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逸周书·王会篇》中的东北古国 》,欢迎阅读!
《逸周书·王会篇》中的东北古国
作者:陈姗姗
来源:《语文学刊》 2013年第8期
[作者简介]陈姗姗,女,辽宁辽阳人,东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陈姗姗
(东北师范大学 古籍整理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24)
[摘要]《王会》是《逸周书》里很重要的一篇文献,其中提到了稷慎、秽、良夷、扬州、解、发、俞、青丘、高夷、独鹿、孤竹、不令支、不屠何、东胡、山戎共计十五个东北古国。本文对《逸周书·王会篇》中提到的这十五个东北古国进行了逐一梳理,力求勾勒出西周时期东北古国概括。
[关键词]《逸周书·王会篇》;东北;东北夷;东北古国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3)08-0012-02
《逸周书·王会篇》的文献价值,早为汉以来的历代前贤所重视,它记述了周成王成周之会的盛况以及当时各方国的贡献情况,于我们研究西周时期各个诸侯国的地理位置、物产情况、民族习俗等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尤其是其中涉及了不少东北古国的相关记载,这对我们研究东北地区古代民族的分布状况以及同中原王朝的关系,更是具有独一无二的史料价值。所以,本篇论文将就《逸周书·王会篇》中所提到的东北古国进行简单梳理,力求勾勒出西周时期东北古国概括。
《逸周书·王会篇》中提及的东北古国依次为稷慎、秽、良夷、扬州、解、发、俞、青丘、高夷、独鹿、孤竹、不令支、不屠何、东胡、山戎,计此十五个。文章接下来将逐一梳理。
稷慎。《逸周书·王会篇》中最先提到的东北古国就是稷慎。只有四个字“稷慎大麈”。稷慎,即为肃慎。《山海经》云:“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之国。”[1]421其是东北地区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和中原华夏族发生联系也最早。《书序》云:“成王既伐东夷,肃慎来贺,王俾荣伯作《贿肃慎之命》。”[3]653古时肃慎与肃爽音近,属一音之转,马融在《左传》定公三年注里称:“‘肃爽’,雁也。”[2]2196又肃慎族以鸟为图腾,可见其族名本源是鸟名。《尚书》中亦言鸟夷为东北夷,国名也。《左传》中昭公九年亦记载:“肃慎、燕、亳,吾北土也。”[2]1812可证肃慎族属东北夷,为周朝时期东北古国概无疑议。肃慎族起源很早,四千多年前,肃慎族就已经定居在白山黑水之间。有的学者主张肃慎族起源于今山东半岛,有的学者认为其出自长城以北。但根据都不十分充分。著名学者傅朗云先生在其著作《东北民族史略》中认为:“综合人种学资料、考古学资料和民俗学资料,可以推断肃慎族是在今黑龙江中游地区形成为民族的,并在此地区繁衍其子孙。”[5]14
秽。秽,亦作“濊”。孔晁认为其为东夷别种。王应麟引《后汉书·东夷传》认为:濊北与高句丽、沃沮,南与辰韩接,东穷大海,西至乐浪。[4]822秽族原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一大族,后与貊族融合成为秽貊族,其是由今辽宁省境内迁徙到松嫩平原的,建立过地方政权,被中原王朝策封濊王,有“濊王之印”曾经传世。又因《山海经》、《汉书》、《后汉书》都认为夫馀国本秽地,概可知秽乃夫馀前身也。
良夷。“良夷”之名,最早就见于《逸周书·王会篇》。其云:“良夷在子。”孔晃注曰:“良夷,乐浪之夷也。”[4]824在学界,许多学者也都认同孔晃的注语,认为良夷即乐浪夷,
也即古朝鲜的先民。据《尚书大传》,武王在克殷之后便释箕子之囚,箕子因不忍亡国之痛,率其族走之朝鲜,武王闻之,便以朝鲜封之,可知古朝鲜为殷商之后世,周之属国。又孙进己、刘子敏等今之学者都认为古朝鲜的土著居民即为良夷,故良夷亦应为周时东北地区的古民族。关于良夷的具体位置,苗威认为:“良夷的分布区非乐浪地区莫属。”并在她的《“良夷”解析》一文中进一步提出良夷(乐浪夷)的民族构成是“该地(乐浪)的土著居民与外来移民融合而成的一个独立的民族”[6]109。
扬州。因资料缺乏,尚不能确切得知其地。但据陈逢衡和何秋涛的推测,此应为东北地名。陈逢衡认为此扬州疑即《禹贡》中所言及的岛夷。何秋涛据文意推之,认为此扬州非淮海之扬州,而当是今朝鲜国京畿道所属之扬州。何秋涛的推测是有一定道理的。上文提到的肃慎、秽人、良夷以及下文所言的发人,皆在东北海滨,按文序梳理,此“扬州”也应属东北之地。何秋涛认为,《吕氏春秋》中提及过“夷秽之乡、大解、陵鱼、鹿野、摇山、扬岛”此一系列地名,皆属东北。大解即下文之解,则扬岛盖即此扬州矣。
解。上文《吕氏春秋》中提及过的“大解”即指此“解”,亦属东北之地无疑。据何秋涛解释,解国地在东北陬,盖今费雅喀部人居住于其地,此后又进一步验证解国即古玄股之国,属今之鱼皮岛之地。
发。孔晁云:“发亦东夷。”[4]827陈逢衡认为,《管子》《大戴》《汉诏》皆以发与朝鲜、息慎(息慎即肃慎)类举,其国盖在东北,故孔注谓之东夷。何秋涛也认为发在周时属东北地。发在周时与朝鲜并着于东方,其地当与肃慎、朝鲜相近,皆为东北古国。因今吉林境内有二发河,何秋涛即疑此二水因发国而得名。事实上,发族原来是黄河流域的古国,后不断东移,成为东夷族的一支,发族曾在渤海之滨活动过,商代迁至今辽东,西周初期已定居今吉林省南部。
俞。“俞”当是“渝”,按照孔晁的解释,其亦属东北夷。王应麟引《汉书》云:“俞,水名,今渝州。”[4]828陈逢衡认为,抚宁县东有渝河,又古渝关地在抚宁县东一百里,此俞人当在其附近。何秋涛认为俞列于发、青邱之间,则当为东北方之国。且俞与倭声相近,疑即倭人也。《汉书·地理志》云:“渝水,首受白狼,东入塞外。”“渝水,首受塞外,南入海。” 刘师培据此认为此即今之大凌河,发源蒙古喀喇沁左翼北境,经盛京南入海,俞人当为渝水附近之国,在今锦州旁。[4]829由以上皆可证,俞在周时属东北地,为东北古国。
青丘。同扬州一样,因资料缺乏,青丘应为何地,尚不好确定。“丘”,陈逢衡、何秋涛二家皆作“邱”。青丘一说为海东岛国,一说故地在今辽宁朝阳北。孔晁认为青丘为海东地名,而陈逢衡据《一统志》则认为青邱在高丽境。
高夷。孔晁云:“高夷,东北夷高句丽。”[4]875《后汉书·东夷传》:“高句丽在辽东之东千里,南与朝鲜、濊貊,东与沃沮,北与夫馀接。”[4]875高句丽族的族名还有高丽、高骊、句骊、句骊、高句骊。高丽一名见于后期九夷,也作高骊。古代称黑马为骊,高骊即高大的黑马,作为族名,确实能反映浓厚的图腾气息。史书记载,高句丽族属于貊族,又说出自北扶馀。貊族原属北方民族,扶馀也有一部分属于北夷的索离人。北夷多兽图腾氏族。正如东夷多鸟图腾氏族,故其后人多以鸟名命名官名一样,北夷人也以六畜名官。扶馀国有“马加”之官,高句丽很可能就出自扶馀族的马图腾氏族,即马加人,是东北夷的一支,所以又简称高夷。
独鹿。独鹿,古国,即涿鹿,故地在今河北涿鹿,何秋涛认为先秦时期涿鹿在东北之境,所以在西周时期,独鹿亦属东北古国。
孤竹。孔晁认为孤竹乃为东北夷。孤竹,属殷人一脉,为殷商周姓封国。伯夷、叔齐,乃为孤竹君之二子也。《史记正义》引《括地志》认为,在卢龙县南十二里有孤竹古城,此为殷时孤竹之地。而在河北省卢龙县闰各庄商代晚期墓葬中出土的一些饕餮纹鼎等青铜器恰可验证孤竹国曾置于此的事实。刘子敏则进一步认为,西周时期,孤竹人所活动的区域是“自今河北卢龙县至辽宁省喀左一带的近海地区”[7]29。
不令支。不令支即为令支。“不”当为衍文,孔晃将其看成两个民族是值得商榷的。《国语》云:“齐桓公北伐山戎、令支,斩孤竹而南归。”韦昭注:“二国,山戎之与也。令支,今为县,属辽西,孤竹之城存焉。”又王应麟据《括地志》云“令支故城在平州卢龙县西七十里。”[4]879其当距孤竹城不远。
不屠何。屠何之前的“不”字亦为衍文。孔晁云:“不屠何亦东北夷也。”[4]880王应麟引《管子》曰:“桓公败胡貊,破屠何。”注:“屠何,东胡之先也。”陈逢衡曰:“《王会》屠何与东胡并称,是周初现有此二国。”[4]880他认为《管子·小匡》注以为“东胡之先”,是错误的。《汉书·地理志》载辽西郡有令支县,又有徒河县。徒河即屠何,按陈逢衡的说法,其在直隶永平府大宁卫东百九十里,即辽宁锦县西北。
东胡。据孔晁的解释,东胡乃东北西卑,又据孙诒让言,“西卑”当即“鲜卑”。西,鲜一声之转矣。王应麟引《匈奴传》云:“燕北有东胡。”引《服虔》曰:东胡“乌桓之先也,后为鲜卑。”[4]880至此可知,东胡、乌桓、鲜卑乃一脉而承之族,属东北古民族。
山戎。孔晁认为山戎亦东北夷。王应麟据《匈奴传》称,山戎在燕北。陈逢衡据《一统志》认为,山戎,今为喀喇沁三旗地。段长基的《历代沿革表》亦认为其在直隶承德府,即雍正元年热河旧境。其皆可证孔晁之“山戎亦东北夷”之论。
由以上概议可知,《逸周书·王会篇》中一共提到了十五个东北古国。他们分别是稷慎、秽、良夷、扬州、解、发、俞、青丘、高夷、独鹿、孤竹、不令支、不屠何、东胡、山戎。他们共同参与了西周时期成王之会的盛况,是西周时期中原王朝在东北地区的诸侯国。
【 参 考 文 献 】
[1]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2](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氏传正义[C]//《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
[3](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尚书正义[C]//《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
[4]黄怀信,等,撰.逸周书汇校集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5]傅朗云,杨旸.东北民族史略[M].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
[6]苗威.“良夷”解析[J].民族史研究,2010(00).
[7]刘子敏.孤竹不是游牧民族[J].延边大学学报,1994(1).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b06beecce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2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