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试论中国社会思想史和社会学本土化的关系》,欢迎阅读!
试论中国社会思想史和社会学本土化的关系
——从儒家思想切入
10社会学 1003402014 谈婷婷
西方社会学从产生至今已走过了近170年的历程。从1838年法国哲学家孔德提出“社会学”概念开始,在100多年的发展中,西方社会学已初步形成了一套基于西方文化和社会历史背景的理论和方法,得出了许多经验和教训。
然而,对中国而言,社会学作文一门正式学科,是从西方引进的。1895 年,严复在天津《直报》上发表《原强》,首次介绍达尔文的进化论,介绍斯宾塞及其群学。而作为一门学科得到系统发展则是 20 世纪20年代后期的事了。中国社会学在经历了此后的二三十年间的短暂、快速发展之后,至 50 年代嘎然而止。1952年的院系调整使得所有高校的社会学系都被取消。此后20 多年的空白,使得原本根基就比较薄弱的中国社会学更加萧条。1979 年,当中国社会学重新恢复的时候,却发现已落后供于世界特别是美国太多。
在这一背景下,我们不难看出,此时在中国开展社会学的本土化运动,不可能不顾及西方已有的研究成果。那么,社会学研究本土化存在哪些问题呢?
现代性是社会学的本质,但现代与传统之间并不完全断裂。中国社会思想史力图沟通传统与现代,揭示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连续性,建立现代与传统之间的同一性,进而发现当下社会的特质。
中国社会思想从原始社会便开始涉及,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古代社会思想无疑是研究中国当今社会的一大理论宝库。在中国古代传统思想中,儒家思想一直是处于主流位置的。那么,在当今,儒家思想与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研究又有什么关系呢?
西方社会学中的结构功能主义认为社会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的系统,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其中,以帕森斯为主要代表人物。帕森斯犟社会体系视为更普遍的行动系统的组成部分,其他主要的部分还有文化体系、人格体系和行为有机体;任何体系若要生存下去,就必须满足这四种功能必要条件或需要。行动的四个子系统之间的分别是功能上的。“我们用所有行动系统都具有的四项基本功能来描述它们,这就是模式维持、整合、目标达致和适应。”同时,在儒家思想中,创始人孔子竭力提倡“礼治”,主张“齐之以礼”,用礼规范人的行为。孔子认为,在等级名分制度下,同等级的人都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办事,谁也不要“僭越”,才是“天下有道”,才能使社会秩序井然,战争、政争及一切社会冲突才会消失。孔子所说的“礼”,不但是一种政治原则,一种仪文,而且也是一种社会制度, 一种社会规范。同样是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
会系统发挥其功能,在中国古代社会思想中早已出现。社会学本土化研究即可将西方社会思想中的结构功能主义与中国儒家思想中的“礼治”结合,正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做社会学本土化研究。
社会控制是指社会或组织(主要是国家)为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运用社会的力量影响、约束和规定社会成员思想和行为的手段和过程。社会控制这一社会学概念由美国社会学家E.A.罗斯提出来的。罗斯认为,社会进步和发展取决于整个社会如何在社会稳定和个人自由之间取得平衡,为达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社会必须有控制机制,社会控制就是社会统治的手段,它规定着社会生活方式,维护社会秩序。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也有这方面的思想。孔子的核心思想“仁”,提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我们认为孔子的“仁”,就是社会制定的人与人关系与每个人主动服从“礼”,主动按社会规范处理好人与人关系等行为的有机的总和。后来,孟子提出“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要使社会安定,必须得民心,缓解阶级冲突。单纯地用“仁”来治理国家,这无疑是没有多少约束力的,所以,汉代董仲舒在儒家思想中融入法家的“严刑酷法”,提出“三纲五常”,他认为人都应受这些纲常伦理的约束,以便维护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得以有效的控制。不管是西方还是中国,在社会控制中都强调了人的作用,这对中国社会学本土研究有重要借鉴意义。
就社会政治思想而言,中西方也有共通之处。在古希腊罗马时期,柏拉图提出了理想国的思想。他理想的国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统一于相互依赖的社会生活的需要,是一个由社会分工形成的功能—等级系统;它统一于消弭阶级对抗的社会秩序的需要,是一个实行财产公有及全面管制的集权体系;它统一于使人人过有德的良善生活的需要,是一个崇尚知识与道德教育目标的“圣哲之王”的贤人政制。再让我们把视线转向儒家思想中的理想社会模式。孟子的理想社会模式是一个讲求“仁义”、“省刑罚、薄税敛”、实行井田制、由一个个足衣足食的小康之家构成的小康社会。虽然说,在他们当时所处的社会中,这些思想仅仅只是一种“理想”,阶级的存在,无尽的掠夺,都不可能真正实现这美好的社会图景。这些想法是美好而又天真的。维护社会秩序、人人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这些都是他们的理想社会共同涉猎的方面。在无意中,中西方思想有了共通之处。
西方社会学在其100多年的发展中,已获得许多成就。这些都是中国社会学发展的宝贵的可供借鉴资源。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又决定了中国社会学的发展不应全盘西化。由资料可知,当前社会研究本土化面临的挑战来自两方面:一是如何与西方已有研究成果之间的关系,二是在构建本土社会学的过程中如何彰显本土的文化意蕴。那么,作为中华儿女,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bf4a53743323968011c92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