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复博友:“枚乘”音读、“坑余”音义

2023-03-18 03:09:1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转载]复博友:“枚乘”音读、“坑余”音义》,欢迎阅读!
音读,音义,转载,余”
[转载]复博友:“枚乘”音读、“坑余”音义

复博友:“枚乘”音读、“坑余”音义

晓沅问:“万老师,您好!我是江苏淮安的。我们这儿有两条大道,一叫枚乘路,一叫枚皋路。其中枚乘路牌汉字下注音meichenglu我学校老师讲《七发》时都meisheng。请问老师,究竟应该怎么读?谢谢!”



讨论:《汉书·枚乘传》“枚乘,字叔,淮阴人也,为吴王濞郎中”。杨雄《扬子·法言》二“吾子卷”(中华书局,1979年版):“或问:景差、唐勒、宋玉、枚乘之赋也,益乎?”音义:“枚乘,绳证切。”注引《枚乘传》云:“枚乘,字叔,淮阴人也,为吴王濞郎中。汉既平七国,景帝召拜乘为弘农都尉。以病去官,复游梁。梁客皆善属辞赋,乘尤高。”汉志有“枚乘赋九篇”,《七发》是其代表作。

“乘”,甲骨文作 佚八七五,金文作 公贸鼎,构字本意是一个人翘着脚板爬到树(木)顶上,是“攀高、登上”义,《广韵》食陵切,船母蒸韵平声,折合今音读chéng。《诗·七月》“亟其乘屋”,就是登上屋顶。

人登上屋顶就是“乘屋”,想象腾身驾云就是“乘风”,骑上马背是“乘马”,登上车厢就是“乘车”。古代战车一般是四匹马拉一车,称为“驷”,也称为“乘”,千乘之国就是拥有很多战车的大国。“乘”的“登高”义是动词,“战车”义是名词,为了区分,后出的战车义改变声调读去声,《广韵》实证切,船母证韵去声,折合今音shèng,声母也略有变化。

“乘”读shèng指战车,如《左传·成公十六年》“搜乘、补卒,秣马、利兵,修陈、固列,蓐食、申祷,明日复战”。也指车兵、战马。又因四马一车为一乘,因而古时计物以四为乘,《仪礼·聘礼》


“劳者礼辞,宾揖先入,劳者从之,乘皮设”郑玄注“物四曰乘”;《孟子·离娄下》“发乘矢而后反”赵岐注“乘,四也”。又以双数、“二”数为“乘”,如《周礼·秋官·掌客》:“上公……乘禽日九十双”郑玄注“乘禽,乘行羣处之禽,谓雉鴈之属,于礼以双为数”。

那么枚乘的“乘”该读平声chéng,还是去声shèng呢?枚乘,字叔,“叔”在兄弟排行“伯叔”中序数为二,也是“伯仲叔季”四数之一。古人“名”与“字”往往有意义上的关联,从“叔”与“乘shèng”都有序数义来看,枚乘之“乘”当读去声shèng。

从前人的注释来看,《法言》音义“枚乘,绳证切”,是说读去shèng。仇兆鳌《杜诗详注》卷十五《奉漢中王手札》注“枚乘”时也直接注明“去声”。

从诗词韵律使用看,隋炀帝杨广诗句:“孟轲叙游圣,枚乘说愈疾”,“孟轲”对“枚乘”是“仄平”对“平仄”。李瀚《蒙求》云:“枚乘蒲轮,郑均白衣”,“枚乘”对“郑均”是“平仄”对“仄平”。徐夤句:“时通有诏征枚乘,世乱无人荐祢衡”,“乘”对“衡”也是“仄”对“平”,说明历代诗人用“枚乘”之“乘”多为仄声(去声)。有网友专门搜索北宋至明代格律诗中所用“枚乘”的平仄,发现“从北宋开始人们多读作去声,而用作平声的现象反而是明代才出现的,且为少数”,说明历来多数人都是读“枚乘”之“乘”为去声shèng的。

当然,因为是名字,语境限定性不强,也有人认为 “枚乘”之“乘”该平声chéng,也不好说错了。只是就以上“名字关联、旧注读音、格律对仗”等方面推论,读去声shèng的可能性是大很多的。



止于仁问:“万老师,您好!我以前问过您的一个问题,您可能由于太忙没有及时回复,我现在还想问一下。钱大昕一首诗里有这样的话:‘士风沮丧秦坑余,稷嗣面谀非丈夫,解冠溺中踞洗骂,莫怪高皇不喜儒。’这里的‘余’怎么读?是不是应该读‘吾’?余和吾都有我的意思,是不是他们本来就是读音一样的?我不是音韵学专业的,是历史学的,所以有些基本知识还是不了解,希望您有时间的话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5a0b03d4b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4e.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