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恍若身临其境,恰似感同身受》,欢迎阅读!
恍若身临其境,恰似感同身受
——听杨明老师《缤纷的网络世界》后感
望春小学 毛亚儿
刚刚看了杨明老师的《缤纷的网络世界》录像课,虽然没有实地去听,但感触还是很深。我自己也上过相关的教材,并且还根据教材进行了拓展——安排了关于健康上网的中队活动“我快乐,我成长”。对比杨老师的课堂,我觉得以下几点启发:
1、教学目标定位准确、层层深入
本节课,从谈话自然过渡到网络的便利,引出课题“缤纷的网络世界”,再运用学生喜爱的形式,通过感受讨论思辨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网络的弊端,最后用“金盾行动”来揭示文明上网公约,每一项活动的设计都能较好的体现了本课的宗旨。整节课的教学内容也紧紧围绕目标展开,教师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在课堂上围绕目标开展活动,师生、生生互动和谐,充分体现了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2、活动组织结合实际、层次清晰
教学活动的组织是为目标服务的,每一个环节的安排体现了教学内容的脉络和主线。杨明老师的教学活动的预设看似平常,实为精心。比如课前,通过主持人的介绍,学生对这样一个优秀的新老师一定充满好奇,但又因为听课老师过多而心存顾虑。这里我仔细听了杨老师的课前谈话,共有4个问题:①“吃过饭吗?吃过了就不要做得那么正嘛!”以此来让学生放松紧绷的神经;②“还记得我吗?”这在跟学生套近乎呢!③“与后面的老师打声招呼吧!”瞧,互动效果都到听课的老师这儿来了!④“介绍一下杭州。”这时小主人的立场就体现出来了!别以为这与课堂没什么关系,实际上,杨老师料到学生不能把西湖十景讲全的,他要露一手呢!这不,他一个“外来人”来介绍“西湖十景”,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很自然地抛出问题“你猜我是怎么知道的?”这个问题一下子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为下面的探讨打下了,这样的安排既针对学生实际,又紧扣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这样的安排在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体现。如让学生“猜猜网页的类型”、“有哪些杀毒软件”等,在这类的问题预设时,杨老师一定充分了解到学生可能已有了什么样的生活经验,不然,如果换到我所在学校的学生时,学生对网络的了解要少得多,就会对以下的探讨产生阻力了。而杨老师所执教的班级多数都是城市里的孩子,所以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思维是活跃的,情绪是饱满的。这一点也充分说明了活动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3、教学氛围平等和谐、宽松愉快。
杨明老师很善于营造互信互赖的心理空间,让自由、平等、和谐的精神充盈其间。应该说整堂课教师的教态是明朗快活的,始终面带微笑,给人以亲切感。除了上面我讲到的课前谈话环节外,还有当学生小组讨论时、观看图片时,老师都能走下讲台融入到学生中,与学生交谈或给学生示范,真正成了协同学生进入课堂的伙伴,学生学习的共同体。 本节课值得商榷的地方:
1、感觉课堂上教师预设的太多,学生动态生成的太少。学生始终跟着老师一步一步地走,这也是多数思品公开课的通病,跟老师走,学生可能不会开溜,不会有差错,但对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不是一个好现象。
2、小组讨论时目的性安排不够到位。杨老师在安排“金盾行动”时,通过小组讨论来回答问题,以此得到奖励。学生小组结合已经开始讨论了,又马上补充“小组长读题,其他组员听、想”,然后在讨论没有有充分落实后就问学生“准备好了吗?”过后又感觉讨论的时间不够充足,临时决定让学生在小组中先说一说。当然这是一个细节问题,但对于公开课来说,这样的细节问题也是教师驾驭课堂能力的体现,如果在讨论之前就把要求讲清楚,不会出现事后拿着话筒轻一声重一声地来打断学生思维了。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纵观整堂课,感觉教学流程自然,学生思维活跃,课堂上老师能够发挥良好的素质与主导能力,学生也能够积极参与,充分发言,不同程度的学生通过教学得到不同程度的收获,是一节非常成功的品德与社会课。因为不光是学生,连我这个听课者都受到了教育呢!就如我的题目——恍若身临其境,恰似感同身受!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509c758f1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1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