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愁思浅谈

2022-08-04 12:15:1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枫桥夜泊》愁思浅谈》,欢迎阅读!
枫桥,夜泊,愁思
《枫桥夜泊》愁思浅谈

作者信息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天津300270任恣娴

摘要:研究《枫桥夜泊》的学者大都将其研究重点放在词语考释之上,而忽略了诗歌的意蕴和感情。诗人的愁思里,包涵了对时局动荡不安和国家命运的担忧,对百姓饱受苦难的怜悯,对战争和厌弃以及对自身个体无法作为的低叹。或许还掺杂了诗人旅居的愁思、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关键词:张继枫桥夜泊愁思钟声

《枫桥夜泊》历来被人们所称道,是一首写羁旅愁思的佳篇。诗人那绵长的愁思具有模糊性、朦胧性,是延续了千年的疑问。然而,多数学者将研究重点放在了词语考释上,纠结于“江枫”“渔火”“愁眠”“寒山寺”“钟声”的写实性等问题。将这些词语与现实中的风物名称相对应,不仅对理解诗人的感情起到的作用有限,更损害了诗歌意象所构成的意境的整体性。今暂对词语的考释简单辨别,而就感情、意蕴等方面对此诗进行解读赏析。

首联“月落乌啼霜满天”,诗人通过“月”“乌”“霜”几个意象的组合,创造

[1]出朦胧清冷、“苍凉欲绝”的意境。“月落”点明时间的流转,上半夜是有月的,

下半夜是无月的。“月落”的一瞬间,原本被月光所洒照的大地,突然陷入黑暗中。鸟儿被瞬间的黑暗所惊扰,发出惊慌的啼叫。此时,天地间弥漫着一片肃杀寒冷之气。“霜满天”是虚写,白霜满天的情景并不是作者的真实所见,而是出自于作者的想象。霜一般都是凝结在地面上或物体上,而不会弥漫在天空中。者之所以这样写,是想借霜的弥漫,突出环境的寒冷和内心的惆怅伤感。通过这样的虚写,使得霜气实体化,读者更能够真实的体会到一股寒冷压力的笼罩,法躲避也无法消除。

“江枫渔火对愁眠”,诗人夜泊枫桥满怀忧思,与“江枫”“渔火”对坐无眠。江边秋天的枫叶和渔人生的篝火,由于其鲜红的颜色,在漆黑的夜晚中显得鲜明而突出。有些学者将“江枫”解释为江枫桥,“愁眠”解释为愁眠山。固然是有这种可能性,但这种解释大大的损伤了诗歌的艺术性。笔者认为不可对江枫、眠过度解释,“江枫”即为江边的枫树,“愁眠”即为彻夜难眠。与其说枫、火长夜难眠,不如说是诗人因心中的愁思而无眠。


诗人为何无眠,诗中并没有给出确定的答案。传统看法是诗人科举落第,前途渺茫,因此客居他乡无限惆怅。但据史料记载证明,张继在上元二年(761年)来到苏州,这时他早已成进士,并已经“受职江南”了[2]。因前途迷茫而惆怅之说并不成立,然而诗中的愁思是显而易见的。那这愁思具体是什么,就有待进一步考察了。

推究而去,记载张继生平的史料甚少,其事大多见载于《唐诗纪事》《唐才子传》。上元元年(760年),淮南节度副使刘度叛乱,唐肃宗于上元二年平定此次叛乱。但是平乱的官兵却借机四处抢掠百姓,所到之处一片荒凉。在张继同时期所写的《闾门即事》中,便描写了苏州经历战乱的荒凉场景。耕夫被招募,万顷良田长满了青草。清明不见焚香烧纸之烟,亦不见日常炊烟,可见战争给人民所带来的灾难之严重。诗人行至苏州,被满目荒凉景象所触动,忧国忧民,夜不能寐。诗人对时局动荡不安和国家命运的担忧,对百姓饱受苦难的怜悯,对战争的厌弃以及对自身个体无法作为的低叹,交织在一起,或许还掺杂了旅居异乡的愁思、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这些感情复杂的交织在一起,使诗人愁绪顿生。 “姑苏城外寒山寺”中的“寒山寺”这个名称,直到唐代才出现,并非我们现在的寒山寺。考据史料,“寒山寺”当为姑苏城外寒山上的一座寺庙,是虚指而非实指。纠结于“寒山寺”的实地,对鉴赏诗歌的美,并没有过多的意义。即使钟声不来自于“寒山寺”,给诗人带来的触动效果也是一样的。

“夜半钟声到客船”一句,历来争议颇多。研究学者们为夜半是否有钟声的问题,辨析了很长时间。清代的沈德潜似乎有意于意蕴的探讨,但也仅一句“尘市喧闻之处,只闻钟声,荒凉寥寂可知”[3],一带而过。而后的学者们,更是深陷在有无钟声的泥潭里无法自拔。对于这句话的意蕴、意境的探讨,却被搁置了下来。

“夜半”并非是夜过一半,而是残夜,夜将明的时分。在夜将尽的时候,从城外的一座山寺里传来了钟声。很多学者认为,这个钟声寓意着诗人在参透人生意义之后的超脱,是一种警醒的、顿悟的钟声。诗人获得了“长久追寻和执着之后突然扔下的解脱之感”[4]。既然诗中表达的并不是简单的乡思旅愁,而是战乱动荡、百姓受难的苦痛,所以诗人的忧愁是不可能简单参透、解脱的。笔者认为,恰恰相反,这钟声非但不是愁绪的解脱,而是使所有的愁绪都纠结达到了顶点。


这声鸣钟使得诗人刚要沉淀下来的情绪,一下子又剧烈起伏起来。而钟声过后的余音,回荡在诗人的耳朵里,更回荡在诗人的心里。那些愁绪像被重新激起的涟漪,弥漫、晕染开来。

诗人因时局的动荡、国家的战乱、百姓的罹难、旅居的惆怅而满怀愁思,彻夜难眠。这浓重的忧思和深厚的感情意蕴,并不是考据名物、地点等所能简单解释的。因此,不可因为注重考释,而过度解读,更不可忽略了诗歌的意蕴和诗人表达的感情。

参考文献:

[1]陈伯海.唐诗品汇(上)[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2]陈国安.孤篇横绝——张继《枫桥夜泊》重读[J].教师博览,2012,(10). [3]徐建芳.《枫桥夜泊》中“夜半钟声”之再读[J].社会科学评论,2003,(1). [4]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作者简介:

任恣娴(1991.01—),女,汉族,籍贯山东,硕士研究生,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国古代文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f2cc62fbb4cf7ec4bfed00e.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