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润玉笼绡》原文及赏析

2022-03-29 04:53:1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踏莎行润玉笼绡》原文及赏析》,欢迎阅读!
润玉,踏莎,赏析,原文
踏莎行·润玉笼绡 宋代:吴文英

润玉笼绡,檀樱倚扇。绣圈犹带脂香浅。榴心空叠舞裙红,艾枝应压愁鬟乱。 午梦千山,窗阴一箭。香瘢新褪红丝腕。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柔润如同白玉的肌肤,罩着菲薄透明的纱衣。用罗绢团扇轻轻遮蔽着浅红的樱桃小口。脖颈上围着绣花圈饰,还散发着淡淡的脂粉香气。大红的舞裙上,石榴花的花纹重重叠起,艾草枝儿斜插着舞乱的发髻。

午梦迷离。梦中历尽千山万水,其实看窗前的月影,只是片刻转移。手腕上红丝线勒出的印痕刚刚褪去。江面上的雨声淅淅沥沥,却无法望到思念中的你。只有萧萧的晚风吹着菰叶,那境味简直就像已经到了秋季。

「注释 1.踏莎(suō)行:调名从唐韩翃诗句踏莎行草过春溪而来。双调,五十八字,十句,上下片各五句三仄韵。起首四个四言句,前人多用对偶。 2.润玉:指肌肤。 3.笼绡:簿纱衣服。

4.檀樱:浅红色的樱桃小口。檀,浅红色,唐罗隐《牡丹》诗:艳多烟重欲开难,红蕊当心一抹檀。 5.绣圈:绣花圈饰。

6.榴心:形容歌女红色舞裙上印着重叠的石榴子花纹。

7.艾枝:端午节用艾叶做成虎形,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见《荆札岁时记》。

8.一箭:指刻漏。古代计时工具。 9.香瘢(bān):指手腕斑痕。

10.红丝腕:民俗端午节以五色丝系在腕了以驱鬼祛邪。一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缕。见《风俗通》。

11.菰():水生植物,也称茭白,可作菜,子实可食。 创作背景


赏析

这是首感梦词,而这与一般的感梦词又不完全一样,把梦中所见之人的容貌、服饰描摹得极其细腻逼真,并没给人以缥缈恍忽、迷离朦胧之感,因而使人一时很难看出是在写梦。

起头润玉笼绡,檀樱倚扇。绣圈犹带脂香浅。三句着意刻画梦中所见之人的玉肤、樱唇、脂粉香气及其所着纱衣、所持罗扇、所带绣花圈饰,从色、香、形态、衣裳、装饰等逼真地显示其人之美。榴心空叠舞裙红,艾枝应压愁鬟乱。两句,舞裙暗示其人的身份,以愁鬟借喻两地相思,以榴心艾枝点明端午节令。上句的空叠二字,是感叹舞裙空置,推测此因无心歌舞;下句的应压二字,则瞥见发鬓散乱,想象其人应含深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5819b921c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fa.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