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网络社会的崛起》读书报告》,欢迎阅读!
《网络社会的崛起》读书报告
《网络社会的崛起》是美国著名社会学者和作家曼纽尔·卡斯特的著作,是《信息时代三部曲:经济、社会与文化》的第一卷,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在这本书中,作者对信息技术革命富有洞察力的见解,以知识和信息为原动力的技术为切入口,对技术决定论予以驳斥,详细阐释了技术在社会结构和组织制度的嵌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后者对技术的反作用,将网络社会的脉络清晰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作者在开头先论述了技术、社会与历史变迁的关系,指出技术并未决定社会,社会通过国家的作用可以窒息技术的发展,然后从发展方式和生产方式角度界定了信息主义与工业主义、资本主义和国家主义,并得出信息化的大势所趋与信息化过程中人们自我认同感的变化。然后将主题内容分成了七大章,分别明确了信息技术的革命,强调信息技术革命成功的影响因素,并突出国家的作用,和信息技术范式的5个特征,处理信息、效果广泛、网络化逻辑、弹性、系统化;然后阐述了信息全球化,科技全球化,政治全球化,总结出新经济的特点:出现在特定时间即20世纪90年代,特定空间即美国,围绕特定产业即信息技术产业与金融产业以及生物科技产业。在随后的几章中,作者详细介了工业主义向信息主义转变的过程和原因,并强调大众媒体文化对信息选择的重要性;在最后,作者表述了全球资本市场、网络企业、生涯工作时间、生物与社会之节奏性以及与之相关的生命周期观念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变化形成一种虚拟时间的文化是网络信息社会的内在表现。
在文章的结论处,卡斯特指出,我们对信息社会结构的探讨已经得出了一个综合性的结论:时至今日,作为一种历史趋势,信息时代的主导性功能与进程正日益紧密地与网络结合起来。网络建构了崭新的社会形态,而在现实世界中,网络化逻辑的扩展已改变了生产、经验、权力和文化进程中的操作与结果。尽管社会组织的网络形式已经存在于其他时空形态之中,但新型的信息技术范式却为其无孔不入地渗入整个社会结构提供了物质基础。除此之外,卡斯特还认为,这种网络化逻辑会导致重大的社会影响甚至特殊的社会利益,而这种利益恰恰是通过网络表现出来的:流动的权力优先于权力的流动。在网络中“出现”抑或“消失”,以及每个网络相对于其他网络的动态性关系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是信息社会中主导与变化的关键因素。因此,对于这种崭新的社会形态,我们可以称之为网络社会。
历史发展进程中,从传统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过渡已经超越了社会关系领域和技术关系领域,这些发展进程也对文化和权力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历史演变与技术革新往往不谋而合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在信息社会中,已经出现了一种反映社会互动和社会组织的纯文化模式。毋庸置疑,这就是信息已成为社会组织发展的主要动因、网络之间的信息流动已构成社会结构的重要环节的基本线索。
首先,卡斯特较为全面地从理论上触及了信息社会(或曰网络社会) 这个人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主题。毋庸置疑,信息技术的拓展、信息流动、网络经济的发展等等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的基本现象,卡斯特触及到了这个最现实、也是最迫切的问题,其现实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 《网络社会的崛起》是一部具有原创力的著作,卡斯特以其丰富的阅历和敏锐的思想,站在宏观的角度来审视信息社会的演变过程,对于信息技术革命、全球化、网络化、媒体文化、社会组织等问题均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提出了系统的信息社会理论。只要通读全书即可看出,这一结论并不为过。
再者,资料翔实、论据充分是本书的一大特色。书中的注释、图表、附录资料和参考文献占有很大篇幅,尤其是作者引述了众多名家的著述,其数量之多,资料之新颖,足以令人感到惊讶。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作者的严谨学风。
其四,卡斯特并不是从纯技术的角度,而是从社会人文科学的视角出发,并以此为基础来
考察整个网络社会的发展。全书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即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基础,不厌其烦地阐释信息时代的社会动因与经济动力。卡斯特在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及时总结前人的学术成果,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
最后,卡斯特尤为关注中国的网络化进程,在《网络社会的崛起》第三章中亦辟有专论。他多次来华讲学,旨在加强中西交流。卡斯特对中国的企业文化乃至东亚文化圈的影响评价甚高,并将其作为案例研究的重点。
在文章中提及中国的地方,作者写下这些话:“中国的国家主义,似乎成功地由国家主义转变为由国家所引导的资本主义,并整合进入全球经济网络之中,事实上这比较接近东亚资本主义的发展性国家模型。”这里有个“国家所引导的资本主义”。我不禁想起在上毛概课的时候,老师给我们分析了国家的经济。何为资本主义?绝大部分的生产资料都归私人所有,并借助雇佣劳动的手段以生产工具创造利润。在这种制度里,商品和服务借助货币在自由市场里流通。投资的决定由私人进行,生产和销售主要由公司和工商业控制并互相竞争,依照各自的利益采取行动。而我国的社会则是介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一种特殊的经济形态,它与资本主义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又不是标准的社会主义社会。改革开放后国内外学者对中国的国家性质也即姓资姓社肯定有很多的争论。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和一致对外的优势对中国来说依旧存在,比如举国办奥运、全国赈灾等,其所说的社会主义“高度集中”的优点的延伸即缺点——官僚主义、特权和腐败——也愈演愈烈,其所总结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区别:“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度”、“社会生产计划性”、“主张为全社会福利而非资本利润的最大化而生产”却是让国人越来越迷惑的地方。我想,这也是许多人批判中国的资本主义倾向的主要参照标准。以我个人感受为标准,我也同意作者的“国家引导的资本主义”的说法。
在文中,作者还表明了一个观点:全球化只是再一次证明着马太效应而已。扩张是强者的本性,尤其是在个性泛滥的国度,而开放则是强者的要求。中国历史上只要逢遇盛世,疆域便空前扩张,汉朝、唐朝如此,元朝更是将铁蹄踏上了白种人的国土。十月革命成功,苏联崛起之后也广纳国土,光收臣民作为一种生物,虽然是有思想、有道德的生物,人类依然摆脱不了进化论的魔咒,依然走着弱肉强食的丛林之路。
现代社会的发展,就如书中所描述的那样:信息革命给世界带来极大的冲击,变化的浪潮冲击又重叠,造成冲突和压力,也带来新生和转机。处于正在崛起的网络社会中,我们感到动荡和不安,而我们只能努力的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才能在新的浪潮中赢得胜利。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8d99857312b3169a451a41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