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条街那些人散文随笔

2023-02-05 02:38:20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那条街那些人散文随笔》,欢迎阅读!
散文随笔,那条,那些
那条街那些人散文随笔

那条街那些人散文随笔

人,一旦有点年纪,就喜欢回忆过去。朋友常说,现在的事想记记不住,过去的事想忘忘不掉。大概是衡量人是否老化的尺度。

我小时候生活的地方,现在已经从兰州新版图上消失了,连街名也不复存在。那是兰州城区庆阳路东北隅如今已被楼群淹没了的一条小街。它的原名叫“官园”,现名“民勤街”。 官园是兰州的一个老地名,分为上、中、下官园,大体位置在今天的民勤前后街一带。官园街西起横街子(今静宁路中段),东至平凉路,众多的小巷沿街分布。“下官园”自然就是官园西面的一段。乾隆二十一年时,为赈济灾民,在这里兴办了济养园,每年支付白银72两,救助灾民,同时用官仓的粮食招纳救济流亡者,故而兰州人将这一段命名为“官园”。不过还有一种说法是明代这里曾经是肃王的花园,因是官家所办,故此称为官园。1958年,兰州市统一改革地名时,人们将官园前后街改名民勤前后街。

那条街西邻东城壕,南邻井儿街、小沟头,东与华亭街、自信路相连。五十年代,“官园”是老兰州人聚居地之一。可能因为旧时居民大多沾点官运的缘故,民间有“官园街上没松(松包)的,井儿街上没穷的”之戏说。“官园”的南入口处在今庆阳路中段“卫生池”的对面。拐过两个弯道,有一条名叫“田家巷子”的小胡同,大约在六十年代,这条小胡同就消失了。田家巷子里有个朱家醋坊,据说出产的醋远近闻名。穿过田家巷子,就到了一个叫“水坑沿”的地方。水坑直径大约20米,坑里长满了绿苔,死水一潭,常有人来捞鱼虫、捉蜻蜓。坑的西北侧原有一座“八卦亭”,民族风格颇浓,与东南方向现兰州市博物馆内那座古塔遥遥相对,是人们休闲纳凉的好去处。水坑沿的东面后来建起了一个自行车厂。一条羊肠小道曲曲弯弯直通“上官园”。坐落在那里的“官园小学”现称民勤街小学小学北侧有个戏台,南侧是操场。那时,我们勤工俭学,常在那里放幻灯、自制粉笔,遇到放露天电影,是学生们最高兴的时候,每个班级都有学


生走家串户去卖电影票。

官园街上的居民,大多淳朴、善良、宽厚待人,邻里关系和谐融洽。“远亲不如近邻”。谁家有事,自有人前来嘘寒问暖。住在一个大杂院里,婚丧嫁娶常常是全院住户的公共事务。大练钢铁时,以一个院落为单位,吃起了大锅饭。大人们对院子里的小孩,不分彼此,一样善待。后来,分灶吃饭了,生活都紧紧巴巴,谁家有个好吃的,也常常端过一碗来让邻居们共享。

遇到过春节,是大人、小孩最高兴的时候。大人们在外辛苦一年,过年必定要回家团圆,给全家老少带来好吃的、好穿的。记得那时,只有春节大人们才张罗着给孩子们换新衣,而孩子们也就眼巴巴等着这一天。我现在还记得,当年能穿上一套五元钱的“华达呢”制服和裤子,都会高兴得手舞足蹈。除夕之夜,没有什么文化生活,也没有大型活动。院子里的孩子们都聚居在一起熬夜守岁。找些白矾写些字,放到水里显现形,乐在其中。有矿石收音机的人,收听广播算是当年民居中最高档的文化享受。看看小人书、打弹弓、下军棋、弹玻璃球是男孩子们的专利,女孩子则玩丢沙包、踢踺子、绣花、打毛衣。节日期间的走亲访友自然是过年的重要内容,不仅可能得到一点微薄的压岁钱,而且主要是享受那其乐融融的节日氛围,那可是一年中期盼 已久的好日子。

水坑沿西北角有一座旧时的大杂院,五十年代我就生活在这座四合院里。院门坐北向南,正对着那个八卦亭。院门口耸立着两个石狮子,显示着院主人的尊贵身份。门褴约有20厘米高,我们儿时常在门槛上坐等在郊区上班的母亲回家。院内四面厢房错落有致,周围用木制阑杆围成了一个圈。中间低凹处用于下雨时排水,木栏杆造型很美,颇有些苏州园林的影子。大门到院子中间耸立着一个被老兰州人称做“照壁”的牌坊,上面用标准的楷体书写着朱子治家格言,字体隽永清秀,与当今印刷体不相上下。房东姓林,占据着大院北厢房与西厢房的大部,小时侯常见房东林先生在为高等学校“刻蜡版”、印讲义,令我们不解的是,写着一手好字的林先生却一天抱着笤帚扫大街,后来才知道,他有“历史问题”,只配“劳动改造”。他有两儿三女,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68b628483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a1.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