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发展趋势展望

2023-03-19 20:22:19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课程发展趋势展望》,欢迎阅读!
展望,趋势,课程,发展
陈希良

课程展望是教育未来学的内容,因为人类必须面向未来。在未来中如何生存下去,是需要展望的,也是需要积极应对的。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年这个特别的节点,我们除了回顾曾经走过的艰难与曲折,总结课改的成效与新变化,还需要以此为基点,展望未来课程发展趋势。

此前,美国学者伊恩·朱克斯和瑞恩·沙夫已经有11个关于2038教育的预测:适时学习成为主旋律;学习将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随时随地发生;学习将是终身的事情;学习将变成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非线性学习学习将变成全面心智的学习学习将基于现实世界展开;学习将以探索和发现为基础;学习中侧重于处理多媒体信息学习将注重协作性;学习受到人工智能、智能设备和大数据的辅助;学习和评价将会更加全面真实。可以肯定的是,现代技术重塑世界,人们无法逃离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到来。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已经萌芽的项目化学习课程、体验共享课程学习空间的改造和创新的空间隐性课程、生命化课程人文主义课程、国际化课程、定制化课程必然要成为课程主导。可喜的是,现在很多学校的课程正在发生转型。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钟启泉指出:重建基础学力概念,教会学生学会关心,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个共同趋势。课程总是要着眼于未来,这是育人的根本属性和目的所决定的。

课程进一步趋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回答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德才兼备是中国优秀传统。德为才之帅,德决定了人的思想境界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决定了人的一生方向、信仰和贡献。

课程发展进一步体现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知识、信息以指数的方式在更新、发展,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是21世纪所必需的。世界各国都在人的素质和创新能力上竞争。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构成部分,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必然要落实到教育的各个环节尤其是课程之中去。

课程发展越来越走向综合化、跨学科。一切知识的目的在于解决人类的问题,人类的问题总是复杂的,需要综合应用人类的经验、知识和思想。新的科学艺术、技术不断要进入课程之中,项目化学习、学徒认知、基于脑科学的思维教学越来越成为落实课程的手段和方式,课程走向综合化、跨学科已是共识。

课程价值追求越来越要满足个体发展需求,课程的定制化、网络化更加凸显,教育的服务功能越来越清晰。人类社会的高品质、高内涵、可持续发展总是要基于个体的充分发展,所以马克思特别指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课程体系越来越完善。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不会变,而且会越来越丰富、完善。国家课程是正式的、不能缺位的核心课程,它居于中心位置,统领作用会越来越大。其实,国家设置三级课程的目的就是分权赋能。学校在课程实践中,通过结构化的课程设计将学校课程相互关联,形成学校一体化的课程宏观设计层级+领域课程结构形态是常态,可能在层级设置上以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实践课程来体现。坚持走国家课程校本化之路,借助本土文化展特色,内涵和高品质发展是课程的未来之路。

课堂革命将进一步聚焦课程的落实。教与学的平衡越来越重要,基于脑科学学习科学、思维科学、心理学的课堂教学改革将成为主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将成为重点。课堂教学更加注意教与学的平衡和师生互相赋予主体的意义。课堂更加重视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评、考高度一致。课堂教学的民主性、平等、公正、正义将更进一步得到体现。高效课堂、学习共同体等将会成为主流。课堂教学更加多元,微课程越来越多。课堂教学文化生态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新的学科知识和新的思想更多进入课程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和技术教育并驾齐驱,批判性课程将大放异彩。

教育智能化不可避免,以混合学习、项目化学习、真实情境下的跨学科学习、无边界学习、全时空学习、共同体学习以及综合性、实践性学习为主导的学习方式将主导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等。

课程决策和评价是上下联动,淡化评价,注重诊断;责任担当下的重视结果导向趋向过程导向。增值评价的时代即将到来,评价越来越发挥发展人、发展课程的作用。

中国优秀文化成为课程鲜明的主题之一。经济越是全球化,文化越是民族化,随着中国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越发需要用中国的话语讲述中国故事和提供中国方案,而这一切的根和魂在中国优秀文化

学校文化共识是学校得以成为正式结构社会组织的根本,学校的校训是学校精神的核心,应该成为校本课程开发利用的文化资源……

总之,课程发展更加趋向多元,课程建设更加注重未来。

(中国教师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c56ec7886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71.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