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庆性

2022-07-09 12:38:2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节庆性》,欢迎阅读!
节庆
节庆性的定义



节庆是西方狂欢节衍生的一种形态创造性节日形态。那么西方的狂欢节有事什么呢? 首次发现狂欢一词是 20世纪50年代,在巴赫金的故乡,苏联世界文学研究所理论部的青年研究人员柯日诺夫读到了巴赫金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问题》一书,并在该所档案资料部门查阅到巴赫金的学位论文《拉伯雷在现实主义历史中的地位》

巴赫金认为:狂欢节是没有边界的,不受限制,全民都可参加,统治者也在其中,所有的人都参与其中。狂欢节使人摆脱了一切等级关系,特权、禁令,它使人们不是从封建国家、官方世界看问题,而采取了非官方的、非教会的角度与立场,所有的人都暂时超越官方的思想观念,置身于原有的生活制度之外。死亡、再生、交替更新的关系始终是节日世界感受的主导因素。同时节庆性也是指人们在当地长时间文化习俗的积累,演变成一种带有特定主题社会活动,这种活动有庆贺或者祭祀的必要性称之为节庆性。

比如说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正月初一为“岁首”,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它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甚至全民性的特点。年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新年节庆虽然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由此来看,春节就是经过当地人长时间文化习俗的积累,由一些扫房屋、洗头沐浴等小的习俗习惯慢慢演变成去旧迎新的这个一个节日。所以,春节就具有典型的节庆性。

所以节庆性是在一定时间进行新旧更替,并且有巨大的群体参与其中的一种特殊节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be57a096c85ec3a87c2c5dc.html

微信扫码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