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西方现代思想史》,欢迎阅读!
思想史是思想的斗争,不是亡灵的画廊
-----读《西方现代思想史》有感
在没有上老师的《西方政治思想史》之前,总觉得西方思想史是枯燥而又无味的东西,是老师让我感受到了西方政治思想的深邃与有趣。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又自行完成了《西方现代思想史》的阅读,并写下了这篇读书报告。
《西方现代思想史》的作者斯特龙伯格,一生著有很多名著,在思想史的研究有很大的造诣,《西方现代思想史》是其代表作。
“思想史是思想的战场,不是亡灵的画廊。”这是写在该书封面上的一句话。 斯特龙伯格的这部思想史无疑是我看过的最好的,原因就在于上述那句话。既然是思想史,那罗列各家的思想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斯特龙伯格基本完成了这个画廊的布置工作,把一幅幅思想的“画作”整齐摆好,同时又尽量做到客观,而不像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但仅仅这些也才刚刚是尽了“本分”而已。最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这个“战场”。仿佛电影一般,让我们切身体验到弥漫在战场之上的“硝烟”和“情绪”。在某种程度上,这本《西方现代思想史》已经远远超过了一些历史小说,一方面让你觉得自己仿佛是伏尔泰身边的秘书,或者路易十四的宫廷书记员,正亲身地感受这些伟大的思想的无穷能量,为法国大革命而激动不已,为二战唏嘘感叹,另一方面又转换到哈代《列王》里的视角,自己成了居高临下的天神,睥睨一切,透过云层看着人世间正弥漫着怎样的硝烟,不同的势力如何交织在一起,“拿破仑”如何征服其他……除却这些,作者还像汤因比在《历史研究》里那样,不停地抛给我们一些“前途未卜”的“未来”,汤因比在《历史研究》里试图解决这些问题但不了了之,最终把问题留给了我们,而斯特龙伯格“述而不著”,笑着将先贤的思想娓娓道来,而由着我们自己去思考。
书的内容是自15世纪以来西方的思想史,包括哲学,政治,科学,神学,艺术等等,基本是照着时间脉络而来的,个人觉得作者在“启蒙运动”和“二战之后”这两块花的笔墨最多,并且给出了一些很有意思的想法。
在提启蒙运动之前,作者大致讲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这里作者抬高了中世纪的地位,中世纪并非像许多人所认为的那样是黑暗,糟糕,学术停滞不前的年代,实际上中世纪奠定了欧洲思想传统的重要特征,即“乐观的理性主义”,即相信外部世界有一种合乎逻辑的规律,而经验哲学的发展也为之后的剧变奠定了基。同时,作者还稍微“贬低”了文艺复兴,认为当时的人文主义者对科学和技术毫无贡献。
广义的启蒙运动可以分为科学,哲学,政治三个层面,而其时间跨度也可以是极广的(17,18世纪)。从牛顿的科学革命到洛克的政治革命再到康德的“哥白尼”式的哲学革命都可以被囊括在内。而相对的,是神学基督教会的空间被不断地压缩,科学上的突破对亚里士多德式的教会造成了重大的冲击,而由其产生的自然神论也开始和基督教抢夺地盘,另外的无神论者和不可知论者又纷纷将矛头对准了教会。无论从何种情况看,基督教会都处于一个孤立无援,四面楚歌的境地。但颇具戏剧意味的是,许多攻击教会要害的人却最终成了教会最忠实和最有力的捍卫者。牛顿在创建了经典力学体系后,又把上帝说成了是一项宇宙所遵循的计划的积极维护者,从而给上帝留了一个位置。伏尔泰痛斥基督教但到了晚年却淡然地认可了基督教的合理性。当然,这之中还有类似笛卡尔,贝克莱这样的基督教一贯的卫士。但不管怎么看,基督教的反抗总显得势单力薄,科学和理
性已经成为了时代的潮流而难以阻挡,如“洪水猛兽”一般将所有胆敢阻碍自己的势力全部吞没。而在这些领域上的种种斗争中,似乎可以发现教会不再因其神性,而以其“功能性”作为其存在的依据和必要了。尤其是浩浩荡荡的科技浪潮,将整个人类社会都冲垮了。可怜的人类被冲到一个荒岛上,一个没有上帝光芒照耀的地方,人们感受不到救世主,甚至连和自然的纽带也被剪断了。仿佛新生的婴儿。茫然无助的人类在这个新的充满确定性的世界感受到的却是完完全全的不确定性而无丝毫的归属感。一些先贤们及时认识到了自己所投身于的这股浪潮正在给这个社会造成多么严重的精神空虚,便想再次请回上帝。孟德斯鸠说道:“人类的各种宗教之所以有价值,仅仅是因为它们引导人们过善的生活。”而另一位接触的科学家,帕斯卡也预见到了科学主义的隐藏后果,对这股浪潮摧毁人类精神价值的可能性深感不安。这种科学与宗教的复杂关系,一直持续到了现代。我们仍可以不时听到退回宗教怀抱的声音,正如汤因比在《历史研究》和弗洛姆在《爱的艺术》里所呐喊的那样。同样相似的的还有对理性的忧虑。这在法国大革命之后的浪漫主义浪潮里表现地淋漓尽致。甚至有一种西方社会濒临死亡的观点,就是因为“过于理性化”:科学和抽象的思维过多,人类失去了与自然的联系,失去了与神话和象征的接触,失去与正确的宗教和言语的联系。“一股原始的生命力,一种不假思索的,面向直觉经验的开放性,这种东西在过于精致的西方基本已经消失了。”甚至再后来的从现实主义到自然主义到现代主义,象征主义甚至达达主义,未来主义,都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人们潜意识里渴望摆脱理性的一种复古情绪。
而在20世纪之后的部分(两战和当代),其实不难发现,书中所论述的一个重点是马克思主义,这里也让我深深体会到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广泛影响。从二战前的民族主义和纳粹主义到二战后以美苏为首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对峙,作者再次天才般地以“思想史”的视角展现了当时人们的思想状态,尤其是二战后蔓延的“何去何从”的迷茫,就像汤因比在《历史研究》的最后所深深担忧的那种情感一样。在这里,隐约可以发现作者对于马克思主义持有一种比较苛刻的态度,主要表现在对”马克思主义实践失败“的描述上,但是作者同时又向我们展示了比我们了解的要大得多得多的马克思主义,包括费边主义,萨特的存在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甚至还有福柯的结构马克思主义,这在很大程度上还原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真相,比如所谓共产国际中的“修正”实践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一般很难了解到的。而且作者反对的,似乎更像是以苏联为代表的激进社会主义以及它所表现出来的独裁反自由和思想国有化的方面。
不了解近代西方思想,也就不可能了解近代中国,这样的说法会让一些固守“吾土吾民”的国人,甚至一些致力于打破“欧洲中心论”的西方学者不快。他们想从近代西方的影响中重新剥离出“原生态”的传统,以便重新建立中国文化的连续性。但在这样做时,他们所使用的概念往往也是从西方谱系中搬来的。西方文明大规模进入中国后,中国作为一个文化实体是否还存在连续性,是一个可以做出多角度解释的问题。中国社会确实有自身的连续性,这体现在那些已经溶入我们行为方式的价值之中,它多多少少决定着中国人对外部环境变化做出回应的模式。但无可否认的是,这个回应的过程也形成了中国在意识形态上接续欧洲思想的连续性,不然我们便无法解释百多年来汉语世界中挥之不去的民族主义、社会主义、浪漫主义、自由和民主这些价值符号。换言之,我们也已变成了现代世界“杂烩文明”的一分子。就此而言,读读斯特龙伯格这本书,肯定是大有益处的。
在本书的最后,作者还谈到了知识专业化,大学化的隐藏危机以及文明冲击的问题。随之而来的是一些十分新颖,以至令人“莞尔”的观点。比如现代大学的流行化以及现代生活日益职业化和专业化导致了旧式文人的衰落。“专业能力的巨大提高所付出的代价是牺牲了广度和厚度”,同时学术专业化还导致了科学领域的四分五裂。越来越多的专有词汇和学术亚文化出现,使得学者的语言越来越晦涩而难以为国外人士所理解。而对于文明的冲击,书中也提到过一个新奇的观点,“……一个新文明将会从这个巨大的融合过程中浮现出来,就像西欧从古代的暮色里出现一样。”这在某种程度上与汤因比提到的第二文明解体,高级宗教社会的成长有某种相似之处。
读完这部思想史,就仿佛乘着小舟从15世纪泛到了现在,要说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一种对不确定性的深深忧虑以及对确定性的怀念追思(表现为一定程度上的复古主义)。无论是宗教革命,科学革命还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各种各样的规律不断被发现,世界看似越来越明了了,但“我们”却越来越捉摸不透自己和未来。个体的意识大大丰富了,“我们”可以在许许多多种让人困惑不解的选项中任意做出选择,但选项后的答案依旧是个困惑。浩瀚如海的个人生活反而使人觉得迷惘和虚无。一系列的崩塌最终造就了“美丽新世界”,但我们却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彷徨地战栗,手足无措。而这时,“正是在同一个地方,我们的祖先曾经在“绝对确立”的明彻阳光下恬然漫步。”
在浮躁的大环境下读完一本能够洗涤心灵的书,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宁与舒适。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a12953ab14e852459fb57a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