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怀古》赏析

2022-08-21 10:11:16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西塞山怀古》赏析》,欢迎阅读!
西塞山怀古,赏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西塞山怀古》赏析

作者:邹创

来源:《新课程·教师》2014年第09

要:中唐诗人刘禹锡最为人称道的是他的怀古诗,《西塞山怀古》就是其中之一,诗人通过追怀往事,联系今事,认为一个政权的巩固靠的是人心所向和国家统一。 关键词:《西塞山怀古》;人心所向;国家统一

《西塞山怀古》是中唐诗人刘禹锡的诗作之一,是一首怀古诗。西塞山就是诗人怀古的地方,长庆四年,刘禹锡从燮州出三峡,沿江东下,到和州任刺史,沿途西塞山,触景生情,感怀往事,写下了这首怀古诗。

西塞山在今湖北黄石市东郊,俯视长江,地势险要,是三国时吴国的西部要塞,吴国设置了拦江铁索。公元279年,西晋武帝司马炎为完成统一大业,下令伐吴,王濬于公元280年正月自益州(今四川成都)东征,沿长江向吴国首府金陵(南京)挺进,并于同年三月在石头城(金陵城东)接受吴国的投降。

吴国拥有长江天险这样的地势,还设置了拦江铁索,却毫无防守之力,诗人感怀往事,联系现实中政权的变更,得出结论——一个政权的巩固靠的是人心所向和国家统一。

前两联: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这四句叙述的就是当年的西塞山之战,诗人通过一些字词蕴含了自己的情感。黯然一词本指人的神情沮丧、低落,这里指在王濬的攻击下,吴国惊慌失措、兵败山倒,一片颓废。四句诗中还包含了三组对比:一是下和收符合地理形势,由上游向下游进军,字置于益州之前,显示出一种浩浩荡荡、居高临下的进军气势,,金陵是六朝古都,有一种金陵王气,而面对着王濬的军队,这种王气黯然消失,一下即收,既显示了王濬军队的强劲攻势,速度很快,也显示了吴王朝闻风丧胆的情态。二是千寻铁索一片降幡千寻铁索说明吴国的防御军事非常强大,但是再强大,最后换来的只是一片降幡。降幡,幡就是旗,但一般指下垂的旗,这里用降幡,很形象。同时还有形象和色彩上的对比,形象上:千寻铁索一片降幡,一横一竖;色彩上:一边是晋军烧毁铁索的冲天火光,一边是投降的白旗。三是:。一下沉一高扬,形象地说明了吴国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了,晋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前四句诗,交代了这场战争的指挥者、进军路线、作战方式,突破江防的经过以及吴主投降的情形,其中寓有深意:一个政权的巩固,靠的不是险要的地形,而是人心,失去人心,任何其他防御工事都形同虚设、不堪一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f2880fb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f9.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