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欢迎阅读!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是人类社会和教育实践活动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历史阶段:
(一)萌芽时期
这是人类对教育最初进行理性认识的时期。中国古代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都提出了自己的教育观点: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思结合”、“温故知新”、“因材施教”等; 墨子对教育与环境作用的论述,对生产劳动教育的重视;孟子强调“思则得之”、“专心有恒”; 荀子重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强调学以致用、身体力行等。
在西方,古代希腊与古代罗马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也都为教育学的萌发,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如苏格拉底的“问答法”,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斯多德的和谐发展思想和儿童发展阶段的划分,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和重视儿童思维与道德的培养等,也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但是,萌芽时期的教育学还称不上是什么“学”。因为它还不具备自身独立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学科体系。它仅仅是一些教育的主张和思想观点,又多是些片断的、个别的结论,且多孕育在古代哲学的母体之中。
代表萌芽时期的教育著作,是中国古代的《学记》。但《学记》仍然是一些经验的概括和片断的、个别的结论,还没形成自身的逻辑体系。
(二)形成独立学科时期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在近代形成的。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问世,为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奠立了基础。夸美纽斯(1592~1670)在他的著名著作《大教学论》中,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划分了儿童的年龄分期,确立了各年龄阶段的教学内容,论述了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建立了班级授课制度,对教育的作用和教师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贯穿于他全部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理论,就是“自然适应性”原则。《大教学论》的出现,标志着教育学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形成独立学科的阶段。
继夸美纽斯之后英国洛克的绅士教育、法国卢梭的自然教育、瑞士裴斯泰洛齐的要素教育、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英国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教育,以及美国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等都在理论上丰富着教育学的内容,推动着教育学科的科学化和深入发展。
把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是裴斯泰洛齐首先提出,并由赫尔巴特进一步奠定的。赫尔巴特(1776~1841)他深受裴斯泰洛齐探索教育心理学化的启发,提出观念与统觉的理论,试图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为基础,阐明教育目的和实现这一目的的途径和手段。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使教育学学科的科学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科学教育学建立时期
赫尔巴特把教育学的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科学高度。但是,也应该看到,由于阶级的、历史的和世界观的局限,在教育学科学化的过程中,也充满着分歧与斗争,反映着不同的方法论基础和思想,因此,这些教育思想,都还没有真正科学地或完全地揭示出教育的本质和规律。作为真正科学的教育学,是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逐渐形成的。
19世纪后半叶,马克思主义诞生,为教育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对教育的本质与社会职能、人的全面发展与全面发展教育、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问题,都进行了精辟的论述。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是同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同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和人类的解放事业紧密相连的,体现了革命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
20世纪30年代,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为创建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教育学,作了可贵的尝试。全书以教育的社会制约性为中心,论述了教育的本质和规律,总结了十月革命以来社会主义教育的新经验,使教育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科学的新阶段。
20世纪20年代,中共早期党员杨贤江著《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教育著作。真正系统而广泛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的。建国后,我们在老解放区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借鉴了苏联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批判地吸收了我国历史上优秀的教育遗产和外国的先进教育经验,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学。50年代中期和80年代初期,对全面发展教育方针和教育本质问题的两次大讨论,对科学教育学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育科学出现了繁荣发展的新局面,探索范围的广度和理论分析的深度,都远远超越了过去的水平,出现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b648c8084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f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