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习竞争压力与青少年社会化》,欢迎阅读!
学习压力与青少年社会化
【内容摘要】学校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基础教育的形式、内容、方法对青少年社会
化有重要影响。本文分析了目前存在于我国的教育状况,显示学习压力不利于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人格发展、价值观念、社会文化的传递和生活技能的掌握,对青少年的社会化十分不利。
【关键词】学习压力 竞争 青少年社会化
青少年社会化是指12、3岁~18、9岁的青少年群体的社会化过程,亦即“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青少年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学习社会的规范、价值、道德和行为方式以适应他们所处的社会或群体规范,形成独立的人格。
就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青少年60%~80%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所以在他们的社会化过程中,学校成为社会化的主要机构,学习环境、学校生活、师生关系和同龄群体是影响他们社会化最重要的因素。法国社会学家杜尔凯姆说:“教育是年长的一代给未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年轻一代所施加的影响,其目的在于发展其生理、智慧和道德三类品质,使其适应政治社会和具体环境对个人提出的要求。”
据近期调查——《中学生学习压力与减负状况调查问卷》显示,大部分中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压力。
选项 人数 百分率
没有压力 7 2.96
压力较轻 11 4.64
压力中等 124 52.32
压力较大 58 24.47
压力很大 37 15.61
尽管我国有明确的教育方针,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教育部也三令五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但教育中以考试分数为目标的竞争并没有得到遏止,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排名、比较、竞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并且愈演愈烈。
学校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树立人性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为目标,而是将考试和升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从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评价、考核,到学校的日常运作、管理,都围绕这一目标来进行,人们已经把学校=考试=升学的竞技场看成天经地义。而且教材涉及的知识虽然面面俱到,但对每一方面的知识却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只介绍肤浅的皮毛知识,而且十分零散,不系统,根本无法满足青少年这一年龄阶段的强烈求知欲。但是,围绕这些有限的知识编写的试题又长长至少3倍以上于教材的知识内容。学生把主要精力和时间用于练习这些题目,以获得熟练的解题技巧。由于练习的题目过多,时间过长,挤占了学生的休息时间和娱乐时间,同时还要背负着考试的重压,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
所有教育家都强调爱与尊重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特别对那些有问题的孩子,缺少了
爱与尊重,教育是无法进行的。但在教师把考试成绩当作荣誉来追求时,他们就会偏爱成绩好的学生,对成绩差的学生则在花费一定的时间精力仍不见成绩提高的时候就失去爱心和耐心,甚至对他们产生嫌弃厌恶的心理。
学校、家长、老师过于追求眼前的名次分数。学校把老师当作追求升学率的工具;老师就把学生当作追求升学率的工具;家长为了孩子将来能顺利升学就业,对孩子苛刻要求,导致师生关系、亲子关系的扭曲,是学生生活在恐惧不安中。
从教育的本质来看,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的需要所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从教育者的角度看,教育是培养人、造就人、训练人的过程。从受教育者的角度看,教育是个体生长与发展,对生活的适应,经验的积累与重新组合的过程,即个体的社会化过程。教育符合了个体发展的规律,就会促进个体的生长,利于社会的发展,否则对个体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因此,学生压力过大不利于青少年的社会化发展。
一.不利于青少年身体健康
中学生处于儿童向成人过渡的阶段。在身体方面,他们的躯体、形态机能、生理生化、内分泌等,均会发生突如其来的变化。在这一时期,应保证青少年有充足的营养,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和活动时间,以利于身体发育。如今这个社会对人的受教育程度极为重视,因此有些学生每天出来解决老师留的作业以外,还要面对相当数量的“父母作业”。调查显示,中学生普遍睡眠时间不足,有46%的中学生平均睡眠仅有7小时,而高三年级学生少于7小时的高达62%。从生理学角度看,少年儿童的生长主要在睡眠中完成,一般情况下,深夜22时至1时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也是人体内细胞坏死和心声最活跃的时间。如果错过这段睡眠时间,细胞的新陈代谢将受到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睡眠不足的青少年正在不可修复地透支他们的青春和健康。从心理学角度看,睡眠不足还会导致精力不集中,记忆力衰退,学习效率地下,烦躁不安等。机体的健康是成为社会合格公民的基本和首要条件,没有身体健康作为保证,青少年社会化就是去了基本的前提。
二.不利于青少年形成良好人格
美国心理学家艾利克森把人生分为八个阶段,在青年期中,青少年开始追寻生活方向、明确自我观念,同时生活又缺乏目标,时而感到彷徨。按照艾利克森的青年心里理论,青少年时期心理发展主要是自我统合与角色混乱之间的矛盾。自我统合是一种个人自我一致的心理感受,自我统合是青少年时期心理发展的主题。
目前我国学校里,文化课是最重要的学习内容,学生花费在上面的精力和体力最多,对它的评价在学生心中的分量也最重。在越来越多的学习竞争中,考试过于频繁,试题难度越来越大,超出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大部分学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却得不到理想的成绩和排名时,同学之间就有了先后、好坏之分。青少年是一个充满理想,同时由于阅历不足又是一个敏感而脆弱的群体。过多的、频繁的否定评价会导致他们自我观念形成的困难。如果再加上家长的期望、升学的压力,就会出现退缩堕落的心理及行为。
学习上的竞争还不利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情绪反应。据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近日的一项调查显示,在7000名受访的中学生中,有26%的人表示曾感到伤心和绝望,36%的人曾萌生自杀念头,有一成半的人甚至表示曾认真考虑过自杀。学生的学习焦虑症、神经紊乱综合症等都与学习上过高的期望有很大的关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778be18fad6195f312ba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