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京剧乐队的演变和发展》,欢迎阅读!
浅谈京剧乐队的演变和发展
京剧的早期形成大约在(1790年—1845年)随之京剧的乐队逐渐成型,京剧乐队又分为武场和文场,打击乐器称武场。管弦,弹拨乐器称文场。在京剧的行话里把乐队称之为“场面”, 乐队是坐在舞台后方正中,行话叫 “守旧”,后来由于舞台需要摆设道具和布景,把乐队逐渐移到“下场门”,沿袭至今。期间也曾做过其他尝试,比如用纱布遮挡,或是移到舞台前方的乐池,文革期间也有把打击乐放在二楼灯光楼里演奏等等。
京剧的乐队又分为文场三大件与武场三大件。文场三大件:京胡、月琴、三弦,为什么大家熟知的京二胡不属于三大件呢?因为在早期的京剧伴奏中是没有京二胡的,如:陈德霖演唱的《祭江》,《大登殿》,《虹霓关》等,文场均无京二胡伴奏,(源自百代,高亭公司唱片)。而且它与京剧乐队初期形成的年代相差甚远;在二十世纪20年代京二胡是由著名京剧音乐演奏家王少卿与梅兰芳当时的琴师徐岚沅经过研究试制,将“苏州滩黄”二胡去头截尾、去掉音窗和改蒙蛇皮后,就产生了京二胡。如:梅兰芳演唱的《女起解》,《西施》,《洛神》由王少卿先生加进京二胡伴奏,使旦角演唱伴奏的内容更加丰富(源自百代,长城,胜利唱片公司)。武场三大件:单皮鼓、大锣、小锣,那铙钹为什么也不在三大件里呢?因为铙钹在京剧刚刚形成时期没有这个乐器,后来经过老一辈艺术家的研究加入了铙钹,但过去是没有专人执掌,而由弹月琴的代管,打铙钹的方法是一面用一个布垫放在桌子上,一面由人掌着,然后用手上的铙钹击打桌子上的铙钹。设专职铙钹手也是二十年代的事情,当时只限于武戏,文戏用专职铙钹就更晚了。如:谭鑫培演唱的《卖马》《洪羊洞》,《捉放曹》等,武场均无铙钹加入,打击乐就是由板鼓,大锣,小锣完成,(源自百代唱片公司)。因此文武场统称六场,故尔称好的乐手为六场通透。
京剧乐队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众的需求不断的变化,在梅兰芳早期的唱片和后来录制的唱片中我们不难发现,乐队的音色和乐件的增加都有很明显的发展。解放后,随着各大院团的步入正规和对乐队的重视,在伴奏乐件上又增添了小三弦、琵琶、中阮、大阮、笙、笛子,唢呐、古筝、埙、管子、排笙等等,根据排演不同的剧目需求乐队已由单一性向多样性发展。京剧传统伴奏形式,无论在旋律,乐件的运用和演奏水平等方面,可以说已达到了很高水平。 60年代中期,我国文艺舞台上的现代京剧可以是家喻户晓,也就人们常说的“样板戏”,文革期间经过各大院团创作者多年的精雕细琢、反复修改,在剧本与音乐创作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从而使得京剧“样板戏”在音乐上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和欣赏性。至今很多经典的唱段仍然被大家广泛传唱。1971年8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的总谱,在配器上,采用了西洋管弦乐队并保留了传统伴奏乐器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和传统打击乐的配置。如第五场的“打虎上山”中的管弦乐和传统伴奏乐器的结合运用可以堪称完美,圆号悠远的音色表现了广茂的林海雪原,随后打击乐“急急风”的进入把杨子荣骑马驰骋在林海雪原的豪情壮志表现得淋漓尽致。再如:第三场的小常宝唱到“娘呀,娘呀”的时候只有一把小提琴衬托,细腻的音色和张弛有度的拉弓真切的表达了人物的悲切心情。由此可见,西洋乐器的加入更加丰富了京剧的音乐表现力,但我们在实际应用中也要注意乐队的主要任务就是为演员的表演和唱腔伴奏服务,所以无论是否融入西洋乐器,乐队都应该以唱腔和表演为主体,千万不要让配器和复调等伴奏形式把主弦律给掩盖掉了,这样就失去了乐队的伴奏初衷。
随着九十年代的电声乐器的盛行,京剧的伴奏里也融入了新的形式,首先是电子琴的加入丰富了乐队的表现力,它既是一个乐器,又是一个庞大的乐队,在小型乐队中,主要以齐奏或是突出节奏为主,如在我团演出的小型演唱会中的现代戏《沙家浜》里的”军民鱼水情”“智斗”,《红灯记》中的“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提篮小卖”等唱段中都加入电子琴的演奏,既解决了京剧乐队伴奏现代戏的单一形势,又丰富了音乐的色彩。在大型乐队中,运用电子琴多变的音色来演奏特殊的乐器或是代替内声部和声来演奏,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团复排的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就运用了两台电子琴代替了管弦乐中的木管和排笙的配器演奏,效果非常好,即节约了乐队的开销,也解决了演奏人员紧张的问题,国家京剧院复排的现代京
剧《红灯记》也大量运用了电子琴代替唱段中的弦乐配器演奏,时至今日国内很多剧团的乐队还保留电子琴参与的伴奏方式。
再有就是架子鼓的加入,在九十年代初期的一些戏曲晚会中大量的加入了西洋打击乐架子鼓,如:1993年的戏曲春节晚会中的开幕曲《福禄寿三星贺新春》,京剧唱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等。它的最大特点是打节奏,节奏可以有力的体现出作品的内在的情感变化,从而丰富了作品的表现效果,但在戏曲中,由于戏曲的节奏是随着演唱者的不断变化而变化,并和板鼓会有节奏上的冲突,所以这种乐器在戏曲中并没有广泛的进行推广,如今在戏曲的舞台上已经很少见到了。
京剧是中华民族创造的独特的国粹艺术,我们应该如何让京剧发扬光大呢?不能一味的继承,也不能一味的改良创新,不能盲目的为了让京剧适应当今人的审美而不断地“与时俱进”,我认为传统戏的精华主要在于唱腔,所以在传统戏的乐队伴奏上还是应该保留原伴奏乐件,不可随意乱加西洋乐器和一些电子乐器,即使在新编剧目中加入民族或西洋乐器也应当适可而止,过多的唱腔配器会让演唱者很难把握,再有就是庞大的乐队人员费用很难承受,戏曲毕竟不是我们这个时代所产生的新生事物,它产生时的时代背景我们现在已经不存在,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希望戏曲的未来越来越好,也希望人们可以正确的面对传统戏曲的继承与革新。
作者简介:张旭东(1971.8——):男,汉族,中专,辽宁锦州人,现任职辽宁省锦州市京剧团,国家二级演奏员。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608cc637d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9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