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桃花源记》学案

2022-05-24 20:06:3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陶渊明《桃花源记》学案》,欢迎阅读!
陶渊明,桃花源记
陶渊明《桃花源记》学案

知识归纳

1文学常识填空

作者 (朝代)诗人,散文家。本文选自《 ,是《<桃花源诗>序》中的序。还学过他的诗文有《 》等。 2 重点字词翻译

1、缘溪行:缘: 2、落英:

3、缤纷: 4、林尽水源: 5、仿佛: 6、才通人:

7、豁然开朗: 8、俨然: 9、属: 10、阡陌交通: 11、相闻: 12、外人:

13、黄发垂髫: 14、要: 15、绝境 16、无论: 17、具言: 18、叹惋:

19、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20、语云: 21、不足: 22、便扶向路: 扶: 向: 23、及郡下: 24、诣:

25、寻向所志: 26、遂: 27、规: 28、未果: 29、寻: 30、问津: 津: 3 重点句子翻译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不足为外人道也。

5)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6)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7)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4 文章主旨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塑造了优美的世外桃源,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表现了对当时政治黑暗、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希望能有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人人平等,自由快乐的理想社会

中考链接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令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①遂与外人间隔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C.①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②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D.①停数日,辞去 ②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2.文中能表明桃花源中人听了渔人的话后,虽“叹惋”但仍想继续在桃花源里生活的一句话是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词的的含义。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悉如外人 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2.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仿佛若有光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译文: 4“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 特点;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 5.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 答: 三.(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 )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

[]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2分)

⑴渔人甚异之( ⑵阡陌交通(

⑶颖脱不羁 ⑷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2.请从[]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1分) 答:

3. []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也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3分)

答: 4.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文: ⑵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译文:

一.1D 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3(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了。 二.13分)1)类(2)全 ,都(3)邀请( 每词1分 22分)A 古义 ;B 交错相通 c 与世隔绝的地 D 不用说,更不用说.今义略) 3 (4). (1)老人和孩干们个个都安闲快 乐,或: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 .显得心满意 “黄发垂髻 1 “怡然自乐”1分)(2 )渔人把自已听到的事-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 :这个人为( 们)详细 地介绍了自己所听到的事。“具言”与“所闻” 1分, 其中“ 所闻 译成“ 知道的”或“见闻的”都得1

4(2 分)热情好客;他们害怕世人来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的生活(意合即可〕

5(4)表达了作者对和平(没 乱)的向往 对平等和谐自足的幸福生活的追求。 意合即可。 “和平”“平等和谐自足 两点每点各2 三.1.⑴对……感到惊异 ⑵交错相通 束缚,约束 ⑷停止(2) 2.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1)

3.不是,他只是作出抚琴的样子。(1)这反映了他无拘无束,本性率真,面对穷困的生活,自得其乐的性格。(意对即可)(2) 4.①老人和小孩,都和悦幸福,自得其乐。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95bc77fce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f0.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