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普通心理学联想想象心理学考研名词解释》,欢迎阅读!
联想、想象
联想(association):由一事物想起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是现实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在人脑中的反映。巴甫洛夫认为联想是神经中已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的复活。联想可以分为简单联想和复杂联想。简单联想是把具有类似特征的现象,或时空上接近的事物,或相对立的现象联系在一起,包括相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复杂联想又称“关系联想”或“意义联想”,它是指由见到某种事物而联想到它的意义及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等。复杂联想包括因果联想、种属关系联想、部分与整体关系联想以及作用与效应关系联想等。
接近联想((association by contiguity):联想的一种。其特点是由一种事物的经验联想到另一种在空间或时间上与它相接近的事物。例如,遇到老同学,就可能联想起母校的许多情景。
相似联想((association by similarity):亦称“类似联想”。联想的一种。其特点是由一种事物想到性质上或形式上与之相似的另一种事物。性质或形式上相似的事物间容易形成联想,如“雨”、“雪”、“霜”、“露”四个字在偏旁形式和字义性质方面均有相似之处,极易形成联想。
对比联想(association by contrast):亦称“相反联想”。联想的一种。其特点是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性质上或形式上与之相反或相排斥的事物。如由小联想到大,由白天联想到黑夜。可提高识记效果,丰富想象力,增强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与灵活性。常用于环境建筑设计。
因果联想(causal association):联想的一种。其特点是由一种事物想到与它有因果关系的另一种事物。即由因联想到果,或由果联想到因。如由感冒联想到发烧,由高产想到良种等。
直接联想(immediate association)亦译“即时联想”。与“间接联想”相对。不借助中介物,直接由一个事物的观念引起另一个事物观念的联想。此类联想通常由特别牢固和深刻记忆引发,且自动化成分多,思维成分少。
间接联想(mediate association):亦称“远隔联想”。与“直接联想”相对。借助中介物在两个没有直接联系的事物之间形成的联想。联想过程伴随着积极的思维活动,对问题解决和发明创造有重要意义。
顺行联想(forward association):亦译“顺向联想”。与“倒行联想”相对。先学习的项目与后学习项目之间形成的联想。顺行联想一般比倒行联想容易。
倒行联想((backward association)亦译“逆向联想”。与“顺行联想”相对。由后面的事物追溯到前面另一事物的联想。此联想可促进事物间关系的认识。亦可验证逻辑推理的重要性。
联想律(law of association):解释联想形成的法则。早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就有关于联想问题的论述。1865年J.S.穆勒提出联想四法则,即联想遵循四种规律:接近律、相似律、对比律和因果律,史称四大联想律。其中前三者又统称三大联想律。
接近律(law of contiguity):亦称“邻近律”、“接近原则”。联想律之一。个体对在时间上或空间上相接近的事物之间容易产生联想。最早由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提出,后为联想心
理学沿用。
相似律(law of similarity):亦称“类似律”、“相似原则”。联想律之一。个体对在性质上或形式上相似的事物之间容易产生联想。
对比律(law of contrast):亦称“对比原则”。联想律之一。个体对于性质和特点相反的事物容易产生联想。有些事物在某一种同特性中具有较大的差异,由此差异容易引起联想。在广告中应用较多。如:人在沙漠中的干渴状态与喝了消暑饮料的状态对比,使人备感饮料的诱惑。广告中应用最多的是颜色对比。
因果律(law of causation):亦称“因果原则”。联想律之一。个体对逻辑上有因果关系的事物容易产生联想。又分为三条副律:多因律,指同样有因果关系的刺激,接近次数越多,联想越巩固;强因律,指同样有因果关系的刺激,强度越大,则联想越巩固;近因律,指同样有因果关系的刺激,形成联想的时间越近,联想越巩固。
想象(imagination):利用原有的表象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人脑在外界刺激物的影响下,对过去存储的若干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成。人不仅能回忆起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即表象),而且还能想象出当前和过去从未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但想象的内容总是来源于客观现实。一般可分为创造性想象和再造性想象两种,它们对人进行创造性活动和掌握新的知识经验起重要作用。
随意想象(voluntary imagination):亦称“有意想象”。与“不随意想象”相对。根据一定的目的,在一定意志努力下自觉进行的想象。随意想象与非随意想象的本质区别在于随意想象具有的目的性和预见性。这种目的性在人的想象过程中调节和控制想象活动的方向和内容。随意想象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
不随意想象(involuntary imagination):亦称“无意想象”。与“随意想象”相对。没有预定目的,也无需作任何努力,常常是不由自主、自然而然地在头脑中进行的想象。它常由客观事物的某些外部特征所引起。如,抬头看见天上的白云或远处的山石,可能想象它像某种动物或人的样子。幼儿的想象往往没有预定的目的,幼儿常产生某些不随意想象。如幼儿捏着橡皮泥时突然说“皮球”。梦是一种最典型的不随意想象。
再造性想象(reproductive imagination):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符号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事物新形象的过程。再造性想象形成的新形象是相对的,虽然对于想象者来说是新的,但实际上是社会环境中已经存在的事物。再造性想象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有重要意义。再造性想象的形成依赖于正解理解言语、图形或符号标志的意义,以及丰富的表象储备。
创造性想象((creative imagination):根据一定目的、任务,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新形象的创造必须以知觉材料为基础。如作家通常需要融合许多同类人物身上突出的特点,才能创造出典型的艺术形象;机械设计师通常需要某些原型的启发,才能设计出新机器。创造性想象是人类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必要组成部分。
幻想((fantasy):想象的一种形式。指向未来的想象。可以超脱现实来满足某种愿望。积极的幻想可以推动人们不断创新,满足心灵需求;消极的幻想,如白日梦,会使人脱离现实。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e9703a101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