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苏轼的旷达情怀》,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苏轼的旷达情怀
作者:刘红
来源:《科技风》2018年第17期
摘要:苏轼一生仕途失意,壮志未酬。面对人生的种种苦难,他始终表现出安然处之、乐观旷达的情怀,积极奋进的人生态度。当今的我们应汲取苏轼的洒脱,积极面对人生中的困难。绽放自己顽强乐观的生命力。 关键词:苏轼;旷达;乐观
词兴起于隋唐,盛于宋代,按风格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气势宏大,意境雄浑。抒发豪情壮志。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词人苏轼的豪放词代表作。念奴娇是词牌名,赤壁怀古是题目。本词写于1082年,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游赏黄冈城外的赤壁矶时写下的。接下来我们就通过念奴娇赤壁怀古感受不一样的苏轼,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
下面通过苏轼的为官生涯、苏轼与周瑜的对比、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三个方面进行解读。 一、苏轼的为官生涯
苏轼21岁考取进士,开始为官生涯。宋神宗元丰二年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贬谪到黄州做团练副使。哲宗时,废新法,信旧党,苏轼被召回,与司马光意见不合,不同意尽废新法,因而再次遭贬,先后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任地方官。以后新党再得势,59岁时,他被远谪惠州,琼州(海南岛)。徽宗即位,苏轼被赦召回,途中病死于常州,终年65岁。苏轼的为官生涯可谓:一度下狱,三度贬官,命运多舛,生活坎坷。 二、苏轼与周瑜对比
正是因为苏轼被贬到黄州,仕途失意,壮志未酬,触景生情想到了千古风流人物,想到了三国周郎。三国时代群雄逐鹿,英才辈出:有横槊赋诗的曹操,驰马射虎的孙权,隆中定策的诸葛亮。而东坡为什么独爱周瑜。在苏轼看来:周瑜无疑是成功的是完美的。看一下关于周瑜的描写: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不惜重墨描绘了一个年轻有为,英俊儒雅的周瑜形象。 苏轼与周瑜的境遇对比:
在年龄上,周瑜为东吴主帅的时候34岁,而苏轼写作本词时已经47岁。生活上,周瑜娶了江东美女小乔,幸福美满;而苏轼的三任妻子都已先于而去他了,可谓屡遭不幸。外貌上,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周瑜英俊儒雅,风流倜傥;而苏轼早生华发。职位上,周瑜年轻有为,34岁已是东吴都督;而苏轼仕途坎坷,被贬谪到黄州做团练副使。际遇上,周瑜功成名就;而苏轼功成未就,壮志未酬。
在对比中感叹自我,自己仕途坎坷,年老无为;而周瑜豪放洒脱年轻有为。
苏轼先后贬官,可谓黄州惠州儋州州州失意;而周瑜生活美满,功成名就,可谓情场官场战场场场得意。这样一对比,更增添了苏轼的失落与苍凉。 三、乐观旷达的情怀
但苏轼毕竟是苏轼,他面对浩浩江水,想到千古风流人物,发出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感慨。
被捕入狱,谪居黄州,在他看来是怀才不遇,遭人陷害,并使他壮志难酬。“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两句,正是一种悲愤,一种无人理解而寄托于江月的旷达。苏轼在《前赤壁赋》里说:“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苏轼毕竟是苏轼,他特别豁达,“人生如梦”,人生犹如梦一般所有风流人物不也都随着大江而东去,洗涤荡尽了吗?那么又何必去执着呢?
苏轼用江水和明月将一切愁苦失意化为无形之中。这就是苏轼的人生哲学与旷达情怀。 苏轼所具有的旷达豪放,究其根源是他自身具有佛、道、儒三家思想的综合因素。汲取了佛家的净化社会、心态积极的态度;道家的道法自热、致虚守静的精华;儒家的仁爱之心、积极入世的精髓。
综观苏轼一生,正如其自嘲诗:“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苏轼所经历的坎坷是我们一般人难以想象的,但他一直以顽强的人生态度对待所有的不幸与不公平,展现给我们的是积极面对生活的乐观与洒脱。这样的苏轼让我们肃然起敬,这样的苏轼让我们慨叹人生,这样的苏轼让我们学会如何对待人生的困难与各种不如意。苏轼的至理名言到今天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强大生命力。它会在我们人生不同的境遇里展现出五彩的光芒。
苏轼的人生态度其实印证了生活中的道理与现实,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当你遇到苦难与挫折时,怨天尤人也好,伤感自责也罢,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很多时候,我们要学会自我解脱和心灵释放,“古今将相今何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事,都付笑谈中”,人生也就犹如一场梦,无论什么样的困难与不幸,拿到短暂而宝贵的人生面前,又算得了什么呢?
林语堂《苏东坡传·序》中这样写:“我可以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親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这个结论也许最能表现他的特质。”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中这样写:“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
也许正是寂寞让苏轼如此美丽,寂寞让苏轼如此成熟。与其说是苏轼成全了赤壁,不如说是赤壁成全了苏轼。 参考文献:
[1]康震.康震评说苏东坡[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沈祖棻.宋词赏析.北京:北京出版社,2012.
[3]杜安城.苏轼诗词的“旷达”风格简论.康定学刊,2011(6).
[4]曹洪波.苏轼的人生境界与中学生的人生观教育.华中师范大学,2008.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111eb87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1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