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诗中的儿童文学

2022-04-25 19:13:18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唐诗中的儿童文学》,欢迎阅读!
诗中,儿童文学
唐诗中的儿童文学

也许很多人对于本文题目中关于唐诗中的“儿童文学”的提法并不认同,因为在中国,“儿童文学”这个概念是在现代文学史上才出现的。在现代之前,我们并不曾把儿童当作独立的文学阅读对象,也不曾把儿童当作独立的文学创作对象。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缺乏这方面文学遗产,“事实上,存在两种意义上的儿童文学。一种是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一种是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古典意义的儿童文学虽不是专为儿童创作的,但它却“是弥补儿童精神需要的一种补偿性文学”,具备儿童文学的性质,同时也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儿童的精神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讲,唐诗中的那些适合儿童特点、事实上也常常为儿童读者所喜爱和接受的作品,便可视唐诗中的“儿童文学”作品。

唐诗中的这一部分作品从数量上来看并不占优势,从理论上来讲又没有得到研究者的认同和接受。因而长期以来,这些作品虽然伴随着一代又一代儿童成长,但从研究领域来看却成了一个被人忽略的角落。即便有学者偶尔提及,也宛若匆匆过客。笔者无意标新立异,仅仅想从儿童视角入手,从唐诗中撷取这独特的一枝与读者共享,在“经典诵读”颇为叫响的今天,权且算作为国学的振兴助一臂之力。

笔者以为,唐诗中的“儿童文学”作品从其存在状态考虑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表现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富有儿童情趣的作品;一种是由儿童诗人创作的语言浅近、活泼的儿童诗歌;一种是被一代又一代儿童喜爱和接受的脍炙人口的短小诗作。

首先来看唐诗中的表现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富有儿童情趣的作品。笔者以为,这一部分作品多是从成人的眼光出发,将儿童作为和谐、欢愉、恬淡、闲适的生活画面的一个组成部分出现的,作品中的儿童形象无论是


行为方式还是生活情趣,都充满了儿童味。“暧暧村烟暮,牧童出深坞。骑牛不顾人,吹笛寻山去。”(成彦雄《村行》)中恬淡安逸的心境和悠闲愉悦的生活,仿佛只有牧童独享,那一份“骑牛不顾人”的自得与孤傲极具儿童气息,成年人只是怀着欣羡的眼光认同和赞美着这一切。“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栖蟾《牧童》)“自由骑”的惬意,“唱歌去”的潇洒,“一笛一蓑衣”的英姿,让人淡去了牧童的辛劳和孤独,只留下“无是亦无非”的超脱。“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时复往来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卢肇《牧童》)中牛背上传出的悠扬的短笛声,飘荡在原野的上空,宛若优美的乐章,又恰是牧童悠然自得的生活写照。显然,在成人的意识里,牧童自由惬意的生活方式和超脱自在的生活情调成了他们赞赏的目标,成了成人某种理想和精神境界的寄托与追求。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唐诗中的那些由儿童诗人创作的语言浅近、活泼的儿童诗歌。在这一类作品中,骆宾王的《咏鹅》是最负盛名的诗作。据唐诗纪事》记载,骆宾王七岁时就能赋诗,他的这首诗就是六、七岁时写成的。全诗从一个六、七岁孩童的视角,将鹅长长的颈项、雪白的羽毛、红色的鹅掌和游水时的优美身姿展现在读者面前,表现了儿童时代的骆宾王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诗才。

最后,我们一起来看看唐诗中的那些被一代又一代儿童喜爱和接受的脍炙人口的短小诗作。这类作品数量极大,艺术水平极高,作用也不可小视。在《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0首》中,这一类作品入选的共有40首,其中如贺知章的《咏柳》,李白的《静夜思》,孟浩然的《春晓》,柳宗元的《江雪》,孟郊的《游子吟》等作品,或给人以美的享受,或给人的精神的陶冶,或使人受到某种精神的启迪。这些内容浅显易懂,文学意味浓


厚,易于儿童诵读的作品,既具有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纯真而又朴素,又具有儿童文学的审美倾向,乐观而又醇美,不愧为唐诗中的具有儿童文学性质的作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4e3bc81de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4f.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