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春节手抄报资料:春节诗词歌赋》,欢迎阅读!
春节手抄报资料:春节诗词歌赋
春节手抄报资料:春节诗词歌赋春节手抄报资料:春节诗词歌赋 中国的春节,作为除旧迎新的节日,时间相当长,从年前的腊月二十三,天空中就似乎弥漫了节日的气息。这种节日的气氛,在保持传统风俗较好的地方,甚至会持续到二月二龙抬头的时候,但欢度春节的高潮,应该说是自除夕始一直到上元之夜。除夕与新年之际,意味着生命流逝的界碑,最容易引发诗人的生命意识,引发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所谓 旧国当千里,新年隔数更 ,又值春风渐进之际,所谓 寒犹尽北峭,风渐向东生 ,也就最为容易引发寂寞情怀 衰残归未遂,寂寞此宵情 。(见中唐姚合《除夜二首 其一》)检索唐宋诗人的春节诗作,不惟可以通晓唐宋时代之春节民俗,而且可以审视诗人的心灵世界。
为何叫做除夕,光阴过去为除,《诗经 唐风 蟋蟀》就有: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岁月其除。 这大概是有关除岁之 除 最早的使用。朱熹解释说: 聿,遂;莫,暮;除,去也。 说当蟋蟀在堂的时候,一年之岁忽已晚矣。终岁劳苦,不敢少休,而当此除岁迎新之际,应该纵情欢乐, 当此之时而不为乐,则日月将舍我而去矣 。这也就是中国春节何以如此之长的历史文化方面的原因。
有关春节的民俗,较早的记载见于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其中的庭前爆竹,以次拜贺,进屠苏酒,插桃符等等,在唐宋诗词中
1
都屡屡得见,而且还有许多新的补充,如初唐之际杜审言的《除夜有怀》: 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 兴尽闻壶覆,宵阑见斗横。 描写了除夜的把烛迎新、宵阑见斗横之通宵不寐的守岁以及兴尽闻壶覆的射壶游戏等等。射覆是古代近乎占卜的游戏,在覆器下放置东西使人猜测,故曰射覆。猜谜语式的酒令,也被称为射覆;李商隐在《隋宫守岁》诗中说: 沉香甲煎为庭燎,玉液琼苏作寿杯。 燃起名贵的沉香,庭院中火炬灯烛照得一片通明,举起玉液琼浆美酒,来祝贺新的一岁之开始。这些习俗,直到今天大多保留着。
唐人以 除夕 元日 等春节为题目的诗作,当以白居易的为多。其中的原由,大抵是由于诗歌发展到中唐,原本以山水意象为主体的近体诗一变而为摹写日常生活的以文为诗,如同王国维所说 诗至唐中叶以后,殆为羔雁之具矣 ,说诗歌到了中唐,就像是春秋时代相互见面礼聘应酬的羔羊大雁一类的礼物(《礼记》: 凡贽, 卿羔,大夫雁。 )。这种说法,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初盛唐诗,近体诗刚刚形成,山水意象兴起,故作诗极为凝练,真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而中唐时代的韩愈、白居易等,以散文方式写诗,白居易又特别主张通俗晓畅,写诗近乎写日记,写书信,盖因诗体变革的初期,其意义往往更多在于冲决,尚未找到适中的方式,因此白居易的春节诗作,虽然数量极多,但却并不是太好。其中稍稍好看些的,如写于60岁的《除夜》: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洋溢着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和生命仍然存在的恬然自得,是那种 七十期渐进,万缘心已忘 的闲适和 堂上书帐前,长幼
2
合成行 (《三年除夜》)的惬意。写于49岁的《除夜》好些: 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老添新甲子,病减旧容辉。乡国仍留念,功名已息机。明朝四十九,应转吾前非。 特别是前两句,虽然仍然是个体化的语境,但因为有了 天涯渺未归 的悲哀和 岁暮纷多思 的国人于除夕之夜共同的感受,也就有了些感人之处,但其余六句,却仍然显得枯燥而缺乏动人的力量;写于53岁的《除夜寄微之》: 共惜盛时辞阙下,同嗟除夜在江南。家山泉石寻常忆,世路风波子细谙 ,写出了白居易与元稹 一事无成百不堪 的共同人生经历。此外还有 万里经年别,孤灯此夜情 (《除夜寄弟妹》), 牢落江湖意,新年上庾楼 (《庾楼新岁》), 家寄关西住,身为河北游。萧条岁除夜,旅泊在洺州 (《除夜寄洺州》)等,都是白居易春节诗中的佼佼者。共2页,当前第1页1春节手抄报资料:春节诗词歌赋 相关内容: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adee10a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