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罗兰、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列夫托尔斯泰

2023-02-21 17:03:18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罗曼罗兰、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列夫托尔斯泰》,欢迎阅读!
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罗兰,贝多芬,罗曼
1.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1944)

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史学家、社会活动家。

罗曼·罗兰出生于律师家庭,上大学期间曾与托尔斯泰通信,托尔斯泰不以暴力抗恶德上的自我修养博爱等思想对他产生深刻影响;其民主主义、对资本主义世界及其文化批判,又形成了罗曼·罗兰世界观和创作中最突出的优点。

罗曼·罗兰的创作大致可以20世纪30年代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作品,主要有取材于法国大革命的《革命戏剧集》,包括《群狼》(1898)《丹东》(1900)《七月十四日》(1902)等剧8部;3部英雄传记:《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6)《托尔斯泰传》(1911)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中篇小说《哥拉·布勒尼翁》(1919),以及一系列反映其反对战争、反对一切暴力,害怕集体主义制度妨害个人精神独立等思想的论文。后期作品有长篇小说《母与子》(旧译《欣悦的灵魂》)四部:《阿耐蒂和西勒维》(1922)《夏天》(1924)《母与子》(1927),《女预言家》(1933)和一系列散文、回忆录、论文等。特别是1931年,他发表了《向过去告别》一文,批判了自己过去所走过的道路,从此积极参加反对帝国主义战争、保卫和平的活动,成为进步的反帝反法西斯的文艺战士。

其代表作《约翰·克利斯朵夫》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这部巨著共10卷,以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生平为主线,描述了这位音乐天才的成长、奋斗和终告失败,同时对德国、法国、瑞士、意大利等国家的社会现实,作了不同程度的真实写照,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艺术的摧残。全书犹如一部庞大的交响乐。每卷都是一个有着不同乐思、情绪和节奏的乐章。由《约翰·克利斯朵夫》始,罗曼·罗兰开创了一种独特的小说风格。该巨著获得1913年法兰西学士院文学奖,1915年获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2.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

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自幼从父学音乐1792年起定居维也纳,以教学、演出及创作为生。1798年起听觉渐衰,1820年后两耳失聪,但仍坚持创作。他早年即深受启蒙运动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影响,毕生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不少作品反映当时资产阶级反封建、争民主的革命热情,及其理想中的英雄性格;晚年处于梅特涅反动统治和封建势力在德意志各帮复辟的时期,部分作品流露消极退隐情绪,但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依然抱着热切的向往之情。他在欧洲音乐史上,继承海顿、莫扎特的传统,吸取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音乐成果,集古典派的大成。开浪漫派的先河。为了表现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尖锐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他在创作手法上进行了多方面的革新:运用广阔发展的对比主题、富于动力的和声、使奏鸣曲式发展成戏剧性的结构;赋予管弦乐曲以具有交响性构思的配器等。他的创作成就,对近代西洋音乐的发展有深远影响。主要作品有交响曲九部,歌剧《菲岱里奥》、歌德悲剧《哀格蒙特》的配乐、钢琴奏鸣曲32首,钢琴协奏曲五部,小提琴协奏曲一部,弦乐四重奏十六部和《庄严弥撒曲》等。 3.米开朗琪罗(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1564)

意大利文艺复兴兴盛期的雕塑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生于佛罗伦萨。十三岁从基兰达约学画一年,后从多那太罗的学生贝托多学习雕塑一年,主要靠自学。他的艺术创作在人文主义思想支配下,并受到萨伏那罗拉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以现实主义方法和浪漫主义的幻想,表现当时市民阶层的爱国主义和为自由而斗争的精神面貌。艺术上具有坚强的毅力和雄伟的气魄。年所作《大卫》雕像,被认为是象征着为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力量。又在西斯廷教堂八百平方米的天花板上,连续工作四年,独立完成了《创世纪》的巨型天顶画。晚年所作美第奇陵墓雕像《晨》《暮》《昼》《夜》,具有冷静而沉郁的悲剧性质,显示出人物心情的激动与意志的矛盾,反映出当时意大利人民失去自由和独立的精神状态。重要作品尚有《最后的审判》、雕像《摩西》及《奴隶》等。建筑设计有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的圆顶和加必多利广场行政建筑群等。并有辑本诗集传世。


4.列夫·托尔斯泰(18281920)

俄国作家,出身贵族。1851年在高加索从军,曾参加塞瓦斯托波尔之战,后来写成《塞瓦斯托波尔故事》。同一时期还创作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和《一个地主的早晨》等。1856年试图解放他自己领地的农奴,得不到农民的信任。次年游历西欧,写短篇小说《琉森》,揭露欧洲资产阶级的丑恶生活。后来发表中篇小说《哥萨克》,描写贵族青年在哥萨克人中间的生活和感受。1863年至1899年先后完成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通过历史事件、家庭关系以及地主和农民间的矛盾,描绘沙皇俄国的社会生活。还著有中篇小说《哈吉·穆拉特》,剧本《黑暗的势力》、《教育的果实》等。全部创作时期长达六十多年,作品深刻反映出以宗法社会为基础的农民世界观的矛盾:一方面无情揭露沙皇制度和新兴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一方面宣传对恶不抵抗,想以自由平等的小农社会来代替沙制度。他的作品对欧洲文学有很大影响。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bb1e8ec0975f46527d3e120.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