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乡土中国读书笔记》,欢迎阅读!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读《乡土中国》的联想
在我的印象里,乡土中国是我第一部完整阅读的社会课书本,原本不知道“社会学”是个什么样的学科,读了《乡土中国》,给了我基本的社会学常识,让我的《乡土中国》总共有15节,章节式的结构十分紧凑,毫不拖沓,让我丝毫不觉得枯燥乏味、迷惑不解,语言通俗而易懂,简练又不失真,深刻的见解给我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感。
“这本书虽然是社会学的入门级读物,却有着深厚的理论素养作为支撑;通俗易懂的预言,加上乡土浓浓的气息,没有了让人望而却步的理论术语,读后却有万条万缕了然在胸的豁然开朗感。”费老的言语,纵然在今天,在我们看来,也有种会心一笑的感觉。因为这种乡土气息,早已与我们的文化交织融合,不能分离,无论时代如何发展,结构如何变化,中国,依然是“乡土中国”。
乡土文化的形成在这本书中有着这样的描述:“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实的守着这直接向土里讨生活的传统。”又比如“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直接靠农业谋生的人是粘在土地上的。”在我个人的看来,费老认为这种乡土气息是缘自中国几千年来的以农业为主的社会结构,而这种社会结构的形成自然与中华文明形成最初的环境有关。
从对书的阅读中我认识到,东西方文明的形成也源于最初的环境影响与发展过程中受自然条件的干预。
人们将人类文明分成两个大的体系: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这两种不同的思想文化体系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文化环境背景,形成了不同
的文化价值观念。古希腊文明代表着西方文明;而东方文明的代表便是中华文明。
以中华文明为代表的大河文明,东方文明有着与江河一般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西方文明的代表海洋文明便具有如海洋一般的豁达广阔、浪漫而又灵动的气息。
东方文化这种近乎封闭的地理环境,非常有利于形成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的形成,从而产生了封闭、保守的文明。“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自主迁移;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伺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在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经济环境也造就了政治环境。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使生产单位局限在家庭,家庭之间的合作交流减少。于是,血脉相连的宗法制度形成了;依照关系联系而划分的差序格局也渐渐成为主导;“家天下”的专制统治也逐渐形成。
西方文化三面临海,海岸线漫长的地理现象决定了古希腊文明不同于大河流域的海洋文明。海上交通的便利是古希腊的商业经济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商人的自由流动让他们见多识广,也由于这种对自由的渴求,对屈服的鄙夷,孕育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由此可见,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社会发展的影响力是很大的,对人类精神文化的生成发展的影响也不可低估,每个人都生活在环境中,在每个人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酝酿着自己的性格,铸成自己的品格,固然,环境也是人类所依赖的,我们要学会与环境和谐共处,方
可万事太平,健康愉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a3f745c54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