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经济学视角看社会现象》,欢迎阅读!
经济学小品文
由视角造成的错误
经济学角度看问题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里有一句话:“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那么举个例子,雇佣技术水平最高的建筑队,使用最昂贵的材料,在撒哈拉大沙漠中央挖一个长宽高个一千米的大坑并且装饰的富丽堂皇,这无疑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那么卖价多少比较合适呢,恐怕卖价多少都会无人问津,那么你还认为马克思的理论可信吗?
上面的话犯了两个逻辑性错误,一面之词以及道德连坐。一面之词即专门强调某一问题对自己有利的一面而忽略其他,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里明确的指出,商品的因素有二,一个是是上面说的价值,另一个则是使用价值(指物的有用性即它能满足人们需要的属性),忽略了供需问题而只强调价值不提及使用价值,这必然导致一个错误的结论。道德连坐即以一个团体与一个名声不佳的人又关系来否定这个组织所有人的品行,推至上文即即使马克思关于价值的论述被证明错误也不能由此推出马克思其它理论不可信。然而现实生活中,故意耍逻辑花招来引导错误理论、从而误导缺乏专业知识的听众的现象频繁出现,许多演讲、课堂都以取笑马克思理论体系(本文且不谈马克思主义是否具有真理性)为乐,而许多听众由于对相关知识的欠缺,而容易产生众心理而被轻易引导,因此产生了对理论甚至体制的种种质疑。
马克思主义作为有指导地位的思想,它的内容应该是具体的,但也是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的,它有自己或大或小的适用范围。不仅是理论,思想也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必须向前发展,人们的认识与思想也应该随着时代发展有所转变,否则很容易被他人、被现象、甚至被自己所蒙蔽。 从现象中产生的误解。先从我国著名的春运说起,交通运输力欠缺使供远远小于需,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可以清晰反映当供低于求时总价格水平应提高,但是若官方提高票价以调控供求关系,必然引起人们大面积的争议与不满,从人民利益角度出发控制票价不变看似合理,却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这就导致“黄牛党”的不断出现,“黄牛党”加价倒卖车票从中大量获利的可行性说明高的票价是非常富有市场的,从理论角度这是在市场不平衡的情况下对市场非官方的调控,是不合理模式的必然产物。再如iphone的热卖,上市第一周限量发行虽然是卖方营销的策略,但也很明显的影响了正常的供需,为了买到首批发布的iphone许多人不惜出翻一倍的高价从倒卖者手中买入统一零售价的手机,这和倒票现象的道理一样。回到火车票的话题,大多人支持不提价并排队买票,但这样的民意是否真的维持了“公平”值得商榷,排队是把付出的钱转换成了付出的时间,是否公平却决于是否对所有人来说时间都比那固定的票钱有更高的价值,很显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想,从本质上说他们用相同时间创造的价值不一样,所以有了不同的度量标准。若提高票价,将使供求平衡,这会大大提高效率,但人们舍弃了这个更高效的选择,因为大多数人更愿意把时间看做等价物,将同时同地的排队和公平竞争划等号。排除国家为民生着想稳定低票价的原因,从经济学角度看人为稳定低票价并不那么合理,也不具有绝对的公平,相反黄牛党有了出现的理由。
1
经济学小品文
现实生活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有关经济学现象,人们与经济学日趋紧密地相关,因此要看清现象中蕴含的合理与不合理,经常需要我们改变思维方式从各方面尤其是经济学的角度看问题。
被自己蒙蔽产生的误解。如今人们追求民主,反对专制,但如何权衡其中的利弊呢,民意所向一定是正确的而小部分人所做决定一定是错误的吗?由西方福利制度来看这并不一定。完善福利制度的好处不再枚举,人们都愿意得到更好保障并尽可能少的付出,因此由人民投票,提高福利的法案总能通过,而提高赋税的法案却很容易被否决,国家很难获得投入福利制度的高额拨款。而且更多的人开始对就业有消极情绪转而依靠政府补贴,政府大笔的投入和变少的收入进而造成每年的财政赤字,这样的民意所向很难得到客观的肯定。另外,为什么在这样的高负荷下的国家GDP依然居高不下?GDP = 劳动者报酬+ 生产税净额+ 固定资产折旧+ 营业盈余,在西方的社会福利之下,人们的劳动力供给与价格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失业后有足够的社会保障的人是不会牺牲自己的闲暇舒适去找低廉的工作的,这样劳动者的报酬就不会过低,即使是失业率很高的时侯,西方的劳动报酬也不会明显下降。高福利与追求高GDP使政府骑虎难下。若执意削弱福利体系,除了造成不满,还将造成劳动者的报酬降低,而这会直接使国家的GDP大幅下跌,但是继续维持高福利体制又显得非常艰难,无奈的政府可能会加大印发货币进而引起通货膨胀。人们为盲目获利做出了使政府陷入了两难境地的决定,因此人们需要改变角度,不单只从自己的立场看问题,经济繁荣需要人们的思想也跟得上其发展的脚步,少数人的局限可以被民主挽救,但大多数人的局限将使民主变成灾难。 由于视角不同,我们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些结论反应的是一个问题的几个方面,可对可错;但如果由于视角的局限,我们通常会得出错的结论,盲目做出的错误判断。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c441b21b52acfc789ebc9a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