中“‘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

的情景,火光照亮室内”理解错误,这句诗是写炉火燃尽后主人公想象炉火熊熊燃烧的情景。模型归纳:此题侧重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理解诗歌含义,既要对诗歌整体把握,如题目、注释等都需关照,也要前后联系,更要抓住关键词语。此诗“炉存火似红”,从诗歌整体看,特别是联系注释提供的背景,可知是战乱之时,再联系上句“瓢弃樽无绿”的窘迫之状,特别是其中的“似”是“好似”“好像”之意,故可知此项表述误将想象当成了现实。

(编号:02答案:A。解析:该项“雪花随风飞扬的美丽画面”理解错误,应是寓情于景,刻画了雪花飞扬的烦乱场景,暗示了内心的烦乱焦急。模型归纳:此题考查手法及形象。选项中提到某种手法,需要特别注意。其一,注意“有没有”其二,注意“对不对”。另,诗歌中的景物“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但需结合诗歌整体,特别是背景等因素,正确判断“情语”。切忌断章取义、盲人摸象。 (编号:03答案:C。解析:C项“借喻手法”判断错误。“瓢弃樽无绿”一句中,“绿”不是借喻,是借代。需注意借喻是相似不相关,而借代是相关不相似。模型归纳:此题侧重考查诗歌手法。借喻与借代是辨析的难点。对容易混淆的手法要深入理解、合理辨别,如比喻与拟人、排比与对偶、借代与借喻等。

(编号:04答案:B。解析:B 项内心的愤怒表述不当,应该是内心忧虑、无奈。此项属于表达程度过重。模型归纳:对诗歌中情感的判断,需要注意:一“有没有”,防止选项对某种的情感的判断无中生有;二“对不对”,防止选项中把某种情感表述成另一种情感;三“偏不偏”,防止选项把某种情感表述得过重,硬性拔高。

(编号:05参考答案:①孤苦伶仃,贫寒交困。战乱中,老翁孤独寂寞,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以致于幻想炉火熊熊。②牵挂亲人,关注国事。“战哭多新鬼”见出诗人关注国事,最后一联写出了诗人对亲人的牵挂。③愁苦无奈,百无聊赖。诗人愁苦无奈,只好效仿晋人殷浩用手在空中划字,可见其愁苦无奈、百无聊赖。模型归纳:需遵循简答题六字答题规范:分条,概括,例证。分条,目的是言之有序;概括,目的是言之有理;例证,目的是言之有据。重要提示:语文试题中的几乎所有简答题,命题人都希望看到这样的答案: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地分析问题。

(编号:06参考答案:黄昏云乱、风急雪紧的景象。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描写飞雪的状态,表现自己在战乱之中内心的悲凉;同时呼应诗歌标题“对雪”,为下文描写室内景象和抒发诗人感情做铺垫,有利于突出诗歌忧国忧民的主旨。型归纳:题干中的“用意”一词,与“作用”“好处”“妙处”近似,可一并视之。“用意”一定体现在与系统其他要素的联系中,也就“用意”就是该要素对其他要素的影响。找对找全这种“影响”,就是答题的方向。“影响”涉及手法、内容、结构、情感。上面答案即使从四个方向作答——究其一点,多点联动。以上答案,即第二联对情感的影响、对思路的影响、对主题的影响。


(编号:07参考答案:“似”是“好似”“好像”之意。在荒凉的环境中,眼前出现了熊熊之火,通过一个“似”字,写出了作者的幻觉,表达了作者对家庭温暖、百姓和乐的强烈渴望,点明了作者生活的艰难。模型归纳:凡语言题,均需先点出含义,再做赏析。赏析,自然不能仅从一个角度赏析,应该呈现多角度、全方位的赏析。这“多角度”“全方位”就涉及内容、情感、手法、主题等诗歌要素。也即,对内容、情感、手法、主题等诗歌要素的影响,就是对词语的“多角度”“全方位”赏析。赏析句子亦同。

(编号:08参考答案:“对”的意思是“对着”,“向着”,暗示诗人独坐斗室,反复愁吟,从乱云欲雪一直呆到急雪回风,满怀愁绪,仿佛和严寒的天气交织融化在一起了。“对”字与诗的三、四句“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相应和,表达出忧心国事、亲人,烦乱无奈的情绪。模型归纳:思维模型同上。对“对”的理解,显然是指这个字对哪些要素有哪些影响。找对找全这些“影响”,就是完整的准确的“理解”。可从内容、结构、情感、主题、形象等角度分析。上面的答案即是“对”一词对内容的影响、对思路的影响、对情感的影响。

(编号:09参考答案:第二联通过对天气、景物的描写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表现了时局的混乱和危机,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前途的忧虑。第三联采用借代的修辞手法“樽无绿”“绿”指酒)和以虚写实的方法,以幻作真“炉存火似红”写出生活的艰辛和作者内心的苦闷。模型归纳:此类题,第一要正确判断手法,第二要完整准确分析。所谓分析,简而言之,即分而析之。分,意指分门别类、分出层次、分出角度;析,意指离析出特性及内在联系。请看答案中,先点出手法,再点出内容,最后点出情感。由“手法”到“内容”再到“感情”,且都表述了三者的内在联系,确实“分而析之”。

(编号:10参考答案:描写了傍晚浓云往低处移动,急雪在旋风中飞舞的情形,营造了一种压抑、紧张的氛围,烘托了诗人的孤独与忧愁情感,同时照应了诗歌题目。模型归纳:作用,一定在与其他要素的联系中体现。故而抓住并分析与其他要素的联系,就可知答题方向及答案内容。某一联的作用,必定体现在该联与内容、形象、结构、情感的联系中。敲黑板:找到联系,即是答案的方向;阐发联系,即是答案的源头。

(编号:11参考答案:①借代的修辞手法,将“樽无绿”中的“绿”代表酒,突出了酒的特征,表现了战乱之时生活的艰辛;②以虚写实(或者想象,以幻作真)的方法,“炉存火似红”,好像炉中还有火,还非常温暖。炉火只是想象,只是幻觉,写出了诗人当时战乱之下生活的艰辛和内心的凄苦。模型归纳:此类简答题,作答时需分条、概括、例证。每一条答案中,对“表达效果”的分析,又需要究其一点,多点联动。

(编号:12参考答案:①烘托氛围,融情于景。先写黄昏时的乱云,次写旋风中的急雪,营造压抑的氛围,暗示时局混乱,表达了自己的满怀愁绪。②照应题目:正面写雪,并突出“对”字。③刻画出忧心国事、担忧亲人却又愁苦无奈的诗人形象。模型归纳:作用,一定体现在该要素对其他诗歌要素的影响中——究其一点,多点联动。颈联的作用,体现在对内容、结构、情感、形象的影响中。这四点就是答案的四个关键点。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20480ba03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9e.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