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田野调查的方法论及其意义》,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田野调查的方法论及其意义
作者:孙弋帏
来源:《求知导刊》2019年第04期
摘 要:文章首先定义了田野调查的概念,提出了方法论包括留白、经验性、总体性、历史性和理论性等。其次论述了调查中容易遇到的问题,包括唯理论主义、方法主义、还原论倾向和科学主义。最后在为学为己的层面,谈田野调查伦理层面的意义。 关键词:田野调查;方法论;伦理化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04-0031-01 一、田野调查概述及其方法论
田野调查是人们深入到他者的生活、工作环境中,通过参与观察,白描现实结构的深层张力和人们道不明的感受,然后根据经验、理论和历史,有所体悟后再做分析。
田野调查的方法论包括以下几点。一是留白。我们要关注对话中出现的姿势、沉默和断点[1],为非语言的声音和说不清的空白留出位置。同时,也要把偏离理论的事实纳入研究,因为生活本就充满了各种变故。
二是经验性。我们对调查对象有同情和共鸣,才能理解他们的体验和感受。这种“推己及人”“将心比心”的感受力和洞察力,是一种基于“内省”的认识方法[2]。同时,不要一开始就去质疑,不要用科学的逻辑统摄生活的逻辑。世界恰恰是“和而不同”,才让我们学会尊重,这种“美美与共”的文化心态,才能实现“天下大同”。
三是总体性。我们要对研究问题的完整格局有所关怀,理解所有构成社会的因素都是相互关联的。比如《乡村经济》中描述的乡村社会存在和维持的本质在于城乡关系。从来没有单独存在的乡村,其生命必须与城镇发生关联才得以维持。除了结构,还有人格形态,如城乡关系的要害是船主。没有船主就没有手工业,就不会产生和市镇的关联,农民没有额外收入,就没有文化生活,村庄就会慢慢松散。因此,我们既要看到结构和过程,也要看到人心和变化的枢纽。
四是历史性。我们要理解行动者行动的意义,就要有历史的维度。比如,我在苏南东林村调研发现,“农民上楼”的动员都是当地党员议事组来平息,而其成员大多是“被上楼”村民的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戚,所以权力在村庄靠关系和人情起作用,背后是百姓“日用不知,习焉不察”的行动伦理与价值理性。
五是理论性。我们要阅读经典文本与核心文献,找到重要问题的真正源头及其演变,在“察其渊源,观其流变”中培养田野工作的想象力和预拟问题的禀赋。同时,不要认为文本中提到的事物在现实中能找到相同的对应物。
田野调查需警惕四种问题:第一,唯理论主义。用理论裁剪现实,对不符合理论的现实视而不见,甚至当作必然消亡的落后事物。第二,方法主义。用方法限定研究问题和研究对象,而非根据问题寻找适合的方法。第三,“还原论”倾向。用非精神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机制解释人的精神世界。第四,科学主义。忽略西方理论背后的基本预设,有独特的社会结构样态和自我理解方式,而将其视为真理审判中国现实。 二、田野调查的意义
田野调查的意义除了促进理论中国化,还有“为学为己”的层面。田野先是伦理化过程,人伴随着田野而成长。我们不仅要研究整个田野,还要和所有人打交道,扩展自己对世界的理解。纯粹的求知不是目的,研究最终还要回归每个人的生活。我们不仅在田野中研究,还要把生活当作田野,设身处地理解他人。中国人的基本特征是伦理本位,所以说话一定要有伦理考量。比如,我姥姥相信一些保健品广告,但我不能因为我的想法正确,就直接说出来,我们还要思考这一行动是否合乎道德,是否符合人群自发的文化规范。因为所有社会行动都在重新建立和更新人际关系,我的直接表达可能破坏她心中早已建立的社会秩序。所以我会说:“哪天我也试试。”过段时间再描述我的“用户体验”,慢慢告诉她我的理解,这就是田野送给人的礼物。
参考文献:
[1]应星.叩开“受苦人”的历史之门读《受苦人的讲述:骥村历史与一种文明的逻辑》[J].社会,2014(1).
[2]周飞舟.从“志在富民”到“文化自觉”:费孝通先生晚年的思想转向[J].社会,2017(4).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c60e0d5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0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