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六朝

2022-10-20 12:10:10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汉魏六朝》,欢迎阅读!
汉魏,六朝
从古诗十九首看汉末文人

摘要:《古诗十九首》蕴含着汉末文人的人文精神,体现着他们不平凡的魅力,一字一珠间显真情,他们用不同的心境看待生活,对待悲欢离合,有不一样的感受。 关键词:乐府 觉醒 精神

一、《古诗十九首》的背景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为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编者把这些作者已经无法考证的五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后世遂作为组诗看待。《古诗十九首》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艺术上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

《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汉末文人对个体生存价值的关注,使他们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建立起更为广泛而深刻的情感联系。过去与外在事功相关联的,诸如帝王、诸侯的宗庙祭祀、文治武功、畋猎游乐乃至都城官室等,曾一度霸踞文学的题材领域,现在让位于与诗人的现实生活、精神生活患患相关的进退出处、友谊爱情乃至街衢田畴、物候节气,文学的题材、风格技巧,因之发生巨大的变化。

二、汉末诗人的关注点

古诗十九首的作者们生活在汉末建安前,这是一个正直废放邪狂炽结的历史时期,人们从关心社会政治转向了对个人自身的关注,人文精神也相对低落。十九首较集中地从两方面表现了他们的人生追求:一对爱的渴求,二面对死亡产生的种种困惑。因而在无形中触及到爱与死这一文学创作中的重大问题。

如在《行行重行行》之一、《青青河畔草》之二、《凛凛岁云暮》之十六、《孟冬寒气至》之十七、《客从远方来》之十八这些诗中,无不流露出思妇的相思之苦。拿《行行重行行》来说,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妇女怀念离家远行的丈夫。她咏叹别离的痛苦、相隔的遥远和见面的艰难,把自己的刻骨的相思和丈夫的一去不复返相对照,但还是自我宽解,只希望远行的人自己保重。两个人分别了,而且越离越远,一个""字写出了两个人被活活拆开(什么原因分?)的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苦.痛苦之余,主人公进行了反思:我们究竟能不能再见面?但结果令他失望,道路又艰险又漫长,会面的可能微乎其微.但是主人公不甘心这种结果,他想到了胡马和越鸟的故事,鸟兽尚且如此依恋,不忍离去,我们就难道不如鸟兽吗?不由的心里宽慰了些,还是为痛苦所折磨,日渐消瘦,最后只能安慰自己:还是先放在一边,保重好身体,静静的等待相见的那一天吧.这首诗把思念者的那种缠绵悱恻的心情写的入木三分,令人感动。

《行行重行行》是《古诗十九首》的第一首,写的是思妇的离愁别恨。东汉末年,游宦之风极盛,读书人为了寻求出路,求取功名富贵,不得不背井离乡,四处奔走。当时政治常黑暗,社会极为混乱,出身低下的知识分子,即使满腹经纶,也难于施展。在这种情况下,亲人远离的痛苦,就显得更为突出。所以,《古诗十九首》中以夫妻别离、互相思念为题材的作品占了很大比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状况,特别是下层知识分子的思想苦闷。汉代的养士、选士制度驱使文人不得不背乡离井,长期漂泊在外。这些文人或在仕途作无望的追求,或在异乡逃避政治的迫害,更渴求有爱情、家庭的温馨,以慰藉孤独而屈辱的心灵。极写羁旅行役、相思怀人之苦,遂成为《古诗十九首》的一大主题。

三、《古诗十九首》与汉末文人生存时代的联系

《古诗十九首》虽说不是出于一个作者之手,但这些诗篇却都植根于东汉末年大动乱的历史土壤,而具有共同的忧患意识。因为人生理想的幻灭而跌入颓废感伤的深谷的作者们,为了排遣苦闷,需要讽刺和抨击黑暗,这一个惨雾迷漫的外宇宙;而更重要的是,他们还需要对自己的内宇宙进行反思既然人生如寄,那么人生的价值观该是如何?既然是荣枯变幻、


世态无常、危机重重、祸福旦夕,那么人生的最后归宿又将是如何?就拿《去者日以疏》来说,诗人有感于世路艰难,人生如寄,丘墓摧残,抒发乱世怀归而不可得的创痛之情。在古今代谢这一个莽莽苍苍和流动不居的世界中,诗人的遭际是渺小的,然而诗人的心理时空却又非常辽阔。他把长期的游子生涯放在一“去”一“来”的时间顺流,把异乡的“郭门”和故乡的“里闾”放在两个空间的对流中;而更重要的,则是宇宙的代谢引起他主观和悟解,而诗人的焦灼又加深了景物的愁惨气氛中,耸立着一位耽于沉思的、净化了和升华了的悲剧性格的佚名诗人。就这一点说,又可以看做心灵与现实的交流。《十九首》作者未必是富于思辨哲学家,然而极尽人间的忧患,促使他们耽于沉思,而道家的辽阔想象空间和先秦以来“名理”观念的长期孕育,多方引导他们考虑生死存亡问题,终于把对人生崎岖的探索和对世路艰难的悲歌二者相拌和,这是当时中下层知识分子精神状态的写照。

汉末文人生活在动乱的年代,社会现实的黑暗,给文人精神上以重创,他们思念故乡怀念亲人,他们感叹人生无常,对人生充满彷徨之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给他们的思想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他们社会境遇、精神生活与人格气质都颇受影响,从《古诗十九首》中,我们可以深深地体会到汉末文人的苦闷以及精神上的痛苦。如果我们说古诗十九首的作者们的人文精神已经低落了,这是事实,他们无法维系高昂的人文精神。因为人文精神应是人们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积极的关注是对人类命运、人类痛苦与解脱的积极的思考与探索,人文精神将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但是由于汉末文人这种心态,这样的思维,为魏晋时期人文精神的发展和文学自觉成熟开拓了深厚的领地,蓄积了足够的力量。





参考文献1]马茂元《古诗十九首初探》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罗根泽《乐府文学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3]木斋《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fc42f62ddccda38376bafec.html

微信扫码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