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百年中国舞蹈史读后感》,欢迎阅读!
中国古代舞蹈作为一门悠久的艺术,如一条大河,从微弱的细流到奔腾的巨浪,生发,壮大,直至归于沉寂,有过无比动人的灿烂历程。今天,我们尚可以在汉代画像砖、敦煌壁画、历代名画中领略其昔日的风采。由观之色变、闻之心醉,可触可感,身临其境睹其风采,到只能在有形之遗物中觇其盛况,想其音容,期间经历了怎样的岁月,不免让人有着无尽的揣测。
常任侠的《中国舞蹈史话》,是一部承前启后的关于中国古代舞蹈史的专著。这本书不求全,有所扬弃。有关古代宫廷创作的郊祀宴飨讲乐舞不予著录,对于民间的舞艺发展却青眼有加,意图穷原竟委,瞻前顾后。观此书,对于外来舞蹈尤为重视,因其事涉舞蹈的吸收与融合,而对传诸四方的境外余绪,多不加援引。前者对于中亚、西域外来舞蹈着笔甚多,十分详备。因对“古代宫廷创作的郊祀宴飨讲乐舞”部分弃之不顾,在今天看来,是有所遗憾的。不过细想,在一部容量有限的小书中,必有侧重,有所取舍。我们说,常任侠的《中国舞蹈史话》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全书在讲透中国古代舞蹈的发展流变之余,从源流、内容、道具等方面详细介绍有代表性的古代民间舞蹈,使读者对中国古代舞蹈既有全面的大概认识,又有具体的充分了解。
严谨的学者不会为了内容丰富而对信史之外的史料加以详述,常任侠亦是如此。对于中国原始舞蹈,他只详细介绍了《大傩舞》和《角抵舞》,而对传说中的舞蹈不予一顾。读这部分文字,我们可以惊喜地发现大傩舞对于后世舞蹈的深远影响。大傩舞最初是涂面,用以威吓敌人。后来发展到佩带面具。面具在古时也叫“傀儡”,傀儡戏和木偶戏由此而产生。傀儡戏由唐代传入日本后,日本人才发明“能乐”,常任侠猜测“能”是“傩”的转变,我们说是十分有道理的。
舞蹈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后,有文舞和武舞之分。武舞起于狩猎,文舞
则是猎后的表演。而奴隶社会后期,巫舞和优舞开始形成,前者事神,后者事人。由巫舞到优舞,舞蹈已降为奴隶的艺术。由优舞的特点,而产生后代戏剧的发展。
汉代乐府作为歌舞音乐的总机构,继承了过去的角抵百戏加以充实,主要贡献在收集民间的舞蹈艺术,加以提高。南北朝是舞蹈继承、吸收和融合的时期,于百舞灿烂之中,常任侠注意到其中有出于民间创作的,也有从西域等地输入的。南朝的《白 纻 舞》和北朝的《拨头舞》,从起源、古代典籍记载、舞蹈形式、内容、道具以及古代诗歌丰富多样的描述中,可以想见这一时期舞蹈的盛况。
对于不同时期的同名舞蹈,常任侠从中加以对比。如《柘枝舞》,唐代是二人,到了宋代则变成队舞了,人数上增加了。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宋代舞蹈和唐代舞蹈的不同之处,唐代颇重独舞和双舞,而宋代发展为队舞,并加入故事,成为了歌舞剧。
从常任侠对著名古代舞蹈的详细介绍中,我们可以发现今天舞蹈是如何从古代传承并得到发展以及对具体样貌有所了解。比如《五方猴子舞》让我们知道该舞起源于唐代,并了解是从西域传入的。而对今天各地的狮子舞的介绍,在让人大开眼界之外,又涨了知识;对于《西河剑器舞》,很多人都知道杜甫有首诗《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写得十分精彩,仿佛舞者如在目前。可是,我们多数人一定认为所谓的剑器一定是剑了,至于是单剑还是双剑,则另当别论了。常任侠对此有详细研究,他比较双剑、空手和彩帛所结彩球(也即流星)三种说法,并参之以古代文献,并与杜甫诗中所述加以对照,倾向认为第三种说法合理。这段文字对于我们研读文化典籍很有启发,即不要望文生义,而要综合思考,多方求证,才会更接近历史的真实。
《中国古代舞蹈史话》为我们展现了中国古代舞蹈一幅灿烂与沉寂的美的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14d5ff032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f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