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活动:小小鸟(儿歌)》

2022-11-17 16:11:1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班语言活动:小小鸟(儿歌)》》,欢迎阅读!
小班,儿歌,小鸟,语言,活动
《小班语言活动:小小鸟(儿歌)

一、活动内容分析

小小鸟(儿歌)

一只小小鸟,两只小小鸟;见面点点头,点点头;你亲亲我,我亲亲你;碰一碰,碰一碰;飞走了。

《小小鸟》这首儿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描写了两只小鸟从见面到飞走的一系列亲昵举动。透过这些举动,小鸟可爱、活泼、友好的形象跃然纸上。

细细分析儿歌,不难发现,此儿歌对于小班幼儿而言,至少具有两方面的教育价值。 1.语言方面:儿歌篇幅短小精悍,语言生动形象,富于动感和节律,充满儿童情趣,非常适合小班幼儿欣赏、理解和表现。幼儿在欣赏、理解和尝试表现的过程中,能朝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语言领域提出的“能大方地与人打招呼”“喜欢跟读韵律感强的儿歌”“能听懂短小的儿歌”等34岁末期的典型表现逐步迈进。

2.社会性方面:目前正值新年来临,元旦、春节、元宵等佳节接踵而至,幼儿会要与不同的亲友见面。而儿歌所描绘的两只小鸟从见面到飞走的一系列亲昵举动,能让幼儿在欣赏、解、表现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初步建构亲朋间见面友好相处的经验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1.思维发展特征:小班幼儿大多处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的阶段。直觉行动思维是借助动作所进行的思维。幼儿最初的思维,既离不开自己的感觉,也离不开自己的动作,思维伴随动作,动作停止,思维随之停止。具体形象思维是运用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对表象的联想所进行的思维。其中“表象”是指外部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的保留。三至六岁幼儿的思维,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来进行的,而不是凭借对事物的理解,即不是凭借概念、判断、推理来进行的。离开具体形象的事物,他们很难进行思维活动。这种思维还不能真正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

2.语言发展特征:语音方面,小班幼儿发音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声带较短、较薄,听觉的分析能力较差,语音的准确程度还不够完善,语音听觉表象与语音的动觉表象之间并不完全吻合,需要不断实践和调整。这期间,成人的语音模式非常重要。词汇方面,能逐步掌握和运用表示周围常见物体和各种活动的名词和动词。这是由思维的直觉行动性和具体形象性决定的。因为名词代表具象,动词则与具体动作相联系,所以幼儿易于理解和掌握。语句方面,句子是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并且有一个特定语调的语言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根据一定的规则组合而成。小班幼儿处于从不完整句逐步到完整句的发展阶段,有时能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请求和愿望,能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感兴趣的事,但仍以简单句为主,复合句在简单句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发展。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小班幼儿虽已能讲述自己生活中的事情,但由于词汇贫乏,表达显得不流畅,常常带有一些多余的口头语,还有少数幼儿甚至显得口吃。同时,他们在集体(如班级)面前讲话往往不大胆、不自然。 三、活动目标

根据《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和《指南》精神,结合小班幼儿的发展特征、水平、经验和需要,本活动的目标设计如下:

1.充满兴趣地欣赏儿歌,能听懂儿歌内容,感受儿歌的趣味和朋友间的友好。 2.乐于跟读儿歌,愿意在多样化的游戏中表现儿歌。

3.尝试仿编儿歌,积极愉快地与同伴一起玩见面打招呼等游戏四、活动重点与难点

1.活动重点:欣赏、理解、表现儿歌。 2.活动难点:仿编儿歌。 五、活动准备

既关注幼儿经验准备,也关注环境材料的支持,以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1.经验准备:幼儿认识一些常见动物,对其基本(典型)动作方式有了解。

2.材料准备:教学课件《小小鸟》(增强直观性、形象性,利于幼儿理解和仿编);师幼人手两只小鸟指偶(增强游戏性、趣味性,利于兴趣激发与保持)音乐《找朋友》等(增强审美性、情境性、延伸性,利于情境氛围营造与活动拓展)

六、主要策略

《指南》语言领域明确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的内容,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社会领域则指出:幼儿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应创造交往的机会,幼儿体会交往的乐趣;应结合具体情境,指导幼儿学习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能。

根据《指南》精神,结合上述活动内容和学习者特征分析,本活动拟采用如下教学策略。 1.情境中学习

1)利用现场环境,通过语言、动作、音乐等营造师幼、幼幼(乃至幼客)“见面”交往的情境,既自然导入活动,也为儿歌学习打好基础、作好铺垫。

2)利用指偶表演、多媒体课件等营造师幼、幼物、幼媒间的对话情境、游戏情境、互动情境,引导幼儿在情境中欣赏、理解、表现、仿编儿歌。 2.游戏学习

1)引导幼儿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在《找朋友》的音乐伴奏下,玩和不同朋友见面的游戏

2)结合儿歌内容,引导幼儿用手指、指偶、身体动作等玩模仿两只小鸟见面的游戏 3)结合拓展思考,引导幼儿用手指和身体动作模仿不同动物见面的游戏 游戏不断变化,让幼儿至始至终充满兴趣。 3.行动中学习

1)通过多通道参与,引导幼儿理解两只小鸟从见面到飞走的一系列亲昵举动,如:见面点点头、亲亲碰碰、飞走等。

2)引导幼儿在动脑、动嘴、动身体的过程中尝试完成仿编学习 4.互动中学习

1)鼓励幼儿与环境中的人互动(如教师、同伴、客人)。 2)鼓励幼儿与环境中的物互动(如指偶、课件、音乐)。 5.交往中学习

活动主要凸显两方面的交往,一是师幼交往;二是幼幼交往。视情兼顾幼客交往。 七、活动过程

导入→欣赏与理解→多形式跟读→尝试仿编→结束。

突出“同中求异”、动静交替、层层递进、整合与渗透,使幼儿自始至终充满兴趣。 1. 找找说说,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2.听听看看,欣赏、理解儿歌,突破重点。 教师用的指偶;教学课件。

3.说说玩玩,学习跟读儿歌,进一步突破重点。 幼儿用的指偶;教学课件。

4.想想说说,仿编儿歌,尝试突破难点。 幼儿已有经验;课件。

5.在《小小鸟》的歌声中结束活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7d82d3e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04.html

相关推荐