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民居与自然环境有何关系?》,欢迎阅读!
附件2
研学问题设计表
教师姓名 年级与学科
陈
七年级地理上册
所在单位 联系电话
番禺区化龙中学 130*******
教学内容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研学问题 民居与自然环境有何关系?
生成方式 课前预设 (在方框内划勾√) √ 课堂生成
1、理论依据
(1)从学科知识角度考虑
聚落的教学内容是七年级地理上册的学习内容,属于地理科学知识的范畴,包含了地理概念(聚落的概念)、地理空间分布(聚落的分布)、地理因果关系(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地理规律(聚落的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等地理基础知识点。
(2)从学科素养角度考虑
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核心的特有知识体系。聚落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一些特色民居往往能反映一个地方的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通过“民居与自然环境有何关系?”的问题设计,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地理现象,用所学的地理知识指导生活、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探究其形成发展的原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知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
价值分析
2、教学内容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气候资料图及景观图,分析民居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归纳具有地域特色的聚落分布于形成的普遍规律,突出地理学科特有的人地关系核心。 3、教学目标
学生能针对具体的聚落实例(提供的图片或说明材料),初步分析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并能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4、学情分析
本节的知识比较直观形象,与生活联系紧密,是学生认识较深刻的一种自然环境,当然,学生对此种环境的认识是停留在感性认识之上的。初一的学生不喜欢高谈阔论的说教,但能从生活实例中感悟自己的认识并指导自己的行动,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大量实例和图片,给学生留下鲜明直观的印象。同时,初一的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能力方面尚未完善,教师需要提供适当的气候资料,如: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等,引导学生多思考、多分析,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使其获得新知。
本研学问题分5个环节进行:
1、读课本P83图4.16与图4.17,分析两处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在讨论分析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学过的读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的方法来归纳当地的气候特征,并能从民居的景观图中获取有效的信息(即当地民居的特点)来分析问题。
2、观察教师提供的课外图片,说出民居的特征。
教师出示我国江苏、云南、青海的民居邮票,让学生认真观察,并说出他们各自有何不同?此环节学生可以从民居的形态特征、建筑材料、规模等不同方面找差异,旨在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找到的答案将会五花八门,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进行梳理筛选,主要从建筑形态(平顶与斜顶的区别)及建筑材料(砖石与木材的区别)等方面进行分析。由于这个三个地方的民居均是我国典型的民居,可以将学生学习的范围从世界民居回归到我国民居,挑选学生身边的地理事物,以达到知识迁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目的。
3、猜测:这三个地方房屋的形态与当地的温度、降水状况有何联系?
实施情况
中国地理是学生还未学习的八年级地理知识,要求学生根据不同民居特点推测当地温度、降水等自然状况有一定难度,但可以促使学生在好奇心驱动之下开动脑筋,运用所学的世界气温、降水分布的普遍规律和生活经验进行分析、归纳、整理,有利于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并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形成对地理课持续、稳定的学习动力。此环节中,学生猜测之后,教师需要适当补充当地的气候资料(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并给出相应的文字、景观图片等资料,再次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从而纠正学生中出现的错误的认知。
4、让学生谈谈他们所知道的特色民居,并简单分析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此环节是开放式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和体会,谈谈他们所知道的特色民居,以达到让学生学以致用,掌握知识迁移的方法、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的目的。因此,不要求学生答得全面准确,教师需要进行适当引导和补充。时间允许,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广州特色民居——西关大屋与广州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5、利用思维导图,归纳民居特征与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通过归纳总结,学生明确了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密切相关,会受到气温、降水、地形等条件的影响,我们需要根据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合理安排人类的活动。
本研学问题的五个环节从课本活动到课外的活动,从世界民居到中国民居,从分析老师出示的民居资料到讲述自己熟悉的民居,内容、难度有一个从易到难的过程,能让学生循序渐进接受新知识,并进行知识的迁移。
教学反思 在学习过程中,采取了合作学习的方式,同学之间相互讨论,相互交流,增强了同学间的合作意识。同时,教师创设了让学生参与自主学习的情境与氛围,提供了让学生拓展思维深度与广度的图文资料,更多地突出了地理学科以图析文、以图促思、以图明理的学科特色。
与民居建筑有关的内容,也曾设想过通过让学生自己去设计房屋,在设计过程中思考
建房屋需要考虑的自然因素,从而得出民居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但课堂只有40分钟,当放手给学生思考、展示的同时,如何分配时间,如何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基于课堂时间和学生学习水平的限制,图文资料主要由教师准备,但如果教师能更多的放手指导学生去收集资料相关的资料,会更有助于开阔他们的视野,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开放。
每一节课,总会有那么几个非常积极发言的学生,也总会有那么几个基本上处于比较被动状态的学生,他们仅仅是在小组讨论的时候才勉强参与活动,如何关注这一部分学生?如何正确引导他们参与到学习中来?这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教研中去认真的研究,交流。
页面不够可加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a23f9afef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